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手機同時「連倆網」?Wi-Fi 7:對,我乾的!

2023-11-28     果殼網

原標題:一台手機同時「連倆網」?Wi-Fi 7:對,我乾的!

隨著萬物互聯時代的到來,我們家裡能接入的Wi-Fi設備越來越多。不只是手機平板和電腦,像是冰箱、電視、空調,甚至燈泡也變得智能起來。而這一切背後的基礎之一,就是提供Wi-Fi的路由器

未來,家用Wi-Fi不僅需要帶足夠多的設備,還得能讓我們舒服地上網,同時還要覆蓋越來越大的住房面積。這對網絡信號源和無線路由器來說都是不小的考驗。

Wi-Fi 7,居然是「中國標準」?

為了應對我們越來越多元化、高速化的上網需求,Wi-Fi 協議標準組織IEEE 802.11也順應時代,制定了下一代的Wi-Fi協議——Wi-Fi 7。

Wi-Fi 7相比前代Wi-Fi 6大大提升了數據傳輸速率,還降低了時延。對於企業來說,Wi-Fi 7 能讓雲計算、虛擬現實和遠程醫療這些高精尖技術,獲得前所未有的速度和穩定性提升;而對於咱大眾用戶而言,Wi-Fi 7就可以讓我們在高速網絡覆蓋和穩定性上更上一層樓,享受順滑流暢的超高清電影觀看或雲遊戲體驗。

那你可能會好奇,Wi-Fi 4、5、6、7這些協議到底是怎樣制定出來的?簡單來說,就是加入了IEEE 802.11協議標準組織的各個科技公司提交自己的研發專利,然後經由討論,吸納部分專利成為標準。

而這就有一個你可能不知道的知識點了。眾所周知,以通訊技術起家的華為,在這方面可是有著不俗的「硬實力」。在最新的Wi-Fi 7協議標準中,華為是主要的貢獻者之一:在制定Wi-Fi 7協議的過程中,華為一共貢獻了482項專利,占比22.9%,位居全球第一,超過了高通、英特爾這些國外的老牌科技巨頭。

Wi-Fi 7標準專利貢獻

不過,這種成績當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靠不斷地投入和技術研發才能做到。華為早在Wi-Fi 4時代就已經在持續投資無線網絡技術的研發。在Wi-Fi 4和Wi-Fi 5協議中,華為的標準專利貢獻量就進入了前五。而到了Wi-Fi 6時代,華為繼續不斷提交專利成果,躋身Top 2;來到如今的Wi-Fi 7時代,華為憑藉超群的硬核研發實力和多年技術積累,當之無愧地拿下了標準專利貢獻TOP 1。

Wi-Fi 標準專利貢獻

華為通過在Wi-Fi技術領域的不斷創新,積極參與標準制定和技術推動,為Wi-Fi 7生態建設注入了強大的動力,助力整個Wi-Fi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華為持續投資研發的決心,不僅僅是為了公司自身的發展,更是為了給消費者帶來更先進、更高效的無線網絡體驗。

這一創新巨頭的投入和成果不僅為消費者帶來了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也在全球範圍內影響深遠。在數字化轉型的時代,Wi-Fi 7的推動將成為連接各種智能設備、推動行業發展的關鍵一環。華為在這一領域的引領地位,將促使整個行業不斷應對未來網絡的挑戰,推動數字社會的繁榮與發展。

我們確實不得不佩服華為長遠的眼光。通過對Wi-Fi技術的不斷創新,華為成功引領了行業發展,讓中國能在Wi-Fi 7時代成為技術的「領頭羊」。

說到這你可能會有疑問,說了這麼久的Wi-Fi 7協議先進,那它到底先進在哪裡?對我平時用網有什麼很大影響嗎?

