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殼上市失敗、創始人已在國外……威馬離出局還有多遠?

2023-09-11     每日汽車觀察

原標題:借殼上市失敗、創始人已在國外……威馬離出局還有多遠?

威馬汽車在港股「借殼上市」的動作宣告失敗,這也是其第三次衝擊IPO,一直身處懸崖邊的威馬已經半隻腳邁進了鬼門關。

9月10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發文:「經過深思熟慮,威馬汽車自願終止與Apollo出行在港交所的RTO進程。目前威馬汽車仍是Apollo出行的重要股東,未來將繼續支持Apollo出行的發展。」

而兩天前,Apollo智慧出行集團有限公司(簡稱「APOLLO出行」)也在港交所公告稱,相關各方已同意終止收購威馬協議,因此收購事項及配售事項將不會進行。公告提及,終止收購的原因包括全球市況動盪、金融市場氛圍持續不確定和短期經濟復甦等因素。

關於威馬第三次衝擊IPO的計劃,最早是在去年12月傳出威馬計劃通過借殼Apollo智慧出行在香港上市。

今年年初,Apollo智慧出行發布公告稱將以20.2億美元收購威馬汽車子公司,通過以每股0.55港元配發288億股的方式進行結算。

完成此次收購後,威馬方面將持有311億股Apollo出行股份,持股比例將從原來的23.67%增加到68.26%,將成為Apollo出行的最大股東,威馬將以此反向收購達成借殼港股上市的目的。

彼時威馬創始人兼CEO沈暉則在微博發布動態:」活下去,像牲口一樣活下去」。

「像牲口一樣活下去」,年初在借殼港股上市計劃公布時,威馬的確已是經營艱難,面臨生存危機。

據乘聯會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威馬汽車累計銷量僅為29450輛,同比下降33.3%,年底的11月、12月,威馬汽車銷量分別是153輛、30輛,離停產停銷、無人問津一步之遙。

與產品銷量大跌相對應的也是整個2022年年,關於威馬的各種負面消息不斷,從年初的「鎖電門」開始,「創始人天價年薪」、銷量掉隊、虧損、降薪裁員、拖欠供應商貨款,威馬幾乎把所有負面都經歷了個遍。

去年的11月,沈暉曾發出內部溝通信,承認威馬困境,並做出內部降薪降本措施以應對資金壓力。

但隨後的12月,因供應商貨款問題,威馬兩個子公司價值7652萬元的財產又被法院凍結。同月威馬汽車聯合創始人杜立剛從公司離任。

可以說在年初威馬借殼港股上市消息傳出之前,因資金壓力導致,威馬已經到了內部降薪、工廠停產、門店關停、聯合創始人出走、被多家供應商申請查封凍結資產等內焦外困的局面。

而港股借殼上市,能帶來新融資渠道,這對於急需資金的威馬來說,正是自救和走出困境的機會。

將要港股借殼上市的公告發布後,今年的2月沈暉微博發文:「過去一年因為疫情和市場環境的客觀影響,威馬確實遇到一些困難。我們正在通過一系列降本增效的措施進行調整,全力保障復工復產,保障終端用戶的體驗。」

3月份,威馬汽車官方微博發布消息稱,近期,全國將有超過100家經銷商門店陸續恢復常態化服務,為用戶解決各類購車、用車問題。

一切看似會朝著走出黑暗迎來曙光的路徑發展,但經歷了大半年之後,現實的答案是威馬的「救贖之路」宣告失敗。

這是威馬第三次衝擊IPO宣告失敗,但和前兩次的境遇已截然不同。

2020年申請登陸科創板之際,威馬汽車的2019全年銷量為16,876輛,在新勢力中排名第二,同時威馬EX5為造車新勢力單一車型銷量冠軍。2020年年中,威馬還拿到了D輪100億的融資,是中國汽車有史以來最大單筆融資額。

彼時的威馬,還是新造車「四小龍」之一。

2022年IPO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請書,雖最終無疾而終。且彼時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威馬汽車總收入分別為17.62億元、26.72億元、47.425億元;虧損額分別為41.45億元、50.84億元、82.06億元;三年時間公司累計凈虧損額度已經高達174.35億元。

二次衝擊IPO雖然失敗,但2022年畢竟威馬還只是困境初現,對於造車新勢力而言,虧損、一時的資金緊張、銷量下跌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資本市場對其或許還有信心,再次融到資或是上市,還有峰迴路轉的機會。

但如今2023年對於三次衝擊IPO均宣告失敗的威馬而言,一切都將變得更加艱難,造車新勢力洗牌收官的階段,「在淘汰賽剛剛開始,未來主流車企只會有8家」的觀點下,資本市場對將其還抱有多少信心?是一個大問題。

儘管從成立至今,威馬共進行了A至D輪12次融資,累計融資約410億元。但當下的情況是,威馬依然還需要繼續尋找新的融資渠道來解決眼下資金緊張的困局。

產品上此前7月威馬汽車曾發布了一張「出海」圖片,而威馬創始人兼CEO沈暉前日也發布動態表示人在海外出差,似乎暗示威馬出海的動作。

而7月4日,威馬汽車官方微博也曾正式發文:威馬汽車正在全力開展用戶服務,依法有序清償債務,並在積極推進新能源汽車出海計劃,有望於近期復工復產,恢復正常運營。

似乎撇下眼前困境,產品只要出海就是威馬當下的救贖之道。

只是大家都清楚,蔚小理等眾多新勢力尚且沒有打開的海外市場,無非是威馬吊著一口氣的虛妄念想,就是不知道這個理由,能讓威馬再挺多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a9a8580a7ec17c91b9a53d618148fc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