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絲綢之路在商周時期就已經萌芽,在春秋戰國時期開始發展,在秦漢時期已經形成。海上絲綢之路有著非常悠久的歷史,海上絲綢之路一共有兩條主要的航線,一條航線在南海區域,一條航線在東海區域。主要航線只有兩條,但是港口非常的多,沿海地區基本都有海上絲綢之路的港口,例如廣西的合浦。在合浦縣,考古學家們接連發現了巨大的土堆,於是考古學家們從上個世紀70年代開始就在這裡開展了考古工作,如今已經挖掘了上萬座漢代時期的古墓,出土無數件珍貴的文物。
在合浦漢墓群中,有非常多珍貴的藏品,例如漢朝時期的青銅器、鐵器、金器等等,有一些青銅酒壺中甚至還藏有漢朝時期的陳釀。合浦漢墓群中還有著不少從海上絲綢之路而來的文物,例如一些「玻璃」製品。其中就有一個「玻璃碗」,這個「玻璃」其實是琉璃,它的全名為羅馬玻璃碗,產自古代時期的地中海地區,若是放在拍賣會上至少能拍出2億元的天價。這個羅馬玻璃碗的出現,震驚了很多的考古學家,著名的文物收藏家、鑑定家馬未都看到了這個碗後,大呼:太珍貴了,這碗全球僅有3件!目前擁有羅馬玻璃碗的博物館,一個是日本的美秀博物館,另一個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博物館,還有一個就是合浦漢代文化博物館。
從這個碗就可以看出在漢朝時期,海上絲綢之路的貿易有多麼的繁榮了,廣西合浦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首發站之一,在漢朝時期,合浦也是一個非常富裕的地方。很多漢商和外商都在合浦這個站點進行交易和商品裝船,合浦這個港口主要接收的是古波斯、印度、埃及、羅馬地區的商品,因此在合浦漢墓中,考古學家們發現了大量的琉璃、瑪瑙、水晶,這些文物在古代幾乎都是來自西域的,中國則是對外輸出絲綢、陶瓷、玉器等等。合浦漢墓非常的特殊,因為合浦漢墓中出土的文物大多數都與海上絲綢之路相關。
在隋唐兩漢時期,中國對外輸出的商品大多數都是絲綢,因為這個時候的絲綢業發展非常的繁榮,到了兩宋時期時,主要對外輸出的商品就變成了陶瓷了。不過中國的造船業也是在兩宋時期才有了較高的發展的,宋朝時的商船非常的多,海上絲綢之路也非常的繁榮,不過這也造成了許多船難的發生。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線中,有著不少的沉船,大多數船隻沉沒的時候,船員也跟著隕落了,因此我國在海上絲綢之路的主要航線上打撈的沉船,都能夠看到船員的遺物。
通過海上絲綢之路,我國的絲綢、瓷器、茶葉對世界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像是西歐的很多古國都會將來自中國的商品作為禮品,在古代日本的貴族間還颳起一股「中國風」,中國的茶道對日本的影響十分的深刻,不過在長時間的歷史演變中,日本漸漸地將中國茶道變成了自己的文化,衍生出了獨特的日本茶道。茶葉在剛剛來到英國時,還是一種奢侈品,價格非常的高昂,喝茶成了極為奢侈的事情,卻非常的受英國貴族歡迎。
直到19世紀,英國的茶葉才開始大眾化,現在飲茶也變成了英國文化的一部分。海上絲綢之路讓不同的文化相互影響,推動了世界貿易的進程,不過在明清時期,閉關鎖國的影響使得海上絲綢之路逐漸地衰落。現在廣州、廣西合浦等古代海上絲綢之路又開始被重視了起來,21世紀的海上絲綢之路又重新「起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