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大俠寄宿古廟,分文不花;09年法鏡寺15元一夜,圭峰寺免費!

2020-06-07   作家方曉莉

原標題:古代大俠寄宿古廟,分文不花;09年法鏡寺15元一夜,圭峰寺免費!

作者:方曉莉

正文:

備註:其實這篇文章,來自一篇問答:「古裝劇那些大俠外出行走時下雨,總會有間破廟破房子,古人都這樣過夜嗎?」,我感覺非常有意思,故整理成文,發表在這裡。
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稍微看了一下各位的回答,都很精彩,我呢,之前也看到相關論述,大義是說,這跟當時歷史有關,還有地理也有關係,當然跟宗教也有關係。

還有民間信仰,比如山神廟,土地廟,古代你可能有些荒郊野外,那是沒有旅店,則必定有「神明護佑」,然後很容易看到一些土地廟,山神廟之類的,一方面固然是出於信徒的崇敬心理,希望得到護佑。

另外一方面,也是給過路之人,提供一個寄宿場所。

當然,這種地方,則未必有和尚或者道士之類的,破落道觀或許會有,因為戰爭或者遷移導致,但也會導致一些居無定所之人,看到這種道觀,索性安頓下來。

那個出售敦煌莫高窟價值連城經卷給外國人斯坦因的道士王圓籙便是如此:

這地方沒人管,且還有一個藏經洞,於是,導致了王圓籙,留下了千古罵名:

(不過我不太贊同,因為斯坦因看上了這些寶藏,如果不請這個漢奸,也肯定請其他漢奸。

當然,如果這個漢奸,他當時及時報官處理,將這件事情鬧大,興許事情也有轉機……但也難說,畢竟那個時候,官府那邊不重視。

但如果利用民間力量,也許情況也會好很多。

但歸根結底,還是要看王圓籙自己,所以我認為王圓籙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敦煌莫高窟的藏經洞,裡面大量經卷,是人類歷史上文化的寶藏。

不過更多山神廟,土地廟,或者破落道觀等等,就沒那麼多寶藏了,更多大概屬於過路旅人棲息之地。

但如果不破落的呢,一些寺廟裡是有和尚的,有主持……

當時有個情況,就是設置住宿費一樣,住宿多少錢,很保險,因為這個時候,寺廟這些,還是受到官家保護,也比較安全。

價格也便宜。

所以住在這個地方放心。

至於信徒,一些捐獻了香火錢,做功德……當然也會寄宿,但寄宿,也肯定是要錢的。

順便說說我曾經寄宿過的寺廟……好吧,時間也很久了,大概十多年前,不知道價格有沒有變動。

我先說下我老家,桐廬分水,圭峰寺,我說寺廟大家不知道,我說兩個人大家都熟了:西施和范蠡。

沒錯,圭峰寺是西施和范蠡隱居的蠡湖村這邊的一所寺廟,我去過很多寺廟,唯有這間,很有靈氣,不是迷信那種,而是讓你面對自己心靈的那種感覺,很難表達清楚,去的人自然會知道。

(註:圭峰寺所在村子,屬於「里湖村」,里湖村即蠡湖村,是范蠡和西施隱居地,范家後人,桐廬這邊,有范仲淹,還有范蠡,話說范蠡在蠡湖當地,開設水渠,還有田什麼的,做了很多貢獻。

去了那邊,感覺很不一樣,特別開闊,即便是個小地方,但感覺很有靈氣。)

只可惜後面好像來了什麼和尚,即便修繕更好了,但好像變成商場經營一樣,收錢什麼,程序化……也曾來過懂佛法的和尚,但我後面又看到,好像給我感覺不太好……不知道現在怎麼樣了。

其實去寺廟,未必迷信,也是拷問自己身心,但如果寺廟過於商業化,說實在,也談不上修心了。

我記得十多年前,那時候那邊和尚還挺好的,然後那邊是提供住所,那邊做的齋菜也好吃,是可以免費寄宿的,就是免費一直住在那裡……

可惜現在,我也不知道那邊怎麼樣,但那個時候是這樣。

(法鏡寺)

然後,我去過杭州的法鏡寺,是一座尼庵,另外還有一個法凈寺,「鏡」和「凈」諧音,不過那邊是和尚廟,我沒去過。

這兩個寺廟,是三天竺當中出名的,就連明代馮夢龍的小說里都有提到,三天竺。

當時法鏡寺住宿一夜價格,15元一夜,價格還挺便宜的。

所以,事實上,如果是有人要住宿,外面旅店,15天一夜肯定不夠,40元一夜倒是有一些軍用什麼招待所,具體名字我也忘記了,還有60元一夜,但真的這個衛生還有其他無法保證,肯定地方也很小。

正常情況下,100元到120元一晚上,肯定要。

但15元一夜,住宿在廟裡,其實環境還挺好,清幽。

不過我當時住的可是一個大通鋪一樣(更高級我沒去,不知道有沒有。),然後我晚上打坐了一會兒,跟著,不停地看到一些居士在那邊打牌,一直打到凌晨,我真是服了他們。

相比之下,那些師父們,其實生活很清凈,當時我跟一個師太聊了下,給我說了不少關於她出家的事情,因為天冷,還借了我一件僧衣穿,後面還掉,真的好感動。

貌似出家,也要三點多就起來……

所以想出家的人,不要談學歷,我們就談談,你是幾點鐘起來的吧。

十多年了,人海蒼茫,很多事情,時過境遷,但心中仍然挂念,一個人或許不信佛,但肯定有自己心中的信仰。

而我的信仰便是面對自己的內心,所以會去一些寺廟,修心。

對我來說,無論是古代的寺廟,還是現代的寺廟,他們都是歷史的遺產,如果商業化氣息一味污染與市儈,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本質。

(寧波的阿育王寺廟,我去過,只是沒住宿過,那邊倒是古幽。)

(阿育王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