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臘八大將真的能夠殺盡半數梁山好漢?可以,而且沒有難度

2019-09-28     國史拾遺

(從小人書的封面就能看出來,征方臘讓梁山實力大減)

征方臘,是所有水滸迷的噩夢,如果說水滸在前半段還讓人讀得熱血沸騰直呼痛快,征方臘就相當於直接給所有讀者一個嘴巴子,扇得咱們眼冒金星,從此後整部書氣氛急轉直下,梁山好漢們也正式地迎來了自己的末日。

(梁山最巔峰時期,好漢們齊聚一堂何其痛快!)

您看看小到朝廷討伐,大到征討遼國,梁山泊一百零八好漢多年征戰人數齊齊整整,並無一人損傷。但從征方臘開始,梁山好漢們驟然成了潮水退去後裸泳的人,當年征戰下來所有的好運氣突然消失得無影無蹤,在征討過程中不斷的有好漢戰死。等到平定方臘後,當年赫赫威風的一百零八將只剩下了可憐的三十六人。再加上辭官不做回鄉隱居的,如武松、戴宗和花容;戰後戰前死去的,如魯智深,林沖;不願再為朝廷效力,自己出去闖蕩的,如李俊、童威童猛等,向宋徽宗復命的好漢只有二十七人,與出征前齊整一百零八將相比何其蕭索和悽然!

這樣悲慘的結果,一方面在於整個水滸傳後期戰力體系的崩潰,咱們就不提那些經驗包(比如說呼延灼啦、關勝啦,本來朝廷還對他們寄予厚望,希望能夠平定梁山草寇,結果沒想到這些貨們打了敗仗直接就投降了!)朝廷傾國之力為童貫和高俅打造的大軍也被輕易殺得落花流水,丟盔棄甲。更不要說北伐遼國,平定田虎、王慶過程中的順風順水。

(征方臘的慘痛結局讓很多讀者無法接受)

到了征方臘的時候,水滸好漢們突然開始成批戰死,這突然轉變擱誰也受不了啊!我猜測可能是施耐庵老先生在水滸的絕大多數篇章都在狂吹梁山的牛逼,結果吹到征方臘時發現收不住腳了,便開始有意識的把好漢們給「寫死」,於是我們看到幾乎能算是「稀奇古怪」的死法:被毒蛇咬死(丁得孫)或者被淹死(段景住、施恩、孔亮、侯健等四人,額,不是號稱水泊梁山麼,梁山將領因為淹死的比例有點高啊!不過這幾個是北方人不會水很正常,看看土生土長的江東將領董襲,您就知道就算是會游泳掉進這大江大河中恐怕就是死路一條。)

(金聖嘆乾脆把後面劇情全部刪減,只留下了梁山最好的瞬間)

所以咱們看水滸傳,最難受的恐怕就是征方臘了吧?看著喜愛的好漢們戰死內心的這份難受真是無以言表(就像是看三國演義,關羽走麥城後就是淒悽慘慘戚戚,等到丞相死了以後更不想看下去了),所以金聖嘆乾脆把英雄排座次之後的劇情來個一刀切,好漢們沒有受招安,也沒有充當朝廷的走狗去征討遼國,更沒有去討伐方臘,梁山永遠是那個人丁興旺,齊齊整整的梁山!

(被招安之前,宋江一伙人和方臘所作所為沒什麼區別)

觀眾們估計沒哪個會喜歡方臘(畢竟咱們早就先入為主把梁山當成是自己的主隊,對殺害梁山好漢的方臘集團自然沒什麼好感),但咱們站在方臘的角度看又是個什麼個情況呢,是梁山主動的侵略啊!梁山當年攻城略地殺害朝廷命官的勾當不比方臘少吧?而且雙方往日並無仇怨,怎麼轉身一投降就馬上變臉,口口聲聲說方臘是毛賊草寇欲除之而後快?真以為當了朝廷的爪牙就把自己當成是正義的使者了?所以您看,在鎮壓方臘的這場戰鬥中,宋江充當的角色就是當年的童貫和高俅,而被他們鎮壓的方臘反而是當年自身的寫照,只不過宋江投奔朝廷吃起了皇糧,而方臘則被梁山血腥鎮壓。

(戰死好漢們的靈位觸目驚心)

這樣說的話,在征討方臘的過程中宋江這夥人未必正義,而方臘方面也不見得有多邪惡,儘管最終被斬盡殺絕,但方臘軍也頑強的給梁山增加了不少麻煩。征方臘過程中只算戰死正偏將佐就高達五十九員,等於拋開其他損失,光戰死就占了一半以上!

