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評圖VOL.99 | 幽藍冰山中的「冰鳥」

2020-06-04     野去自然旅行

原標題:大師評圖VOL.99 | 幽藍冰山中的「冰鳥」

在大師評圖欄目中,Jerry蜀黍將分析一張在全世界範圍內得獎或者入圍的精彩野生動物攝影作品,從拍攝故事、物種行為、器材參數、拍攝地資訊等方面給大家呈現照片背後的更多精彩內容。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一張野生動物攝影得獎作品是2012年WPY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環境中的動物」組別的入圍作品,是美國的攝影師Jeanine Lovett在亞南極的南奧克尼群島所拍攝的一群飛行在幽藍色冰山中的岬海燕,攝影師給照片起了名字叫做冰鳥

照片故事

攝影師說這塊巨大的冰山從南大洋的南奧克尼群島漂浮而出,差不多高度有14層樓這麼高,也就是四五十米的高度,這還是在水面上的高度。因為冰山融化過程中,其重心會發生改變,這會導致冰山的翻滾,原來在海面下的冰山部分就會有機會來到海面上,所以原本在水下形成的很多漂亮的紋理都會來到水面上,這也是攝影師們比較喜歡拍攝的內容,也是這張照片完美的背景。攝影師Jeanine看著這群岬海燕不停地飛行,時不時來到海面上尋覓食物,飛行速度非常之快。當時這艘極地探險船決定圍繞這座冰山一圈,方便大家拍攝,所以攝影師Jeanine很快腦海中構思了岬海燕飛過冰山的場景,於是這麼構圖獲取了這張得獎照片。

岬海燕小知識

首先來說一下岬海燕這個物種,大家可能了解的不多,Cape Petrel,翻譯過來叫做岬海燕或者是海角鸌,主要分布在南極半島以及亞南極海島區域,在整片南方海洋都可能見到它們的蹤影,每年9-10月來到南極地區覓食,夏季結束後返回溫暖的海域,最北來到赤道附近。岬海燕體長40厘米,翼展81-91厘米,頭部黑色,背上羽色黑白相間,腹部白色羽毛,很容易識別。經常可以看到成群在空中飛行,喜歡跟著船隻前行。它們的主要食物是烏賊、磷蝦和小魚。它們的壽命可以達到15-20年。岬海燕主要在海面上找到它們的食物,但進食的方式很像是鴿子一樣,一口口的啄食,所以船員們給它們起的名字就是「岬鴿子Cape Pigeon」。岬海燕經常跟著船隻的主要原因就是找到一些殘羹剩炙,無論是拖網漁船的殘渣,或者是一些郵輪或者帆船的廚房廢料,或者是捕鯨船的殘渣,都可以成為它們的美食。

目的地小知識

接著再簡單說一下這個南奧克尼群島,位於南大西洋斯科舍海和威德爾海之間,維度南緯60°左右,距離南極半島604公里,距離南喬治亞島844公里,相當於在中間位置,一般南極三島航程會可能經過。正因為這裡的位置就在威德爾海以北,所以經常會看到巨大的冰山,因為威德爾海這裡的冰架也是全世界生成最大桌狀冰山的地方,事實上目前全世界最大的冰山就是從威德爾海西北部的拉森冰架斷裂出來的。

畫面解讀

接下來來看照片本身,一片幽藍色的冰山,畫面非常有衝擊力,而且很簡潔,沒有無關的元素,比如天空,海,完全是用長焦鏡頭拉近獲取冰山其中的一部分。但相比其它拍攝的冰山,這張照片很精彩的地方就是在於其色彩、線條、紋理以及光影,真的要符合這三大要素的冰山照片真的還不多見。

