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企業家們

2024-01-20     格隆匯

原標題: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企業家們

年過半百、進入「網際網路下半場」的企業家,也都開啟了人生的下半場。

有人忙著離婚搶公章,有人開始了AIGC創業,還有不少人跟上新時代的方法,是擁抱網紅時代。

前段時間,周鴻禕、王石在馮侖風馬牛年終秀上和程前的爭執出了圈。但與此同時,以周鴻禕、馮侖、劉永好為首的一眾企業家,又跑到了東方甄選,成為了董宇輝的「學生」。

這些CEO態度的區別,不僅是因為程前和董宇輝個人,更是因為這些網際網路老炮已經對未來做出了自己的選擇。

01

程前,近幾年來備受推崇,靠著商業訪談收穫了不少粉絲。

然而在馮侖風馬牛年終秀上,程前在和周鴻禕、王石的辯論中敗下陣來。

此後事情一再發酵,程前在個人帳號公開道歉,周鴻禕也藉此開始了自己的直播課。

這件事情發生的同時,還發生了另外一件耐人尋味的事情。

在程前的道歉發布當天,周鴻禕、馮侖、劉永好等一眾CEO組團去東方甄選,向董宇輝取經。

這場「課程」安排得相當倉促,連董宇輝都表示,並沒有做好準備,只知道要來講點什麼,但是根本就不知道具體內容。

課程中,董宇輝講的並不多,但是大佬的態度卻相當熱絡,紛紛拉著董宇輝合照,在最後的大合照中,董宇輝還位居「C位」。

在「課程」結束後,周鴻禕還為此發了微博,說,老朋友們集體學習網紅經濟,爭取理解流量密碼,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節奏。

同樣為90後,甚至還是同一個地方的老鄉,程前和董宇輝作為近兩年來火熱的網紅,走向了兩個方向。

這其中,當然有相當多個人的因素。

自負的程前難以接受老前輩的指點,也難以忍受被人忽視,想要成為群眾的焦點,然而董宇輝則恰恰是他的反面,真實、坦率、笨拙。

但是,周鴻禕也並不是一開始就對董宇輝有著這樣熱情的態度。

董宇輝剛火的時候,周鴻禕做客東方甄選直播間時曾在閒談中說,新東方能夠培養一個羅永浩,就能培養出更多董宇輝。

從某種意義上來講,持有這種觀點的人現在仍舊不在少數,否則前段時間的東方甄選不會爆發出「小作文風波」。正是因為相當多人認為董宇輝並不是不可替代的,才會公然對於這個IP進行摧毀。

然而從結局來看,董宇輝在「小作文」風波落幕後,連連高升,證明了東方甄選對於董宇輝的依賴。而董宇輝個人直播間的成功,也證明了這個IP的號召力。

董宇輝個人的新號「與輝同行」開播首日,觀看人數就達5431.4萬人次,銷量超100萬件,GMV超1億元,同時登頂抖音帶貨榜、人氣榜、小時榜、漲粉榜和點贊數排行榜。

幾天之內,與輝同行帳號漲粉就超過千萬,風頭也超過了東方甄選主帳號,甚至因為沒貨可賣,不得不短暫停播。

面對董宇輝這樣的超級IP,周鴻禕對於這種熱度的主動迎合,實際上也說明了這些商業大佬對於網紅經濟和流量時代的態度,那就是——擁抱流量。

相比與年輕人的爭端或者學習,更應該關注的,其實是在「網際網路下半場」,這些大佬做出怎樣的選擇。

02

2017年,曾有篇爆款文章叫做《人民想念周鴻禕》。

文章里與其是在懷念周鴻禕,更多地,實際上是在懷念3Q大戰的時候仍舊百花齊放,巨頭也未落定時更為有趣的網際網路。

當時,網際網路高速增長的黃金時代已經過去,「網際網路下半場」正隱隱露出眉目。

文章作者勸告周鴻禕:

不要整天跟一幫網紅搞直播,首先你沒有Robin帥,其次你的粉絲也不看直播。他們喜歡聽你講產品、講創新,實在不行講講音箱也可以,大家都知道你是老炮兒。也不要整天跟那些老闆、領導搞在一起,要走進群眾、走進用戶,你天生就是2C的人設,而不是2B的人設。

在當時,這段話看起來相當正確,畢竟彼時的直播被視為下沉市場的最愛,和「low」、「低質」畫上等號。然而時隔多年,周鴻禕又一次成為新聞主角,卻是因為直播。

畢竟7年過去,網際網路行業又有了相當大的改變。這番話現在看來,感悟可能相當不同。

所謂的「網際網路下半場」早已開賽,不只是小型創業公司難以再獲得發展,就連網際網路巨頭,也開始面臨增長的困境。眾多曾經的網際網路大佬,乃至商業大佬紛紛開始了新的創業方向。

