網絡中國節·元宵非遺手工元宵一天熱銷三千斤

2023-03-24     娛樂九九

原標題:網絡中國節·元宵非遺手工元宵一天熱銷三千斤

薛亮(左)正在製作傳統元宵。

正月十五元宵節臨近,在霸州市勝芳古鎮,「燕趙老字號」、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薛記手工元宵迎來了熱銷期。

「老闆,來二斤什錦的。」56歲的馬先生一大早來買元宵,「薛記元宵一直保留著傳統工藝和口味,這是許多人記憶里的老味道,也是家鄉的味道。」

38歲的薛亮和雙胞胎弟弟薛晟、薛昊在父母的幫助下經營著薛記元宵。這家店鋪從清末傳承至今,已有百餘年歷史,一直保持傳統手工做法,用的都是天然原料。為保證口感,都是現做現賣。

走進霸州市勝芳鎮一處占地近700平方米的廠房,院子乾淨明亮,廠房裡備有「碾子」。薛亮說:「這手藝是祖輩傳下來的,都是手工製作,用石碾子磨很費工夫,但能保證江米麵細膩新鮮。」

薛記元宵是典型的北方元宵,有豆沙、白糖芝麻、紅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果仁等多種餡料。餡料是薛記元宵的靈魂,從炒到晾,考驗的是師傅的技術,炒得淺了味不香,炒得過了也不行;晾得太干一切就碎,晾不夠不成型。餡制好後,經過「六蘸六滾」確保元宵既瓷實而又軟筋,造就了薛記元宵口感獨特、經久不衰的百年味道。

精心挑選的芝麻、果脯、白糖等原材料,按比例攪拌、稱重、壓制,用高刀切成方塊。沒有尺子輔助,一刀一刀均勻平整,切出的餡料大小相等,全憑手藝。切好的餡料蘸上水在盛著江米麵的笸籮里來回翻滾,每次翻滾十幾下,拿笊籬撈出來蘸水再接著翻滾。五六次之後,圓圓胖胖的元宵就做好了。煮熟的元宵外皮晶瑩,餡料香甜。

「磨粉、做餡料、蘸水、滾制,少一個步驟都不行。」提起手工元宵的製作工序,薛亮說,「雖然做元宵不是什麼技術含量很高的活,但也並不是一件容易事。我們的元宵必須滾6到7遍,比例全憑手工把控,一道工序不對,口感就會有變化。」

「最近元宵銷量攀升,很多顧客會打電話提前預定。」薛亮介紹,「從大年初二就開始準備材料製作元宵,每年正月十三至正月十五是元宵銷售高峰期,現在一天銷售三千斤左右,有的顧客一買就是十盒。」薛亮說。

「只有吃到這種傳統手工元宵,才能真正感受到濃濃的年味兒。」前來購買元宵的市民說。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e659bfb9baadf374cc211e7ce9cd43b.html
















蛋糕媳婦真行

2023-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