第一是色彩,冰山其實是冰川斷裂下來形成的,像畫面中的這種冰山都是海面上幾十米高,整個體積完全超過一個大型商場。時間越久遠的冰川或者說斷裂下來的冰山,因為長期積壓重量的關係,冰雪中的空氣都很少了,幾乎形成透明色,這個時候因為光折射的關係,藍色被反射出來,因此顯示出很漂亮的幽藍色。這張照片中的冰山藍色就是這樣的,而不是一般的白色,說明這塊冰山有些年頭了。這個色彩本身就很出彩,這是第一點。

第二是線條,主要是中間及右下冰山形成的水平線條和弧線線條,這些都是隨著冰山融化而自然形成的,就好像冰拱一樣,這些線條使得原本看似平淡的畫面增加了可讀性。

第三是紋理,可以看到整個攝影師截取的冰山部分都有很漂亮的線條紋理,這些紋理基本都是冰山中本來困在裡面的氣泡隨著冰山的融化而冒出來形成的通道,尤其是在水下的部分格外明顯,再加上水流的侵蝕等,這就是所謂大自然的藝術,雕刻而成的紋理,完全天然形成。

第四就是光影,可以看到當時陽光角度比較低,類似於日出日落的光線,也比較柔和,使得原本就豐富的冰山表面增加了陰陽兩面的對比,而且也和原來冰山的線條形成了呼應,增加了畫面的層次感。

於是有了這些色彩、線條、紋理以及光影的襯托,攝影師所獲取的冰山部分非常鮮活、生動地展現在讀者面前,而且就好像是近在眼前的感覺。

不僅如此,這張得獎照片最點睛之筆就是飛行中的岬海燕,別看這些海燕在畫面中的比例很小,但是絕對是亮點。首先岬海燕均勻的分散在畫面的中部和右部為主,而且基本飛行方向和翼展的方向都是和拍攝方向垂直的,也就是翼展很明顯看出這些是岬海燕。其次岬海燕基本都在陽光照射下,而在冰山背景的位置都是在陰影位置,更增加了光影層次的效果。還有就是岬海燕的翼展如果是80公分,這也可以看出整個這個冰山的巨大,相當於多了一個參照物,岬海燕的微小體現出冰山的巨大。最後一點也是很關鍵的,那就是因為有了野生動物的飛行出現,使得原來感覺冰冷沒有什麼生機的冰山畫面多了活靈活現的元素,有了生命的氣息,雖然這是在南極地區,但依然有眾多野生動物和鳥類活躍於此。

所以這張照片還是很成功的,長焦鏡頭壓縮畫面,選取最精彩的冰山部分,通過線條、紋理、色彩和光影呈現冰山最美麗的部分,等候岬海燕進入畫面,挑選最出彩的一張,這就是得獎作品的成功之處。

順便說一點,其實在去往南極或者北極的時候,不僅是登陸或者巡遊的時候可以拍攝創作,平時船行的時候往往也有很多驚喜等待著我們的拍攝,比如在威德爾海附近就有機會拍攝到巨大的冰山,這個時候如果前景有一些海鳥或者企鵝那就是值得拍攝的場景了,但往往這種機會是稍縱即逝的,根本來不及通知廣播,所以想要拍攝的朋友們,去南北極就不能偷懶,多花一些時間在甲板上,相信會有不錯的收穫。我平時在南北極基本一早一晚都會在甲板上多待一會,那100-400mm鏡頭拍攝,更靈活。

技術參數

拍攝器材:Nikon D200 + 80-400mm f4.5-5.6鏡頭,拍攝焦段370mm

拍攝參數:F6.3,1/1000秒,ISO 250

以上就是Jerry蜀黍欄目——大師評圖今天分享的內容。如果你對於這個欄目有什麼好的建議和意見,或者有特別想讓Jerry蜀黍來點評和分享的國內外精彩野生動物照片,可以隨時留言聯繫我們哦~~

歡迎登陸野去自然旅行官網www.yetravel.com,或關注野去自然旅行資訊公眾號yetravel2014,獲取更多自然資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_SSfXIBnkjnB-0z7h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