其中相當激烈的一條賽道,是AI創業。在ChatGPT爆火之後,不少曾經的網際網路精英開始了AI創業。

朋友圈立下英雄帖的前美團聯合創始人王慧文,創辦了AI公司「光年之外」;前搜狗CEO王小川在朋友圈中宣布將進入「中國的OpenAI」的戰場;原京東集團高級副總裁周伯文也在朋友圈發文,不設上限誠招合伙人,諸如此類。

網際網路大佬能夠在網際網路下半場積極開拓新的賽場固然讓人欣喜,但是AI創業的前提是充裕的資金和廣泛的資源。

相比AI創業,對於很多商業大佬來說,還有另外一條門檻相對較低的創業,那就是直播。比起重回戰場進行創業的雄心壯志,在直播這條賽道上的,大多數都只是為了活命而已。

羅永浩在創業失敗之後,不得不進入直播間還債,「交個朋友」在慢慢積累中成為了抖音的頭部直播間之一,並且在「去羅化」之後仍舊保持不低的熱度。

而新東方在教培行業遭遇寒冬之後不得不轉型重新創業,「東方甄選」通過董宇輝一炮打響,成為繼「交個朋友」之後最成功的直播間。

除了這些典型的成功案例,因為離婚搶公章進入公眾視野的噹噹創始人李國慶,在直播間也如魚得水。

每當有網際網路熱點事件發生,李國慶永遠沖在蹭熱度的第一線,從蹭張蘭熱度,到替風波中的李佳琦支招,再到「小作文」風波中喊話俞敏洪,李國慶無所不蹭,無所不聊,甚至自己也可以作為調侃對象,直播中展示他掛在身上的印章。

靠著無所不用其極的蹭流量,去年雙十一前夕,李國慶的淘寶直播首秀只用了1個小時銷量就突破了300萬,最終整場直播銷售額超過1億元,效益遠遠超過現在已經沒落的當當網。

除了李國慶,同樣將流量吃透的攜程董事長梁建章,也在網際網路浪潮中激流勇進。

作為知名人物,梁建章屢屢口出狂言,提出各種提議和建議,屢屢登上熱搜。在疫情前期,他換裝秀般的直播,幾天就收穫了上億銷售額,儘管貢獻的銷量並不算太多,但是對於攜程也進行了一次恰到好處的宣傳。

過去幾年,進入直播間的企業家也並不在少數,從線上零售到線下餐飲,從百度的李彥宏到搜狗的張朝陽,不少企業CEO都進入直播間,為自己的公司搖旗吶喊。

同樣,拿引起爭議的馮侖風馬牛年終秀直播來說,邀請程前,本來也是擁抱網紅經濟的舉措之一。

周鴻禕等人成名於網際網路的早期,彼時的流量可謂觸手可及,而周鴻禕更是其中話題度超高的一位。然而網際網路浪潮滾滾而過,對於網紅經濟,這些「網際網路老人」可能還需要適應的空間。

對於這些進入直播間的CEO來說,重要的並不是能夠銷售多少東西,在這個流量時代,不被流量拋下,才是最重要的。

也正因如此,在不少人還認為董宇輝只是個「帶貨的小商人」,不配去大學演講的時候,他已經成為了不少網際網路大佬的座上賓。

這些大佬與其說是在向董宇輝學習,不如說是正在朝著網紅經濟邁出試探的腳步。

03結語

在《人民想念周鴻禕》發出之後,周鴻禕也曾對這篇文章做出回應:

如果把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與競爭比作馬拉松,我覺得不是一場馬拉松,而是很多場。

從另一個角度看,巨頭們更加開放,踩風口、插旗子,就是在擔心自己被顛覆,擔心自己的格局被打破。這說明,沒有誰是不可能被顛覆的,大家都有軟肋。

這和現在的論調不謀而合,那就是網際網路時代即將過去,而新的時代即將來臨。

新時代或許也將到來,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明年,可能是AI時代,也可能是機器人時代。

但是放眼更近的未來,網際網路其實已經發生了變化。「網際網路下半場」正在逐漸明了,那就是,資本的力量在逐漸散去,流量的時代到來了。

人們不理解為什麼「秀才」和「一笑傾城」能「騙」走一個省的養老金,「普通男孩」於文亮一夜漲粉上百萬,中年男人「聞神」一場直播打賞近千萬,流量經濟對於時代的傾覆,已經開始悄悄蔓延。

而周鴻禕等人組團向董宇輝學習,或許只是這種趨勢的一個開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e3d85d46988aeac642403334a086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