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神農氏是我國上古時期傑出部落首領,與黃帝軒轅氏一起並尊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中華農耕文明的開創者和奠基者。
炎帝神農氏晚年來到南方,因誤食斷腸草而崩葬於 「長沙茶鄉之尾〞,即湖南省株洲市炎陵縣炎帝陵。
炎帝陵位於炎陵縣城西19公里處的鹿原陂,景區對外開放遊覽區面積3.6平方公里,由祭祀區、拜謁區、緬懷區、皇山遊覽區和米水風光帶等五大功能區110多處自然與歷史人文景觀構成。
炎陵縣原名酃縣,始建於來嘉定四年 (公元1211年),因「邑有聖陵」,重名為炎陵縣。
炎帝陵「漢載有陵,唐有奉祀,末建陵廟,清定形制〞,數干年的香火傳承,成就了炎帝陵「中華民族人文聖地,全球華人精神家園〞的崇高歷史文化地位,被海內外炎黃子孫譽為「神州第一陵〞,
是海內外炎黃子孫謁祖祈福、旅遊觀光、研學交流、文化體驗以及接受中華傳統文化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知名旅遊目的地。
炎帝陵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中華全國歸國華僑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海峽兩岸交流基地、國家 AAAAA 級旅遊景區、中國十大古典陵墓園林、中國最佳農耕文化旅遊勝地、湖南十大文化遺產、湖南十大文化地標之首,
入選《中國國家自然遺產、自然與文化雙遺產預備名錄》。「炎帝陵祭典〞系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入選「全球最具影響力的十大根親文化盛事。
景點介紹:
陵殿
陵殿為供奉炎帝神農始祖神明之所,俗稱「炎帝神農祖廟〞。
始建於宋乾德五年(967年)。
重檐歇山式結構,上下檐施五踩斗拱,面闊五間,殿高19.6米,寬21,2米,進深17米,飾以金龍和璽彩畫,正中神龕供奉炎帝神農氏金身「肖像〞。
大殿門額懸掛陳雲同志83歲高齡時題寫的 「炎黃子孫,不忘始祖」匾額,
兩邊鐫刻有:「制耒耜,奠農工基礎 ;嘗百草,開醫藥先河〞 等木刻楹聯,銘記和領揚炎帝神農之豐功偉績。
行禮亭
行禮亭為敬香朝拜之所,廡殿式結構,面闊三間,飾以龍鳳和璽彩畫,亭高8.33米,完14米,進深6.67米,
亭上方懸掛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培源所題「民族始祖,光照人間」匾額。
碑房
碑房位於陵殿西南側,為卷棚硬山式結構,高6.33米,寬15.33米,進深5,67米,
房內陳列歷代原始御祭碑、記事碑、遺蹟碑共9通,系國家級重點文物。
炎帝陵寢
炎帝陵寢是炎帝神農氏的安寢福地。陵寢位於皇山西麓,陵高6米,陵門寬6.88米,高2.2米,陵前有清代石碑,上刻「炎帝神農氏之墓〞。
關於炎帝陵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西漢初年。
以上就是樂玩君的普寧旅遊攻略,下一篇,繼續給大家分享的旅遊經歷。
我是樂玩君,每天分享旅途中的所見所聞。如果你覺得我的旅遊小貼士對你出行決策有幫助,就請關注我的主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