Wi-Fi 7:三大優勢讓你網速起飛

相比Wi-Fi 6,Wi-Fi 7主要有三大優勢

首先,Wi-Fi 7 支持MLO技術(Multi-Link Operation)。簡單來說,就是在支持Wi-Fi 7的設備和路由器上,同一個設備可以同時連接兩個Wi-Fi信號。比如用支持Wi-Fi 7的終端設備連接華為路由 BE3 Pro,就可以同時連接2.4GHz和5GHz頻段上網

手機可同時連接2.4GHz和5GHz Wi-Fi信號

誒,那這個功能又有啥用呢?

我們都知道,如今的路由器大都可以釋放2.4GHz和5GHz兩種Wi-Fi信號,前者的穿牆能力強但速度較慢;而後者雖然速度大幅提升但穿牆能力卻不如2.4GHz,屬於是「魚和熊掌暫時不可兼得」。因此,Wi-Fi 6時代,我們經常就需要多個路由器組網才能將5GHz的高速網絡覆蓋全屋。

但Wi-Fi 7可就不一樣了,藉助MLO技術可以同時連接兩個Wi-Fi,擴大了高速網絡的核心覆蓋區,讓它在中遠距離的信號傳輸上更具備優勢。例如,當你在家裡,處於一個路由器5GHz信號覆蓋但是信號並不是「非常足」的地方時,設備還可以藉助穿牆能力更好的2.4GHz信號同時和5GHz的信號傳輸網絡數據,雙通道「工作」,大大提升用網體驗。

核心高速區域對比

核心高速區域覆蓋越大,用網更方便

這也就意味著,在過去需要兩台Wi-Fi 6路由器才能覆蓋的房子裡,用Wi-Fi 7路由器很可能就只需要一台。得益於支持MLO的Wi-Fi 7,能讓你直觀感受到網速更快更穩定了。

值得一提的是,華為早在今年3月Wi-Fi 7協議還未正式公布的時候,就發布了「靈犀雙Wi-Fi技術」,把類似Wi-Fi 7的MLO技術用在了華為P60、Mate X3 和後續發布的Mate60、Mate X5,以及華為凌霄子母路由上。

「靈犀雙Wi-Fi技術」讓這些設備不靠Wi-Fi 7協議,也能同時連接2.4GHz和5GHz兩個Wi-Fi,提前使用戶體驗到了可以媲美Wi-Fi 7 MLO技術帶來的極速體驗。而且,華為還將隨著HarmonyOS 4系統的適配,給華為全系路由器都安排上靈犀雙Wi-Fi,惠及更多使用華為設備的用戶的同時,也進一步凸顯了華為強悍的技術實力。

其次,Wi-Fi 7還支持了一個叫M-RU,即Multi-RU,多資源單元的機制。要理解這個概念,你可以把 Wi-Fi 數據傳輸想像成高速公路,每一條車道都是一個信息傳輸的通道(信道),路上有許多公交車,裡面拉的人都是你的數據。如果你的數據傳輸量較大,一台公交車都裝不下的時候,就需要用多台公交車拉。

Wi-Fi 6 時代解決了 Wi-Fi 5 時代一個車道只能給一台設備用的限制,可以讓公交車接滿了不同設備的數據跑,提升了利用率。

但 Wi-Fi 6 還有個問題沒有解決:公交車在同一時段里依然只能跑一條車道。這就好比在五個車道的高速公路上,你們都只能擠在其中一條跑,即便隔壁的車道空空如也,你們也只能堵在路上望眼欲穿,導致時延的問題:因為第一台公交車到達卸貨的時候,最後一台公交車還在路上。

而 Wi-Fi 7 解除了這個限制,只要路有足夠的空間,那麼就可以專為傳輸數據較大的設備開行一輛占用兩個甚至以上車道的「大型數據公交車」,大大提升了信道資源的利用率,提高了速率,降低了時延。

最後是4K QAM ,全稱叫4K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先別懵,咱來回憶一下初中學過的一個知識點:密度。也就是同等體積下,密度越高的物體,質量也會越重。QAM全稱叫「正交幅度調製」,直白來說就有點像是數據的「密度」

