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女兒五個月大時,總帶著她去外面的母嬰店洗澡,看到一個三歲寶寶和他的媽媽,她一邊給孩子穿衣服,一邊跟我說,看到這麼小的孩子,現在感覺就頭疼,回想起以前,都不知道那種日子是怎麼過來的。當時的我還不理解,覺得她有點大驚小怪了,有個孩子多好玩呀,每天都嘻嘻哈哈的,如今我的女兒已經五歲多了,我徹底理解了她,這恐怕就是一個新手媽媽和一個老母親的區別吧,如果用一句話來總結,你覺得會是哪句?
是不是老母親,孩子喊一句媽媽就知道了
孫儷也算是一個老母親了,如今一兒一女被人羨慕,但是她在去年卻感慨:那天我媽語重心長和我說,你也不容易呀,兩個孩子每個人每天要叫800次的媽媽吧,我說可能還不止,我現在和等等妹妹說,現在每天叫媽媽的次數要限量了,想好關鍵的再叫我,次數用完了就不能再叫了,隨後他們像機關槍一樣,每個人連續叫了100次不止,讓我頭更痛了。
有人計算,孩子在五歲前,叫媽媽的次數估計在3萬次左右,每天叫媽媽的次數都要超過100次,想想吧,當孩子第一次喊媽媽,媽媽是多麼欣喜若狂,他牙牙學語的時候,每次從嘴裡蹦出媽媽這個詞,媽媽都會忙不迭地答應,可是後來呢,他叫一次媽媽,老母親都懶得答應了,因為他有時候就是純粹好玩,叫媽媽也沒啥事,就是看媽媽答不答應,你說氣不氣人?
不要跟孩子有眼神交流
對於新手媽媽來說,最看不夠的就是孩子的眼睛,水汪汪的,像個黑葡萄,可是對於老母親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孩子在快睡著的時候,和孩子有任何的眼神交流,否則,你無意間觸發孩子的興奮信號,他的入睡任務一定會終止。
上一個無人打擾的廁所
新手媽媽永遠體會不到,老母親多想上一個無人打擾的廁所,可是豬隊友在這個時候永遠會說一句話,我們看看媽媽在幹什麼。或者門外傳來抓心撓肝的哭鬧聲,媽媽你快出來,媽媽此時只能快速結束戰鬥,做了媽媽後,為什麼一個人獨處是這麼難?
假裝幫孩子找被自己丟掉的玩具
當孩子某一時刻心血來潮,問媽媽,我的某個玩具到哪裡去了?你會假裝不解地問,哪個玩具?孩子連比劃帶說地描述大半天,你假裝突然想起來,陪著孩子「盡心盡力」地找,但其實,這個玩具早就被你偷偷丟掉了,半年才玩一次,擺在那裡就礙眼,不丟掉才怪呢,不過老母親就是這麼會演戲,妥妥的實力派。
有孩子+一天不做家務=垃圾場
當我的孩子還不會走路的時候,我感覺做家務是非常簡單的事情,但是當了老母親後,就知道跟在屁股後面收拾是多麼崩潰的一件事,有一次她把快遞盒子裡的白色泡沫拿出來玩,等我從廚房出來,就看到到處漂浮的白色顆粒,當時心中就有一種想跟這個世界告別的衝動,有時候偷懶不做家務,家裡就跟垃圾場沒啥兩樣,老母親就是在日復一日的無私奉獻中,慢慢變老的。
母親做久了,就知道啥是處變不驚
新手媽媽遇到一點問題,就容易手忙腳亂,打電話給媽媽和老公,自己沒辦法解決,可是母親做久了,見過的大風大浪夠多了,就能處變不驚,孩子發燒了,不到38.5度,根本不會到藥箱子裡翻藥,孩子把客廳弄得一團糟,你依然有心情先給自己整一小杯咖啡喝,生活就是如此,何必著急忙慌?
豬隊友重要嗎?
當你還是一個新手媽媽,多麼渴望老公跟你一起照顧孩子,每當夜深人靜孩子哭鬧的時候,他依然能夠跟個死豬一樣睡得鼾聲大作,新手媽媽就會偷偷傷心抹眼淚。當過了這個階段,上升到老母親的角色,傷心?不存在的,我們的原則是,老公讓我們不開心了,我就會讓他更不開心,上去一腳踹醒,給老娘幫忙去,哈哈。
可見,同樣是母親,新手媽媽和老母親是完全不同的,她們屬於不同的生物鏈,不過,看著孩子一天天長大,體會著從一個新手媽媽到老母親的心路歷程,這就是一部家庭版的《杜拉拉升職記》,是不是也很有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