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整體的市場投資環境還算是不錯,尤其是經過6月、7月甚至是8月份的回血過後,很多人都在這個市場上賺到了錢。這很正常,正如某句名言所說的那般,只要市場行情好,新手都能夠掙到錢。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那麼幸運,畢竟市場也算是有漲有跌,而既然有人賺錢,自然就會有人虧錢了。近日,某網友提問:自己算是一個投資新手,本來以來市場行情不錯可以掙到錢,但卻是買什麼虧什麼,該如何改變這種現狀?
那麼,作為投資者而言,買什麼便虧什麼,具體的原因是啥呢?如果想要不虧錢,那我們又應該如何投資呢?普通人剛開始投資,又真的該涉及一些高風險的產品嗎?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聊一聊。
一、作為投資者,買什麼虧什麼,究竟是為啥?
很多人或許都覺得不可思議,只要市場環境好的話,其實是很難虧錢的,對吧?嚴格為說,這話並不正確。因為,還有一句話我們應該時刻記在心裡,那便是我們永遠賺不到自己認知之外的錢。
也就是說,如何是剛開始投資理財的話,對於什麼都不懂的新手而言,貿然去投資那些看上去特別賺錢的產品,如股票或者基金等等,最終都是會虧錢的。為什麼呢?這,其實就是一個心態的原因。
換句話說,我們只看到其它人買股票或者基金賺到了錢,但我們卻看不到他們虧錢的時候。所以,一旦我們入市後,才發現原來某種產品竟然有這麼大的風險,而我們又無法接受這種風險,最終便是趁早逃離,這錢不就虧出去了嗎?
二、如果不想虧錢,我們該如何投資?
嚴格來說,投資應該是一件穩紮穩打的事情,說白了,便是我們需要利用時間去消化某些投資產品,也就是說用最小的本金去慢慢試水,待到自己習慣了這種產品和風險之後,再加大投資的本金才對。
如果只是剛開始理財,那個人最建議的,便是購買貨幣基金以及定期理財產品,這些產品的收益率的確是非常低,但是每天卻是正收益。當普通人看著帳戶里的錢每天不斷變多時,信心也就會起來了,這樣,才能夠開始涉足其它理財產品。
說白了,如果我們將大頭都購買保本的理財產品,只是拿出小錢去投資股票、基金、黃金等等理財產品的話,哪怕是這些錢虧完了,我們也不會心疼。只有不斷這樣鍛鍊自己的意識,未來才真的能夠賺到錢,不是嗎?
三、剛開始投資,真的該涉及高風險的產品嗎?
說到這裡,小胖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投資的事情,說來也是慚愧得很。還記得那是2015年,整個市裡在都瀰漫著一種撿錢的味道,而自己也被這種氛圍所感染了,於是,拿著2萬塊錢入市炒股,期望短時間內能夠讓其變成4萬塊,甚至是40萬塊。
最終的結果,不用說大家也都知道,那便是自己以10000塊錢的本金離場,這次妥妥的成為了傳說中的韭菜。從那以後也得出一個結論,那就是在自己不具備任何理財知識的前提之下,絕對不應該貿然進行投資。
很多時候,如果我們不貪心的話,虧錢的機率還是相對較小的。只不過,不貪心說著簡單,但真正做起來卻是相對困難的。因為,很多人都將理財的觀念給扭曲了,認為一定要翻倍甚至是賺大錢,其實,理財應該是穩定增長即可,不是嗎?
在小胖看來,如果剛開始學習理財的話,最好還是以保本型的產品入手。這樣一來,不光是自己賺到了收益,更是建立了一定的自信心,這種自信心,未來慢慢投資更高風險產品時,才能夠逐漸適應。
當然了,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們也應該不斷看一些理財類的書籍和知識。只有讓自身的思維跟著整個市場走,未來我們才能夠把握住賺錢的機會,虧錢,也自然就遠離我們了,不是嗎?
那麼,您覺得身為普通投資者,買什麼便虧什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剛開始理財的話,我們又應該購買什麼理財產品更好呢?普通人,又真的適合高風險的理財產品嗎?歡迎一起在留言區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請幫忙點個贊哈,如果您喜歡小胖的文章,也請關注一下,小胖先謝過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