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淺顯直接的寫,我們感同身受的聽

2019-10-11     果醬音樂


在十一假期之前,滾君聊了聊對於方文山作詞的看法,也聊了聊對香港歌壇影響頗深的「一代宗師」黃霑。

好多朋友都在留言,探討怎樣才算是一首好歌詞,又舉出了很多非常漂亮的例子,跨度極廣,從內地民謠的萬總、趙雷,到港樂的家駒、林夕。

歌詞到底怎樣才是好的,是像搞文學理論一樣研究創作手法的巧思?

是從時代背景出發看一字一句產生的影響力?

還是最為簡單直接的,就是聽到後「空空蕩蕩」,卻真的「嗡嗡作響」?

其實,在所有的好友留言中,提起次數最多,點贊數量也最多的,就是這個讓人聽完「嗡嗡作響」的李宗盛。

仔細回想一下,能被稱為大哥的,影壇應該是成龍,歌壇就是李宗盛。

在演出時候,現在胖的不行的小奇和全民歌王華健,都會用大哥來介紹李宗盛。

而李宗盛又會說「大哥上面都還有大哥」來引出另一位教父羅大佑。

很多人都會比較這幾位歌壇教父在作詞方面的成就和功力,而在滾君看來,如果黃霑是那個開創「江湖」的領路人,羅大佑是關注時代的敲鐘人,那麼李宗盛就是那個寫你我心事的知心人。

他的歌詞不像林夕一樣細膩朦朧,不會隱晦或者反襯,也不會像黃偉文一樣極盡巧思,同樣他更不會粗礪暴燥的表達情緒。

他只是平淺的和你聊聊,之前怎樣吃的苦,寫歌怎樣難受,在愛情里又是怎樣沉浮。

很多人都在反覆說這樣的話,「年少不懂李宗盛,聽懂已是不惑年」。我覺得其實這樣說,會很傷老李的心。

2013年老李為徒弟李劍青出了一首歌,這張據李宗盛本人說,是他做製作人做的最久的一張,作曲和演唱都是李劍青,而作詞是老李。

看看老李的原話,是怎麼說《匆匆》這首作品的:

「有照我想要的情感走,希望也能去到我想去的地方,去到這一代離鄉背井兩眼摸黑忍受屈辱未來茫然的人的心裡,讓他們知道,我看見他們了。深受打動,並且為他們寫歌。這首歌,也紀念我在大陸生活的日子。我自己也通過創作這這首歌,獲得巨大的安慰與力量。」

如果你恰巧也正背井離鄉,每天兩眼摸黑,從早折騰到晚,正在忍受理想還暫時不能實現的痛。每天都告訴自己要忍住,可對未來又真的茫然失措、半點也不覺得踏實的話,那麼不用等到不惑之年,你現在聽這首歌,就一定懂。

