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他汀類藥物吃錯了嗎?如果有這些情況,就沒有吃錯

2022-07-12     藥師華子

原標題:你的他汀類藥物吃錯了嗎?如果有這些情況,就沒有吃錯

他汀類藥物是防治心腦血管疾病的「基石」藥物,可以降低膽固醇、逆轉斑塊、對抗動脈粥樣硬化,應用非常廣泛。但是華子發現,有很多人心血管疾病風險很高,卻在糾結要不要用藥;而還有一些人面臨的疾病風險並不高,卻在跟風服藥。

所以華子把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的情況,簡單做一個介紹,可以讓大家有一個參考,更合理規範地使用他汀類藥物。

一、動脈粥樣硬化的起因與風險

動脈粥樣硬化是冠心病、心肌梗死、腦梗塞的病理基礎。而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升高,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病理基礎

LDL-C的來源有兩種,一種來源是從飲食中攝入,大約占30%;另一種來源是人體自身合成(主要在肝細胞合成),大約占70%。所以LDL-C水平升高的人,只靠飲食控制很難控制LDL-C的水平達標。

他汀類藥物可以抑制膽固醇的合成,降低LDL-C水平,延緩動脈粥樣硬化的進展

動脈粥樣硬化會造成血管狹窄,影響大腦、心臟、腎臟等重要器官的供血,會出現功能障礙。如果發生下肢動脈粥樣硬化,會造成下肢動脈閉塞,引起跛行、傷口難以癒合,甚至截肢。但動脈粥樣硬化的最大風險,並不僅於此。

粥樣硬化斑塊具有不穩定性,在血管收縮、痙攣的時候,容易發生破潰。破潰的斑塊表面會吸引血小板聚集形成血栓,造成心肌梗死、腦梗塞等疾病。

他汀類藥物可以穩定斑塊,使之避免破潰,在長期使用時,還可能發揮逆轉斑塊的作用,使斑塊體積縮小,減輕血管狹窄的程度。

二、哪些情況需要進行他汀治療

1、已經患過相關疾病者:如心肌梗死、急性冠脈綜合徵、冠心病、腦卒中、短暫性腦缺血、周圍血管病變者,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把LDL-C水平控制在1.8mmol/L以下。

2、有頸動脈斑塊:如果頸動脈狹窄大於50%,等同於冠心病,需要服用他汀類藥物,把LDL-C控制在1.8mmol/L以下。

如果頸動脈狹窄小於50%,則要看具體風險情況用藥。如果同時合併有糖尿病和高血壓,建議服藥控制LDL-C到1.8mmol/L以下。如果只患有糖尿病或高血壓其一,LDL-C建議控制到2.6mmol/L以下。

3、患有糖尿病或是慢性腎病:並且LDL-C>2.6mmol/L,建議服用他汀,將LDL-C控制在2.6mmol/L以下。

4、患有高血壓:無其他並發疾病,但LDL-C>3.4mmol/L,建議服用他汀,將LDL-C控制在3.4mmol/L以下。

5、如果LDL-C>4.9mmol/L:健康人的LDL-C大於4.9mmol/L是啟用他汀治療的用藥標準,建議將LDL-C降至1.8mmol/L以下。

三、進行他汀治療時要注意複查

進行他汀治療的人,不是吃了藥就萬事大吉了。需要同時進行生活干預,比如控制飲食、增加運動、減輕體重、戒除煙酒等。在用藥後4~6周複查血脂,驗證藥物效果。還要檢查轉氨酶(AST、ALT)和肌酸激酶(CK),提防出現藥物不良反應。

如果用藥效果理想,又沒有不良反應,之後6~12個月複查一次就可以。如果LDL-C水平未達標,則在3個月後再次複查,如果仍未達標,就需要進行藥物調整,增加劑量、換用高強度他汀或是聯合其他降脂藥物進行治療。

總結一下,他汀類藥物是防治動脈粥樣硬化的「基石」藥物,但要注意規範使用。本文所說的各種情況,只作為參考,有心腦血管疾病風險的人,需要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合理用藥。對用藥有疑惑,請諮詢醫生或藥師。我是藥師華子,歡迎關注我,分享更多健康知識。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bc71cfe4e63797a48dd30ab7699d4a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