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以每年40公里前進!已跨過本初子午線,地磁極翻轉或立即出現

2019-12-17     趣味探索

趣味探索訊 在地球上,「地球磁極漂移」是一個老調重彈的話題,也是一個棘手的新問題,因為地磁南極漂移速度已經遠超過科學家之前預期,在過去20年里,地磁南極點一直以每年55公里速度在移動,從加拿大北方地區奔向俄羅斯的西伯利亞地區,已移動了數千公里,截止到2019年12月,地磁南極點已經跨過了本初子午線。

很多科學家本以為,地磁南極跨過了本初子午線的應該就會停止移動,然而英國地質調查局在12月10發布的最新預測結果顯示,地磁南極繼續在向西伯利亞地區移動,雖然移動速度有所減慢,但仍以每年40公里速度在移動,地磁南極最終要去哪裡?有數據顯示,自從1831年首次發現以來,地磁南極已經移動了2250公里,在過去22年間,磁偏角變化了2.5度以上。

根據NCEI的數據,截至2019年2月,磁北位於北冰洋內的86.54 N 170.88 E,可能有人認為,地磁南極移動無關痛癢,不會影響地磁場強度,不會影響地球自轉平面,也不會影響到地球生命本身。但是地磁南極移動會對21世紀精密儀器產生影響,這就是科學家對此感到棘手的一大原因,為此,世界磁場模型(WMM)不得不5年更新一次。

那麼WMM有什麼用途呢?軍方使用WMM進行海底和飛機導航,降落傘部署等。NASA,聯邦航空局,美國森林服務局等其他政府組織也將WMM用於測量和製圖,以及對衛星/天線跟蹤以及空中交通管理。 另外,機場跑道也採用了最先進的導航設備,全球多個機場也使用WMM數據為跑道提供數字名稱,這還只是WMM用途的一部分。

上一次世界磁場模型(WMM)校對和更新是在2015年,按5年一更新原則,本來預計2020年才進行更新,但由於磁南極運動過快,2019年9月就要越過跨過本初子午線了,所以不得不提前更新,2019年2月就發布了最新WMM模型。新模型顯示出磁南極附近出現了一片「停電區」。什麼是停電區?在該區域內的指南針變得極不穩定,時而指南,時而指北。

之前有研究顯示,地球磁極已出現了翻轉跡象,因為一些地區磁場變得非常弱,指南針開始失靈,這意味著地磁南北極很可能會自然切換,而現在磁南極的繼續運動,更增加了地球磁極翻轉可能性,地球磁極翻轉或立即出現。另一項研究認為,磁南極的移動可能會對地球物種遷徙帶來一定影響,因為鳥類等動物體內都帶了一個「內置指南針」。有趣的科學探索內容請關注唯一微信公眾號:有趣探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ohFm8BMH2_cNUgcM6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