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黑龍江女子與陌生男子交易後,因臨走一句話,慘遭男子殺害

2022-06-24     史家霸唱

原標題:2003年黑龍江女子與陌生男子交易後,因臨走一句話,慘遭男子殺害

道德是自律,法律是他律,當一個人放鬆自律時,已經在慢慢靠近本不該觸及的底線。

在一部分刑事案件中,兇手和被害人之間的矛盾可能極小,但因其對道德不以為意對法律無所敬畏,便採取極端方式發泄情緒,導致了慘案發生,從人墮落為魔鬼。

2003年11月28日上午,遼寧大連瓦房店市復州城鎮警方接到一起報案,報案人似乎還驚魂未定,他稱自己在村路上走時忽然瞧見旁邊路溝里有些花白的肉塊,起初還以為是誰家將壞了的肉隨手丟了,可越瞧越不對勁,那不像動物反而像人。

警方立即趕赴現場,確認這是一起殺人拋屍案,報案人發現的肉塊的確來自人,是名年輕女性,屍身不完整而是分為了11個部分,可見兇手的狠辣程度,讓人不由得疑心他們之間是否有深仇大恨。屍塊上並沒有任何附著物,兇手處理屍體應該是在比較乾淨的室內進行的。

經屍檢鑑定,女子的年輕在28歲到32歲之間,身高1米50到1米55,大約已經死亡2到3天,胸前兩根肋骨骨折,應當是生前遭到了重擊所致,女子似乎很講究打扮得精緻,腳趾甲上還塗著鮮艷的甲油,結合其他的情況,警方判斷女子或是一名服務人員,或生前從事不法的交易。

要追查兇手首先就要確定女子的身份,警方隨即對復州城鎮近期失蹤的女性展開了走訪排查,終於在案發5天後找到線索,當地某小區一出租屋中的年輕女租客莫名失蹤好幾天了,房東反映,女子名叫馮某,黑龍江人,29歲,大案發生後發現馮某消失了,房東直覺不對。

馮某的各方面信息都和路溝中的那具女屍非常符合,而在馮某租住的房間裡,警方還提取到她的頭髮,通過DNA對比,確認馮某就是遇害的女子,從屍身被殘忍對待的方式看,兇手似乎與馮某有極大的仇怨一般,這人究竟是誰?

後續調查中,警方得知了馮某平時和人結仇不多,矛盾最大的就是她的前夫左某,左某是瓦房店市本地人,靠跑貨車為生,他和馮某認識後談起了戀愛,2002年結婚,不過夫妻倆感情並不好,結婚匆忙,沒來得及了解太深,婚後矛盾不斷爆發,不到1年,就以離婚結束。

即使離婚,兩人還為家電該歸誰的問題吵得不可開交,馮某占了上風,讓左某懷恨在心,他嫌疑極大,可對左某案發日左右的行程詳細確認後,他又沒有作案時間,案件再次陷入了僵局,直到一個叫張紹吉的男子出現在警方視線中。

張紹吉的家和馮某的家離得並不遠,兩人平時有往來,卻不是什麼見得光的往來:原來張紹吉是個摩的司機,已經40歲,他早年曾結過婚後來還是離了,長期獨居,因為內心太躁動,張紹吉有經常往家裡領小姐的習慣。更蹊蹺的地方在於,就在馮某遇害之後,張紹吉匆忙將家裡房子粉刷了一遍。

鄰居都覺得非常奇怪,大冬天你刷什麼房子?張紹吉的作案嫌疑陡然上升,隨後警方又在他家中發現了被害人馮某的耳環與疑似作案工具的鐵錘、菜刀,血跡還未徹底消除掉。在證據面前,張紹吉終於低下頭,承認了自己就是殺死馮某並拋屍路溝的兇手,他供述,自己是用鐵錘將其殺死,用菜刀處理的屍體。

隨後他拿塑料布將其全部包裹起來,趁著夜色騎摩托車運出門丟到了村路的路溝里,回家後又仔細清理了一番現場,為了掩蓋血跡,才臨時決定刷房子。

沒想到正是這一舉動令他暴露,警方了解到,此前馮某和張紹吉存在不法交易但並無什麼大矛盾,張紹吉為何要以這麼兇狠的方式殺人拋屍呢?張紹吉交代:因為她說話不算話,要的太多了!

原來2003年11月25日晚上7點多,倍感寂寞的張紹吉又想花錢找服務,於是找到馮某,兩人講明一晚100元,之後張紹吉便騎車去將馮某接來家,沒想到結束後,兩人卻為該拿多少錢的事發生爭執。24個小時過去,馮某要回家,她認為自己在這待了太久只拿100元太虧,要求張紹吉給200元。

可張紹吉嫌馮某要的太多了,他最多只肯出150元,兩人深知自己的行為是違法的,也不敢聲嚷找人來評理,於是關著門吵架,吵著吵著馮某罵了張紹吉一句:」窮鬼!50塊都出不起!「張紹吉聽在耳里怒從心上起,惱怒之下便操起鐵錘朝她砸去......

如果張紹吉不殺人,他的行為還只是一般違法行為,違反的是《治安管理處罰法》的規定,依法處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並處五千元以下罰款;情節較輕的,處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罰款,但他和馮某因為嫖資問題起爭執、怒而殺人就已經觸犯《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條,涉嫌故意殺人罪。

根據規定,故意殺人的,處死刑、無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節較輕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馮某雖然是失足女,法律依然會保護她的生命權,任何人不得非法剝奪,她與張紹吉的糾紛僅僅是一般糾紛,並非其嚴重過錯導致張紹吉精神受刺激激憤殺人;

張紹吉為此採取錘殺的手段將其殘忍殺害,其行為已構成故意殺人罪,且事後,張紹吉以極端方式處理屍體,拋屍匿跡,喪失人性,冷血殘忍,人身危險性大;其所犯罪行情節特別惡劣,罪行極其嚴重,依法應嚴懲,他要迎接的是最為嚴厲的懲罰,為他的瘋狂而付出代價。

賣Y嫖娼敗壞社會風氣之餘也敗壞個人道德,當道德逐漸淪喪,人心堅守的底線也會逐漸後退,縱觀本案,起因不過是小小爭執,然而張紹吉本身不以道德自我約束,最終將法律的他律也忘了,害人終害己,引人深思。

(本文部分圖片為網圖,配合敘事。溫馨提醒:尊重原創,請勿抄襲、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c0d944458ad6ad3e296cf939b163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