(方臘未必就是邪惡的,只能說雙方對立,不死不休)

拋開對方臘的偏見會發現,其實方臘軍手下也有不少武功高強的好漢(那是當然,否則梁山怎麼會戰死這麼多人!),網上有個段子叫「方臘的八大將殺了足足半個梁山!」我感到很好奇,所以統計了一下。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咱們可以認為是方臘傳,來講講方臘軍中的那些「好漢」。

方臘軍中以八大將居首,分別是:龐萬春、王寅、鄧元覺、石寶、司行方、方傑、厲天閏、呂師囊。咱們挨個來介紹。

(光龐萬春就殺了八員好漢)

「小養由基」龐萬春

昱嶺關守將龐萬春,綽號叫"小養由基",和與花榮的「小李廣」相似,龐萬春的箭術是神准,第一次出場更是囂張。面對著史進和石秀率領的三千兵馬,龐萬春首先冷笑著嘲諷梁山好漢是草寇,同時表達了自己想和花榮比箭的願望,話還沒說完就「颼的一箭,正中史進,五將一齊急急向前,救得上馬便回」。當然您也別說他卑鄙,畢竟這種事兒張清和花榮也做得不少,射死了史進這還沒完,指揮力超強的龐萬春早就在兩旁埋伏好了弓箭手,一聲令下,萬箭齊發,「史進、石秀等六人,不曾透一個出來,做一堆兒都被射死在關下。三千步卒,止剩得百餘個小軍逃得回來。」

就這一場戰鬥搭進去小兩千人馬不說,天罡正將就折損兩人。


(公子政也《繪卷水滸傳》中描繪的史進和石秀,誰也想不到這兩個好漢就這麼戰死了)

當時我看這一段簡直不可置信,史進是什麼人?水滸英雄第一個出場的好漢,師承八十萬禁軍教頭的王進,熱血仗義,武功在梁山也屬於高級(和盧俊義、林沖比起來差點兒,但絕對是第二梯隊的),拚命三郎石秀心思縝密狡猾多智,典型的「人狠話不多」(咱們看潘巧雲這段就知道石秀慣會察言觀色,分析能力超群,冷靜而殘忍),結果這兩位前半段大書特書,到這啥都沒說就直接被射死了?同樣被射死的還有陳達、楊春、李忠、薛永。梁山破解暗器的高手歐鵬也死在了他的連珠箭下(歐鵬接住了第一箭,但沒留意第二箭,所以被射死),混戰中還戰死了菜園子張青。

龐萬春死法:被湯隆抓住,割腹剜心

戰績:殺死梁山好漢八員

樞密呂師囊

(一直在逃命的呂樞密)

這位老哥相比起其他幾位就要差點兒了,水滸傳里介紹他「幼年曾讀兵書戰策,慣使一條丈八蛇矛,武藝出眾」,但翻遍全書我也沒看出來這哥們讀的兵書戰策有什麼用,守潤州時被梁山好漢們假扮當地富戶騙開城門,丟了潤州城呂樞密好似被嚇破了膽,開啟了他的流竄生涯,這位老哥棄丹徒,逃常州,去無錫,逃到哪梁山好漢就打到哪,真是衰到老家了......

(公子政也《繪卷水滸傳》呂師囊,他信奉摩尼教,所以又被稱為「吃菜事魔」)

而且這位老哥武藝也不怎麼出眾, 與金槍手徐寧交手不到二十個回合就被刺死,這八大將的名頭著實有些名不副實,不過也正是呂樞密開啟了梁山好漢噩夢的開始,雖然丟了潤州,但宋萬、焦挺、陶宗旺的戰死打破了梁山好漢在戰場上無損傷的金身。

呂師囊死法:被徐寧不到二十回合戳死

戰績:無......

