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從來都是不太平的,因為無政府是國際社會的基本特性。自從國家誕生以來,由於各國的價值觀、戰略目標、手段、能力不同,導致矛盾頻發。時間進入到21世紀以來,中美矛盾成為了當今國際政治中最突出的焦點。
中美博弈至今,雙方各出各牌,波及到的領域已經非常全面了。中國作為新興國家的代表,與以美國代表的傳統西方國家之間的博弈,將會影響到未來世界格局走向。
源於中美兩國的強大實力、巨大體量以及尖銳的價值觀衝突,導致中美博弈註定會具有長期化、複雜化等特點。只要美國一天不改變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思想,中美關係緩和的希望就一天不會太大。
現如今,美國自身的實力下降,於是拜登上台後,開啟了「奔走外交」模式,希望藉助盟友的力量來共同遏制中國崛起。不過由於新冠疫情對各國經濟和社會的嚴重衝擊,導致各國現在最大的需求就是加強國際合作,恢複本國經濟。因此,這些國家出於維護國家利益,只肯在口頭上跟美國吆喝兩聲,而實際行動方面,卻依然對中國保持著維護的態度。
美國是二戰後最強大的國家,特別是其擁有海量的駐外軍事基地以及龐大的盟友系統,因此美國狂妄自大,不把任何國家放在眼裡。不過,「任何國家」中顯然不包括中國和俄羅斯。因為美國對中俄兩國還是十分忌憚的。拜登曾經公開表示:中國是美國最大的競爭對手,而俄羅斯是美國最大的威脅。這兩個「最大」充分體現了美國對中俄兩國的高度關注。
中國和俄羅斯是兩個山水相連的鄰國,是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是兩個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同時也是兩個世界性強國。自從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了其絕大部分衣缽,特別是重工業能力以及軍事能力。俄羅斯與中國的關係一直很好,特別是進入到21世紀以來,中俄關係達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普京擔任俄羅斯總統以來,更是把發展同中國的關係放在了所有外交關係中的首位,兩國在政治、經濟、教育、科技領域的合作逐步深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中俄兩國在軍事領域的合作已經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近期,普京公開表示支持「中國統一」,反對外部勢力干涉中國內政,這無異於給了中國以強大的支持。隨後,令人欣喜的是,韓國、越南也先後表達了對中國的重視,以及對改善與中國的關係、深化雙邊合作的態度。特別是越南,在美國高官訪問越南之際,發出這樣的聲音,可以肯定地說,越南確實拿出了改善中越關係的足夠誠意。
那麼,中國與俄羅斯之間的關係為何如此緊密?普京的表態會對中國帶來怎樣的利好消息?韓國、越南在此時發表這樣的表態,意欲何為?中國在中美博弈中的態勢如何?
深刻分析中俄關係
中國的外交布局分為4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大國外交;第二部分是周邊國家外交;第三部分是第三世界國家外交;第四部分是國際組織外交。這其中,中國最為重視的就是大國外交。
而在大國外交中,中俄、中美、中歐、中日是重點。目前看,中歐關係還算是基本穩定,中日關係在美國的影響下,不確定性正在增加。中美關係一直處於下行區間,因此,在整體大國外交格局中,中俄關係的好壞對於中國外部整體環境十分重要。
眾所周知,中俄是全天候全面戰略合作夥伴,兩國在所有領域均有廣泛而深入的合作,這得益於雙方堅實的政治互信。美國一直想要離間中俄關係,為此,拜登還特意放下身段,舉行了俄美領導人峰會。為了營造一個良好的會談氣氛,在會議舉行之前,拜登還特意做了兩件事:一是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進行了半明確的拒絕,二是對北溪-2號項目,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了。即便如此,這次會議的成果依然令人咂舌,兩國實際上並沒有取得任何實質性成果,只是就不對看以及核政策進行了重申而已。
美國下這麼大力求離間中俄,都沒有得逞,說明中俄關係非常牢固。那麼中俄兩國為什麼會有著如此緊密的關係呢?