示意圖:Wi-Fi 7「信息密度」更大

Wi-Fi 7支持的「信息密度」是12位,相比Wi-Fi 6的10位有了1.2倍的提升。這就好比你家從五座小轎車換成了七座大越野,不但坐的人更多,能拉的貨也更多了。

Wi-Fi 7 落地,引領「中國速度」

說了這麼多硬核的技術,肯定有小夥伴會說,技術協議都是畫餅,就算Wi-Fi 7的好處多多,等真正的產品出來還要好久。

可別這麼想!現在已經陸續有支持Wi-Fi 7的路由器產品上市。例如華為路由 BE3 Pro,就藉助華為強大的技術實力,為消費者帶來了強悍且實惠的選擇。

作為華為首款Wi-Fi 7路由器,華為路由BE3 Pro在11月27號就開啟了預售,而僅399元起的售價更是極具競爭力,讓我們能用更低的價格,享受到最新網絡技術帶來的優秀體驗。

不難想像,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將Wi-Fi 7路由器的價格「打進」500元內,沒有強大的技術實力和供應鏈肯定是做不到的。

當然,華為路由器的殺手鐧可不僅是技術實力過硬,軟體體驗也是首屈一指。華為路由 BE3 Pro繼承了自家HarmonyOS智慧網絡的優秀體驗。

拿到新的華為路由 BE3 Pro之後,無需繁瑣的步驟,只需三步就能輕鬆實現配網。如果你家裡之前用的也是華為的路由器產品,那麼還可以一鍵遷移此前的路由器設置。只需在手機上輕輕一點,剩下的工作就交給路由器,不一會你的設備就能無縫連接到華為路由 BE3 Pro,完全省去了手動操作的麻煩。

其次,華為路由 BE3 Pro也擁有HarmonyOS智慧網絡的智能網絡診斷自我修復。路由器會在後台實時檢測網絡的運行狀況,你能夠直觀地在後台看見當前網絡的信號覆蓋(展示熱力圖)、網速和連接設備等詳細信息。當出現問題時,華為路由 BE3 Pro不僅會進行網絡診斷,自動找出「網絡病灶」所在,還能夠藉助AI嘗試進行問題修復。

而HarmonyOS智慧網絡最值得讓人稱道的,就是全面的網絡管理家長控制功能了。除了能夠管理上網的設備之外,華為還提供了各個設備和應用的詳細用網報告,輕鬆找到是哪些人在蹭網,哪個應用是「網速殺手」。

兒童上網關懷功能則可以讓有孩子的父母們,輕鬆地在後台看見孩子用了什麼 APP 或訪問了哪個網站,以及用了多久。如果「熊孩子」老是不聽話以「上網課」為名偷偷玩遊戲看視頻,那麼我們就可以一鍵禁止,或者給他設定時長,培養孩子上網的好習慣。

路由器後台的兒童上網關懷功能

Wi-Fi 路由器作為家庭的網絡中心,是與世界溝通和萬物互聯的基石。綜合而言,華為路由 BE3 Pro不僅能讓我們以更低的價格享受Wi-Fi 7先進的技術優勢,還能感受到HarmonyOS智慧網絡帶來的的卓越體驗。

華為多年來在網絡通訊技術方面的研發,一直都立足於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做國人更需要的產品。還通過提供易用、高速、穩定、安全的Wi-Fi路由器產品,讓消費者快步進入「Wi-Fi 7時代」。同時以自身技術疊代推動市場甚至是科技的進步,促使整個行業可以積極迎接未來網絡、算力的挑戰。我們也相信未來華為在通信領域會有更多新技術、新建樹,引領整個行業發展。

封面來源:圖蟲創意

-果殼商業科技傳播聯合出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d7dc89655663e63790ddeb442ad37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