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排除險情,駐村幹部赤身鑽涵洞
連日的降雨,致使我市多地受災。9月16日,寧陝縣梅子鎮南昌村銀洞組村民李光銀家因上方公路涵洞被堵,一樓被水淹沒,二樓也進水。駐村工作隊員王理銀在入村查災途中見此緊急情況,與同行幹部迅速找來簡易工具,脫了衣服就鑽進約10米長的涵洞中,耗時3小時用雙手疏通了涵洞,讓李光銀等下方住戶脫離了險情。喬德 攝(安康日報)
寧陝:讓單獨立戶老人穩定脫貧
本報訊(翁龍航 通訊員 賈玉梅)日前,寧陝縣印發了《關於做好建檔立卡單獨立戶老人戶穩定脫貧防返貧工作的通知》,將通過系列措施解決全縣現有的建檔立卡整戶60歲(含)以上的1569戶1910人的養老和穩定脫貧問題。
該縣通過對單獨立戶老人戶的精準研判,分「六類」情況建檔,一是針對子女有能力贍養分戶分居情況,通過上門勸說教育,引導子女與老人同住,回歸家庭;簽訂贍養協議,落實贍養責任;對已落實同房居住的,辦理戶籍合戶,同時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內完成操作標註。二是針對子女無能力贍養分戶分居情況,實施老人與子女同房居住,戶籍合併,並戶識別,落實整戶低保等幫扶措施。三是針對子女拒絕贍養分戶分居情況,通過上門宣傳教育、調解,促其履行贍養義務;調解無效的直接進入司法程序,司法部門提供司法援助;拒不履行義務的由法院依法強制執行,納入失信懲戒「黑名單」,公開曝光。四是針對子女長期無法取得聯繫情況,通過公安部門認定後,落實幫扶措施,保障脫貧。五是針對無子女贍養情況,按照現行低保、五保政策予以落實。六是針對子女與老人同戶籍實際分居情況,建立專項台帳,落實好鎮村的監督責任和子女的監護贍養責任,督促子女與老人共同生活,確保老人達到「兩不愁三保障」標準。
「我們通過分類建檔,弄清致貧原因、分戶原因、子女(法定贍養人)現狀、生活自理能力、脫貧方式,逐村逐鎮建立台帳,因戶施策,落實工作責任,全面落實老人養老、穩定脫貧的問題。」寧陝縣脫貧辦常務副主任、扶貧局局長黃國慶說。
同時,該縣制定了《關於依法敦促贍養人履行贍養義務的通告》,在全縣範圍廣泛張貼、宣傳,通過「道德評議會」、群眾會等形式大力宣傳「孝老敬老」傳統美德,營造良好的社會風氣。據悉,此項工作的開展,將有效化解建檔立卡單獨立戶老人戶脫貧退出難題,全面提升整縣脫貧退出質量,有效防止返貧現象發生。(陝西農村報)
眼看洪水要淹村民家 駐村幹部赤身疏通涵洞
本報安康訊(楊寧 何鑫 記者 吳琛)9月15日以來,寧陝縣梅子鎮境內連續多日普降大雨,造成了塌方、泥石流等自然災害,境內交通中斷、農作物損毀等各種險情不斷地考驗著梅子鎮的幹部群眾。
9月16日一早,雨勢稍歇,梅子鎮南昌村駐村工作隊員王理銀一行5人就急匆匆地到村裡查看災情。南昌村是此次強降雨的重災區,全村3條交通要道都因大面積塌方而阻斷,要想進村只能徒步前行。王理銀和隊員們一心牽掛著村裡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每到一戶都耐心地詢問受災情況,安撫好群眾情緒,走完一戶又迅速趕往下一戶,沒有絲毫懈怠。
當日14時許,王理銀一行來到了離村委會不遠的廟坎,眼前的景象令大家為之一驚,近百米的道路因山上流下的洪水長時間衝擊而變得滿目瘡痍,路下面的涵洞被小石頭和雜物堵死,水流正順著公路向村委會方向涌去。正在此時,過來查看情況的村民陳登華報告說:「涵洞再不排水,下方李光銀的房子怕是要受災了!」王理銀快步跑向村民李光銀家的院子,發現其屋後已被衝出了一條深溝,其院子裡也積了很深的水。
情況緊急,王理銀來不及找專業人員和專用工具,便從周邊村民家中找了鋼釺、鐵鍬等簡易工具,與駐村隊員們迅速投入到疏通涵洞的工作中。正當隊員們商量對策如何疏通時,王理銀卻毫不猶豫脫掉外衣和褲子,只穿著短褲鑽入了涵洞,憑藉幾十年的經驗,他深知要想保住村民的房子就必須和時間賽跑。
涵洞裡又小又窄,溫度也很低,疏通工作顯得十分艱難,王理銀一鏟一鏟地將夾雜的樹渣和碎石排出,遇到堵塞嚴重的地方就用鋼釺在狹窄的涵洞中慢慢撬開障礙,在同行駐村隊員們的幫助下,用了近3個小時,終於把10多米長的涵洞疏通了。
「王理銀以前是梅子鎮原瓦房村的村主任,通過自己的努力在2009年考上了國家公務員,平時工作起來勤勤懇懇,深受村裡群眾歡迎,是我們基層脫貧戰場的無名英雄。」梅子鎮黨委書記喬德評價說。
「老百姓的家在涵洞下方,如果不在第一時間疏通,誰也不知道下一刻會發生什麼,我只是做了一件應該做的事情。」王理銀樸實地說。(三秦都市報)
網絡安全為人民 網絡安全靠人民
編 輯:曾宜玖
責任編輯 :王彬焱
監 制:譚海波
關注寧陝宣傳
微信號:nsxcw168
網站:www.nsxcw.gov.cn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我就知道你「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MhLRG0BJleJMoPMzg6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