首先,中俄兩國有著共同的戰略目標。對於俄羅斯來說,實現國家的復興,再次成為世界強國,是其未來一段時期的根本戰略目標;而對於中國來說,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也是我們未來一段時期的最主要戰略目標。兩國因為有了共同的目標,所以在很多方面都有了共同行動的基礎。與美國對外擴張,搞霸權主義不同的是,因為中俄兩國的戰略目標都是做好本國的事,干涉別國內政不是中俄兩國的選擇,因此,兩國的對外政策從根本上說就不具備侵略性,因此,才會在諸多問題上立場一致。
其次,中俄兩國面臨著共同的現實威脅。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是中俄兩國共同的現實威脅。對於俄羅斯來說,以美國為首的北約是其最大的威脅,近年來北約不斷加大了對俄羅斯的打壓力度,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在軍事上威脅俄羅斯,在外交上孤立俄羅斯,不斷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特別是在俄羅斯敏感的黑海地區,頻繁搞軍事演習,拉攏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俄羅斯的兄弟國家搞北約東擴,美國本身還想要將俄羅斯徹底從中亞、中東地區趕走,這一切都讓俄羅斯時刻警惕;
對於中國來說,美國目前的全力打壓,有目共睹,中美兩國的矛盾現階段是結構性的,如果美國不配合中國進行思想上的調整,這種矛盾根本無解。而美國的盟國雖然在行動上並沒有像美國那樣如此針對中國,但是仍然在輿論方面支持美國的反華言論,以此來給中國施壓,讓中國屈服於固有的國際秩序和規則之下。
因此,正是中俄兩國面臨著共同的威脅,才促使兩國走得更近。
再次,中俄兩國合作有利於各自實現國家利益。對於俄羅斯來說,與中國合作能夠實現其在經濟方面的有序發展,中國能夠為俄羅斯提供必要的經濟幫助,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領域,在科技領域,從而能夠降低北約對俄羅斯的制裁帶來的經濟壓力,這完全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對於中國來說,俄羅斯在軍事裝備、技術等方面能夠為我們提供必要的幫助,而且隨著俄羅斯的發展,其國內有很多項目都適合中國企業投資,為中國帶來巨大的效益。
當然,中俄兩國在軍事方面的合作對於維護兩國的國家利益更是非常重要。中國能夠在俄羅斯的南向為其提供戰略飛彈的預警幫助,反過來,俄羅斯能夠為中國在北向提供戰略飛彈的預警幫助,而且兩國關係友好,邊界線部署的軍力就沒有那麼多,從而為兩國軍事減輕了壓力。
最後,中俄兩國的價值觀念相近。中俄兩國相鄰,都受到儒家文明的影響。儘管俄羅斯比較希望自己加入歐洲國家行列,但是人民的骨子裡依然普遍受到儒家思想的影響。因此,中俄兩國都希望和平,也都是國際正義的堅定支持者和維護者。共同的價值觀念,促使中俄兩國能夠長久地走在一起。
正是因為中俄有著如此堅實的基礎,才能讓兩國的關係歷久彌新,堅如磐石。也正是因為中俄關係如此親近,才會讓普京說出了關於「中國統一」的明確表態。俄羅斯的這一表態,對於中國來說有著很重要的意義。這番話不僅代表了俄羅斯本身的立場,而且也會影響到俄羅斯在中東、中亞、歐洲等地區的夥伴國家的立場,這對於改善中國外部環境有著積極的作用。
韓國、越南終於看清了局勢
除了俄羅斯之外,我們看到韓國和越南也先後就與中國發展友好關係表達了自己的立場。實際上,韓國和越南並不是全面親華,而是出於各自國家利益,才會如此表態的。
對於韓國來說,一方面由於中國的軍事能力已經完全超越了第一島鏈,而朝鮮本身對韓國的現實威脅近段時間又在下降,美國現在因為自身能力問題已經無力在朝鮮問題上再次攪動亂局,因此韓國對於美國的戰略價值正在快速下降。