是啊,老李看到我們了,就像看到當年的自己。

「分租房每月三百,緊挨著煙囪,睡里廂的姓李名字叫雙喜,是我的二房東。」

13年初到北京的時候,分租房就真的是諾大一座城裡唯一屬於我的地方。

它很小,非常舊,周圍街道很亂,每天任何時刻都有嘈雜不息的聲音,無論你在做什麼都聽得清晰。

可是這些都不能干擾我的堅定,相信你也一樣。

歌詞中反覆提及不能再普通的青春夢,為了這個夢,人們還是毅然決然的選擇離開。

「離家時故作輕鬆,留給娘的是匆匆。我心隱隱痛,不承認自己仍是小童。」

如果十一假期你恰好不用加班,可以回家,相信老娘一定會讓你帶很多東西回家,在她心裡,你永遠都是小童。

初秋已至,滿覺隴桂花香正濃,只希望匆匆換來的,是成長、是經歷,無論那個褪色的青春夢是否真的實現。

有人說現在老李老了,寫年輕人的歌,那把時間退回到90年,相信很多人都會跟著趙傳嘶吼,用盡所有力氣,掏心的唱,《我是一隻小小鳥》。

我相信這一定是寫追夢寫人生的一大力作,在那個時代,這首歌不同於《我的未來不是夢》,雖然同樣入選「30年30歌」。

《我的未來不是夢》由陳家麗作詞,整首歌詞表達了台灣的「新新人類」不在乎別人眼光,突出那種證明自己的渴望,聽上去讓人亢奮又勵志。

但老李的歌詞並不勵志,老李的歌詞真實,是每個渺小個體都會體會到的真實。他不需要帶節奏,你只要聽,就會感同身受。

「當我嘗盡了人生冷暖,當你決定為了你的理想燃燒。生活的壓力與生命的尊嚴,哪一個重要。」

每個人在追夢過程中心中的疑問,老李都一起問出來。每個人心中的苦悶,老李也會一起寫出來。

下面這首歌就是現在大多數人都苦悶的事,華健在98年的專輯《有故事的人》中的一首《最近比較煩》。

這首歌中,老李差不多把從20歲到40歲人們所要經歷的所有煩惱做了一下匯總分類,分別由品冠,華健和他自己唱出來,分分鐘都能聽到自己。

從「車子太爛,銀行沒有存款」到「女兒太胖,兒子不肯吃飯」,再到「寫一首皆大歡喜的歌,是越來越難」,甚至現在95後都在談論的髮際線問題,老李在98年的歌中也沒有落下,「我的頭髮只剩下從前的一半」。

全方位打擊,從追夢,到追姑娘,從工作忙,到孩子不聽話,就連自己的熱愛,寫作唱歌,都必須要經受痛苦才能完成。

就如老李在給莫文蔚寫的《十二樓》中,經典的那句「日子像是一道灰牆,你罵他也沒有迴響」。可是最後老李還是說「家,是我最甘心的負擔。」

在普羅眾生的悲喜里,無論是追夢的苦痛,還是生活的瑣碎,李宗盛都是個知心人,簡單直白的寫出來,大家就放鬆愜意的聽進去,只不過回想時「嗡嗡作響」。

老李在採訪中說曾經的過往,自己是一個人,兩個妻子,三個女兒。我們在這裡並不打算八卦這位花甲老頭,不過老李的感情經歷,確實豐富多彩,也飽含悲喜辛酸。

這大概就是為什麼從80年代末開始,橫跨九十年代到05年之前,幾乎每一首廣為傳唱的情歌都有李宗盛的標籤,那個時代的老李,已經到了為誰製作誰就紅的程度。

93年陳凱歌導演《霸王別姬》,李宗盛親自操刀詞曲,作《當愛已成往事》,原唱就是老李和林憶蓮兩人,而後主演張國榮在95年的專輯中重新翻唱。

「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風雨」,不論是老李自己和林憶蓮的愛情婚姻,還是已經乘風歸去的哥哥,往事真的不能再提,只要回首就會揪心。

對於揪心的愛情,林夕在描寫時,往往會用一些意象來營造心境的變化,比如陳奕迅的《富士山下》將愛情比作化學反應,將心中所愛賦予富士山不能私有的悲戚;

又比如楊千嬅的《再見二丁目》,滿街的腳步,滿天的柏樹都是背景,就連唱片店內的異國民謠也更增悲情。

相比這些朦朧意象的美,老李只會風輕雲淡來一句:「只要有愛就有痛」。

直接,坦蕩。

而愛情的痛究竟是什麼模樣,老李也在很多首經典歌曲中做了最直白的描述。

張信哲的《愛如潮水》,老李在其中寫到「就讓我給你安慰,無論結局是喜是悲。」大概就為張信哲定下了情歌王子苦情卻不可得的基調。

華健的經典老歌《讓我歡喜讓我憂》也是老李填詞,大陸歌迷大概都是從這首歌開始認識華健的。

「就請你給我多一點點時間,再多一點點溫柔,不要一切都帶走。」華健唱的溫柔,從來沒有聲嘶力竭,但是卻直擊心事。

老李自己也有太多經典,就像「鬼迷了心竅,春風再美也比不上你的笑」,大概是最早版本的春風十里不如你。

又像《我是真的愛你》中,描寫曾經自己像浮萍一樣無依,自卑的對愛情恐懼,可是天讓我遇見了你,這種歡喜和傾心都刻畫的淋漓盡致。

對於由於自卑,祈求被接受的戀愛心理,黃偉文有一首《打回原形》,歌詞借用《巴黎聖母院》中鐘樓怪人的形象,同樣表達了人就算不完美,對愛對美同樣有追求的權利。

相對而言,老李的歌詞更注重內心隱藏的心事讓人們之間距離越來越遠,而「讓我隨你去」這樣直接的表達才是唯一解決的方法。

上面這些歌詞都是以男主人公視角的愛情,苦戀煎熬,但是真正屬於李宗盛標籤的,還是女人的心事。

林憶蓮就曾說過:李宗盛是個可怕的人,好像能看穿所有女人的心事。

00年上海聲像出版社發行了一個神奇的音帶,《李宗盛音樂愛情大辭典》收錄了14首老李創作的歌曲,其中多首都是他作詞:

