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也集權,敗也集權,帝國輝煌一去不復返(1):唐朝宋朝為例

2023-11-12     資深人士說文史

原標題:成也集權,敗也集權,帝國輝煌一去不復返(1):唐朝宋朝為例

中國古代制度的發展其實就是一個集權的過程,從最開始的部落,發展到後來的邦國,再從邦國發展到帝國,首領手中的權力不斷加強,一開始還只是管理一個家族,後來管理一些聯盟,再之後管理諸侯國,到最終領導一個帝國。

領導者經歷了從部落首領,到聯盟首領,到天子,再到皇帝的過程,尤其是在秦朝成立之後,中央集權專制制度確立,皇帝總攬天下大權,各級官員不再像之前那樣擁有一定程度的自治權,他們由皇帝任命,也只為皇帝負責,而歷史再向後發展,各級官員手中的權利是被一削再削。

到明朝時,丞相制度被廢除,內閣取而代之的,君主的集權更是又上一層巔峰,清朝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封建帝國的發展過程也可以看作是君主手中權力集中的過程,只不過如果我們單純的看集權這個詞的話,它其實不是帶有感情色彩的詞語,集權是有缺點,但未必沒有優點。

實際上,華夏文明的進一步發展和延續最初是得益於集權的。我們知道西周是實施分封制度,對應的是一種分權,將手中的權力分給各大諸侯,讓他們自己去管理自己的封地。

後來秦國率先進行了變革,將國內貴族的權力集中在諸侯國君手中,憑藉著此種制度的受益,秦國迅速崛起並最終兼并了山東六國,統一了天下。

隨著集權制度不斷發展,創造了大漢王朝的輝煌,也創造了大唐盛世,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封建帝國使前半段的發展和輝煌都得益於集權。

可是,在大唐盛世覆滅之後,帝國時代的黃金髮展階段一去不復返,可是那些封建領導者們卻並沒有意識到集權存在的問題,反而是權力沒有集中到位才引起了各種各樣的禍患。

比如說,唐朝的安史之亂,雖然唐朝也是一個大帝國,同時也是推崇集權制度的,可是唐朝的諸多將領卻都擁有自己的軍隊。

也就是說,武將手下的士兵只認統帥不認皇帝,如此一來,如果統帥想要謀反,那麼頃刻之間就會引發大禍患,因此,後世的多位皇帝認為,大唐的覆滅更多的是因為權力沒有真正的集中。

因此,這些君主幾乎沒有一個人認為前朝的覆滅是因為過度的集權,如此也就導致了他們吸收了錯誤的教訓,奉行的制度是專制再專制,集權再集權,而這個過程的發展是對底層群眾的不斷剝削,也是對人們思想的不斷束縛,最終讓封建帝制走向了極端的方向,也封閉了整個華夏文明進一步的發展。

那麼,在大唐王朝覆滅之後,封建帝國是如何在集權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的呢?又是如何在集群的過程中變得愈加衰落的呢?

本篇文章,我們就來重點地分析一下這個問題,看一看帝國發展史的後半段有著怎樣的經歷。

如果說大唐帝國是帝國發展史上最高的巔峰,那麼,在它之前是帝國時代上升的發展史,而在它之後則是帝國時代下降的墮落史,在此其中,宋朝、明朝、清朝這三個王朝難辭其咎,當然,元朝也並非沒有問題,只不過相對於前面三個朝代,元朝存在的歷史太短,影響倒是也可以忽略不計。

我們主要從宋明清這三個朝代來分析一下帝國的衰落。

用周谷城先生在《中國通史》當中的話來講,宋朝對於政策的鞏固大概分為四個方面,集兵權於中央,以文臣知州事,提高監察之權,優待被征服者。這就是「崇文抑武」國策。

宋太祖趙匡胤是軍人出身,他能夠發動陳橋兵變黃袍加身是因為他本身手中就手握兵權,所以,他比誰都知道軍隊的重要和危險,也就更加明白,如果放任兵權在將領自己的手中,那麼或許有一天,某一位將領就會如他一樣謀奪宋朝的江山。

趙匡胤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確保自己和子孫後代能夠絕對地指揮軍隊,而不是受制於能夠指揮軍隊的人,所以,趙匡胤杯酒釋兵權。這有好處,當然也有壞處,最大的好處是任何人都不能再把持國家的軍隊,不會再出現像之前安祿山那樣的問題,也不會再像中晚唐的節度使一樣尾大不掉,武將再也不能成為朝廷的心腹之患,兵權只能落後於皇權,而這或許也是岳飛被害原因的其中之一。

岳飛擁有岳家軍,人家還給了岳家軍一個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口號,這實際上就犯了趙宋王朝的大忌,一個企圖絕對掌握國家軍權的王朝,怎麼會允許有私家軍的人存在呢?

當時的宋朝搖搖欲墜,對於軍隊的敏感度更甚,如此必然會擔心岳飛謀反,所以,除掉岳飛等同於除去了當時皇帝的一塊心病,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來講,與其說是秦檜害死了岳飛,不如說他的想法正中趙構的下懷,他只不過幫趙構解決了其日夜擔心的問題而已,正所謂,笑區區一檜亦何能?逢其欲。

而通過岳飛事件,映射出來的就是宋朝軍事實力的薄弱,畢竟皇帝不允許私家軍存在,而軍隊又完全掌控在皇帝手中,可是皇帝基本上不會御駕親征,也不會親自下場訓練士兵,如此就上下脫節,毫無凝聚力的軍隊在戰爭當中不能奮勇當先,更不能所向披靡。

軍權是奪回來了,可是軍隊基本上也廢掉了,而這也就是宋朝沒有統一的關鍵因素,也是宋朝幾乎被公認為戰鬥力最弱的王朝的因素,它的軍隊不但沒有收復失地的能力,連後半壁江山也沒能保住。

這也是非常戲劇性的一面,唐朝解放思想,放縱了軍隊,最終引發了安史之亂,引來了殺身之禍,而宋朝則加強集權,限制了軍隊,最終卻完全喪失了抵抗能力,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

由於篇幅關係,我們先討論到這裡,下一篇文章,我們將著重講述明朝和清朝的集權情況,歡迎收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fd424539d79820ea3bf4d5779e9f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