另一方面,由於美國在韓日關係問題上遲遲沒有做出正確的表態,總是和稀泥,甚至有的時候明顯偏袒日本,所以讓韓國十分不滿。加之受到新冠疫情的嚴重影響,韓國現如今國內經濟形勢並不樂觀,在這個時候,需要中國這個龐大的市場,需要中國強勁的消費能力,需要中國全面而強大的工業生產能力,因此,才會做出如此表態。
對於越南來說,一方面,美國在南海地區與中國的對抗已經開始頹勢顯現,中國不僅加大了在南海地區的動態和靜態軍事部署,而且還全面加強了同南海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從而提升了在這一地區的影響力,因此美國再想要通過搞所謂的「自由航行行動」或者搞大型的軍事演習對於攪亂南海局勢來說都已經無濟於事了,因此越南想要繼續在南海分一杯羹,也已經變得越來越不現實。
另一方面,在經濟亞洲已經全面形成,安全亞洲正在快速成型的今天,越南已經無力再與中國對抗,一邊自身實力不行,一邊外部勢力又能力下降,越南想要維護住現有的利益就必須選擇堅定地同中國合作。
當然,對於韓國和越南來說,美國此次從阿富汗倉皇撤軍,給他們敲響了警鐘。作為美國在亞太地區的盟友和夥伴國家,也許阿富汗就是他們的前車之鑑。美國潛心經營阿富汗20年,如今卻因為考慮自身利益而全然放棄對阿富汗的責任和義務,這種好不負責任的態度讓兩國寒了心,也開始提早為後美國時代做起了準備。
實際上,韓國和越南終於看清了現實,他們明白了和誰合作才能更好地維護住自身的國家利益,而誰才是這一地區安全與穩定最大的絆腳石。現在美國只能提供口頭上的承諾,一旦落到實處,就開始退縮。中國則相反,中國說到做到,既能夠在疫情肆虐的關鍵時刻為韓國和越南提供幫助,又能夠在平時為他們發展經濟提供強大的支持,選擇中國對於他們來說是遲早的事。
美國損失慘重,中國穩中求勝
不過,這件事對於美國來說絕非好事。美國現在最著急的就是要一邊解決國內的通貨膨脹和債務問題,另一邊要儘量團結盟友國家,在國際上形成一個所謂的反華聯盟,從而藉助別人的手遏制中國崛起。
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美國到處遊說,在遭到別國拒絕之後,又開始在言語上有所調整,美國對外公開表示,團結盟友不是為了對抗中國,而是為了形成共同的利益。而且,面對中國的質疑,美國一再強調自己支持全球化、多極化。不過,從美國的表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其所謂的全球化和多極化不過是基於核心盟友的小圈子,實際上是一種偽概念而已,換湯不換藥。
這次韓國和越南的公開表達,對美國帶來了很負面的影響。因為這兩個國家代表了美國現在最想要團結的兩股力量。韓國代表了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重要盟友,一旦韓國公開站隊中國,那麼菲律賓、日本等國,甚至是新加坡,都有可能會受到影響。越南則更為關鍵,因為拜登現在正在極力推行印太戰略,美國國防部長前幾日訪越的時候,還特意提出來,越南將會在這一戰略中起到重要作用,在這個節目眼上,越南如此表態,不僅打了拜登的臉,而且也讓印太戰略的未來堪憂。
總之,無論是中國的傳統友好國家,還是周邊國家,甚至是部分西方的已開發國家,出於維護國家利益的目的,都紛紛開始逐步轉向中國,有些像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這種特別軸的國家,他們也許還會堅定地支持美國一段時間,不過只要中國能夠一邊強大自己,一邊惠及世界,相信這些國家最終也會開始冷靜思考,做出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