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南沙守備部隊選調幹部,我的條件正好符合,要不要報名?」
今年3月,南海艦隊某部助理工程師姜超打電話徵求父親的意見,從繁華都市前往邊陲島礁,姜超內心充滿矛盾,父親的意見對他很重要。
南沙條件艱苦,地處南海一線,時刻面對複雜敵情。姜超的父親姜光鴻靜靜地聽完兒子的述說,果斷地告訴他:「好男兒,就該守邊關!去,到南沙去!」
為什麼如此堅決地支持兒子?放下電話,姜光鴻仿佛感覺到,當年的血性豪情在心裡不斷沸騰。
姜超的父親在西南邊陲
那一年,祖國西南邊陲,面對入侵者,我國發起自衛還擊,面對國家危難,姜光鴻向父親問出了和姜超同樣的問題。「好男兒,保家衛國去!」聽到姜光鴻激動的話語,姜超的爺爺姜佐臣雖然雙眼已失明,但仍鼓勵兒子到前線去當兵。
同樣,這份魄力源自於姜佐臣難以割捨的軍旅情懷。
1947年6月,只有20歲的姜佐臣參加了第四野戰軍,跟隨部隊從東北一直打到廣州,打過遼瀋、平津戰役……大大小小的戰鬥不知道打了多少場。姜佐臣英勇殺敵,立下30多次戰功。姜超很小的時候就經常聽爺爺講故事,講到動情時,他都要從柜子里拿出裝滿軍功章的小箱子給姜超看,充滿自豪。
姜佐臣的立功喜報
然而,讓姜佐臣沒有想到的是,他的軍旅生涯會在全中國即將迎來勝利的時候划上句號。
1949年10月,在解放廣州的一場戰鬥中,一顆子彈從姜佐臣的左眼穿過右眼,帶走了他的眼球。那一刻,姜佐臣腦中一片空白,緊緊捂住自己血肉模糊的雙眼,他抓著戰友的手說:「先別管我,趕緊戰鬥!」戰鬥結束後,醫生立即給姜佐臣進行了手術,當時條件有限,沒有麻藥,8個人死死摁住他,才保證手術順利完成。因為這次戰鬥,姜佐臣榮立大功一次,但卻永遠失去了雙眼,不得不離開自己熱愛的軍營。
1949年底,姜佐臣選擇回鄉務農,家境清貧,卻從來沒向組織提過任何要求。他總對家人說:「組織給我們的優待已經很多了,不要再給政府增加負擔。」
1986年10月,姜佐臣19歲的兒子姜光鴻應徵入伍,成為一名炮兵,短暫的新兵訓練後,參加團里組織的新炮手比武一舉奪冠,不僅獲得嘉獎,還被評為「神炮手」。隨後,姜光鴻所在部隊開赴前線。因為父親是傷殘軍人,按照規定,姜光鴻可以不上前線,但他謝絕這樣的「照顧」,兩次遞交請戰書,最終上級同意了他的請求。
西南熱帶叢林,溫度高、濕度大、衣物霉爛、食品變質……姜光鴻和戰友們克服各種惡劣條件帶來的不利影響,給侵略者予以有力打擊。在長達兩年多的邊境作戰中,他共經歷大小戰鬥50餘次,由於作戰英勇,榮立三等功。回顧起自己的軍旅生涯,姜光鴻總是說,作為一名軍人,能夠為國家而戰,是無上的榮光。
姜超與家人的合影
父輩的故事深深地影響著姜超。2009年9月,姜超被軍校錄取。報到前,姜超一邊給爺爺洗腳一邊說:「爺爺,我考上軍校了!」當時,姜佐臣已經因病意識不清,卻依然顫顫巍巍地豎起大拇指,用盡了全身的力氣說出了一句「好」!簡簡單單的一個「好」字,包含著姜佐臣對姜超的期許,也是對姜超獻身國防的欣慰。但讓姜超深感遺憾的是,在他新訓期間爺爺因病去世,他沒能送爺爺最後一程。
一直銘記爺爺和父親的教誨,姜超時刻不敢放鬆自己。在校期間,他努力學習,年年被評為優秀學員。2013年6月畢業時,他因成績優異被跨軍種分配到海軍某部。面對陌生的崗位,姜超從頭學起,主動向身邊戰友請教。畢業以來,姜超3次被評為優秀基層幹部,他以不服輸的鑽勁和韌勁,很快成為獨當一面的「技術大拿」。
姜超和父親視頻通話
2016年,單位列裝某新型裝備,他奉命擔任該裝備項目組長。沒有經驗可循,更沒有現成的教案,姜超帶領戰友們迎難而上、連續奮戰,組織裝備實操訓練,在實踐中摸索總結出一套科學規範的訓練方法。最終僅用3個月時間,一份貼近實戰的訓練教案就新鮮出爐。
祖孫三人的選擇印證了一代代革命軍人無悔的誓言。如今,守衛在祖國南沙的姜超覺得自己肩上的擔子更重了,雖然戰備任務繁重,但他每次都告訴父親:「我要像你和爺爺一樣,不能給你們丟臉。」
好男兒,守邊關!
- END -
圖文:黎友陶 周越 趙建
編輯:柯鰻
勇立南海潮頭 守望四海風雲
郵箱:nhjdgzh@163.com 電話:0759-7661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