張艾嘉《愛的代價》,辛曉琪《領悟》,娃娃《漂洋過海來看你》,陳淑樺《夢醒時分》和《問》,林憶蓮《傷痕》還有《為你我受冷風吹》盡在其列。首首經典,曲曲抓心。

從攢了半年的積蓄,漂洋過海去看你,到吹了冷風,夢醒時分的捫心自問,再到分離時,看著深愛的男人像孩子一樣無助。女孩愛情中所有的不能逃避的步驟,幾乎都在老李的歌里。

張艾嘉說「每個人的心裡都住著一首李宗盛。」在那個年代如此,現在還是如此。

李宗盛的歌詞,從不避諱剖析自己的內心,他寫每個人的心事,也在寫自己的心事。

近幾年,這老頭出歌的時間間隔都特別長,之前也有人質疑老李江郎才盡,可是現在再回看這十年發行的歌,幾乎所有質疑的人都閉了嘴。

老李這幾年確實正全心全意和吉他談戀愛,但是出歌的質量還是沒得說。

從縱貫線開始,11年《南下專線》一首《給自己的歌》,請問是什麼水平?金曲獎年度最佳歌曲,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分量不可謂不重。

13年《山丘》再來,又是金曲獎最佳年度和最佳作詞。你看老李急麼?他根本不急。

現在看這兩首歌,老李的一生涓滴意念,真的匯成了河。

年過半百的小老頭看過了想得不可得,看過了合久的分了,看過了越過山丘還沒人等候,看過了所有的難之後,還是選擇放膽,還是選擇嬉皮笑臉。

可是如果你覺得老李真的一直在嬉皮笑臉,那又錯了,18年年中,一首6分18秒的歌發布。他唱到「當徒勞人世糾葛,兌現成風霜皺褶,爸,我想你了。」

一首《新寫的舊歌》,老李在這個「容易落淚的歲」深刻的探討了一個沉甸甸的命題,父子關係。

人們在愛情的生離中死去活來,但是到了和自己最親的人死別時,聽一句「爸,我想你了」,相信你也會淚流滿面。

前段時間,我剛剛送走無常的爺爺和外公,在人走了之後,還是會時常想念,也會思索曾經過往的種種。

老李很少在歌里寫自己的父親,在這首長歌里,老李慢慢唱,慢慢回想,回想他還是小李的時候,有多傻,回想他和他的父親到底「有幸成為了知己,還是不幸只是甲乙。」

像一篇散文詩一樣的歌詞,把念白的唱法發揮到了極致。

我們並不了解老李的父親,不過我們從老李早年的《阿宗三件事》,可以知道他的父親開瓦斯行,當時的小李成績一點也不好,他的父親要他幫著送瓦斯,扛著瓦斯穿過臭水四溢的夜市。

也許每個父親都像《新寫的舊歌》中一樣平凡,對孩子的夢想「無能也無力參與」,但是愛一直就在那,終有一天你會像老李一樣明白,因為老李也成為了父親。

他在《阿宗三件事》也描寫了他的女兒,就是上帝的恩賜,希望她健康、快樂,相信天下的父親都是這樣。

有趣的是,老李也知道你我喜歡他的歌。

他寫到「你說你喜歡我的詞,總是道出你心中不欲人知的事,我寫歌有時快有時慢,有時心煩有時不知怎麼辦。」

他寫歌有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也許你也有很多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辦。這時你想想連李宗盛有時都不會寫歌,那麼你的不知怎麼辦也沒有多大問題。

這也正是為什麼我們喜歡李宗盛,因為「你我皆凡人」,老李和我們一樣,一起經歷著柴米油鹽的瑣碎,一起體驗著愛情中的悲喜,一起追逐著快要褪色的夢。

就這樣,他淺顯直接的寫,我們感同身受的聽。

在有歌之年,既然青春留不住,亦無憾。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HXvvm0BMH2_cNUg3GK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