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供應保障基礎不斷夯實,智能電網成為必然選擇
電力是保障社會經濟發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礎產業,電網是連接電廠與用戶、優化配置能源資源的基礎平台,電網投資是穩定經濟增長、服務民生、促進產業升級的有效措施。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數據顯示,2010年至2022年,中國電網投資額由3,448億元增長至5,012億元,投資增速雖有波動,但電網是涉及國計民生的基礎行業,故電網投資具有剛性需求。
智能電網是在傳統電力系統基礎上,通過集成新能源、新材料、新設備和先進傳感技術、信息技術、控制技術、儲能技術等新技術,形成的新一代電力系統,具有高度信息化、自動化、互動化等特徵,可以更好地實現電網安全、可靠、經濟、高效運行。
1、智能電網投資發展概況
為提高能源綜合利用效率、提升電網可靠性,國家電網和南方電網均已布局智能電網投資。國家電網2023年電網投資將超過5200億元,近幾年年均投資始終保持在4,500億元以上,未來國家電網將持續推動電網高質量發展,通過特高壓網絡布局不斷完善,加速各級供電網絡協調發展,提升電網智能化水平;南方電網2022年電網投資額超1200億元,智能電網發展格局已基本形成,「十四五」期間,南方電網電網建設將規劃投資約6700億元以加快數字電網建設和現代化電網進程,推動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構建。
2、智能電網發展受國家政策扶持
3、行業未來發展趨勢
(1)先進信息技術、網際網路理念與智能電網、智慧能源深度融合
目前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方興未艾,物理電網與新一代信息技術和網際網路理念的融合進一步推動電網數字化、智能化發展,實現電網量值傳遞、狀態感知、在線監測、行為跟蹤、趨勢分析、知識挖掘和科學決策,促進電網運行更加安全、可靠、智能、經濟。
隨著傳感、信息、通信、控制技術與能源系統的深入融合,傳統單一能源網絡向多能互補、智能化方向發展,從而實現能源協同供應和綜合梯級利用。同時,隨著綜合能源服務業務、智慧能源的發展、及網際網路技術的深入應用,能源耦合系統基礎設施將逐步完善,我國能源網絡將進一步升級。
(2)智能電網和智慧能源將促進軟體及服務投入
增加軟體投入是智能電網、智慧能源發展的必要措施。智能電網和智慧能源的發展依賴網際網路理念、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的開發,而軟體信息化投入是上述新技術的開發的必要環節,因此可以預見的是,我國智能電網和智慧能源的逐步升級將促進軟體及服務投入的增加。
4、智能電網行業競爭格局
智能電網行業經過多年發展,業內廠商已經在各自領域形成了特色優勢,但整體市場分散、集中度不高。國內智能電網企業分為兩類,一類為電力系統內部的科研院所和信息化建設單位,如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國電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國電南京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等;另一類為電力系統外廠商,如深圳海聯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金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煙台海頤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等廠商在各自細分領域具有一定市場地位。
行業內競爭格局體現出專業化、市場化的特點。首先,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發展帶動智能電網向深化應用階段發展,對智能電網企業的技術水平和其對用戶需求的精細化把握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具備細分領域專業優勢的企業更具有市場競爭力。其次,隨著電力體制改革的深化,參與電力行業信息化建設主體將更加多元,行業競爭更加市場化和多元化。
更多行業資料請參考普華有策諮詢《2023-2029年智能電網行業細分市場分析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同時普華有策諮詢還提供產業研究報告、產業鏈諮詢、項目可行性報告、十四五規劃、BP商業計劃書、產業圖譜、產業規劃、藍白皮書、IPO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諮詢等服務。(PHPOLICY:LD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