皇侄方傑

(方傑年紀雖輕,但武功高強)

方傑是方臘的侄兒,一桿方天畫戟頗有些呂布的風采,他和梁山五虎將之一的霹靂火秦明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敗,靠著杜微的飛刀幫忙,方傑把梁山泊先鋒秦明刺死了!

咱們知道論及梁山頂尖戰力肯定是盧俊義和林沖,但這兩位中,盧俊義輕易不出手,林沖一般作為壓軸角色起定乾坤的作用,先鋒出戰,挫敵銳氣的任務往往就交給性如烈火的秦明(這也和他的外號類似),可以說秦明的功勳和勇武在梁山好漢中評價頗高,他的死也讓宋軍「見說折了秦明,盡皆失色。」可見對宋江等人的打擊頗大。

(公子政也《繪卷水滸傳》秦明,秦明的死對梁山打擊很大)

當然有人說方傑是靠著別人使陰招乘機殺的秦明啊,真實能力可能並不是人家的對手。但咱們看看後來方傑在戰場上的表現,他和關勝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還是宋江讓花榮出戰一起夾擊,方傑「全無懼怯,力敵二將。又戰數合,雖然難見輸贏,也只辦得遮攔躲避。」但輸給關勝和花榮聯手,不丟人吧?更何況方傑還死戰不退,最後李應、朱仝也出馬來幫(您看看,梁山還是本錢多啊!戰死了這麼多好漢都還能湊起四個天罡斗一個方傑!),方傑這才調轉馬頭回本陣,要不是柴進化身臥底攔住了方傑的去路,這小子恐怕還未必會輸呢!以方傑的戰鬥力上梁山位列進前十一點問題都沒有。

方傑死法:被燕青殺死

戰績:殺死梁山好漢秦明

鎮國大將軍厲天閏

這位老哥是個狠角色,他的第一次出場非同一般,先是一刀殺了周通!(我也不好吐槽是周通的本領太差還是厲天閏的本領太高),要不是李忠逃得快估計也是個送死的命,殺了幾個地煞沒什麼,厲天閏最出彩的戰績就是把梁山bug級的人物張清給殺了。

(公子政也《繪卷水滸傳》中描繪的董平和張清,有著非常明顯的日式風格)

張清是什麼人?用飛石連打梁山十幾名好漢,追隨梁山征戰數年功勳卓著,飛石一出敵將非死即傷(尤其在征討遼國時幾乎都靠著張清carry),但這征討方臘時張清和董平的操作我就沒看懂了,先是董平非要作死的帶傷上陣,而且兩個人還不騎馬......結果就是董平左手手上操作不便,張清步戰實在是稀鬆平常,這哥倆一個把槍捅進了樹上拔不出被厲天閏戳死,董平去救張清結果被人從背後一刀砍成兩半......這波神操作秀得我下巴差點合不攏,只能解釋這兩人如此昏招迭出,完全是施耐庵老先生故意把他們寫死的。

厲天閏死法:逃命時遇到了盧俊義,被員外三十回合之內殺死!(盧員外真不愧是全書第一人物!戰場上就沒虛過誰)

戰績:殺死梁山好漢三員

護國大將軍司行方

(不到三十回合砍死雷橫,司行方的功夫給了我們極大的想像空間)

司行方是四大元帥之一,這位老哥死得比較窩囊,兵敗墜水而死,但這個老哥三十回合就把位列天罡的雷橫給砍死,說明肯定不是簡單角色,可惜出場沒多久就領了盒飯。不過咱們也要為梁山好漢們慶幸,多虧這小子早早的死了,不然以他隨便殺死天罡星的手段不知道多少好漢要死在他刀下!

(斬雷橫)

雷橫這個角色的戰力在水滸中忽高忽低,他不是劉唐的對手(按照晁蓋和吳用的說法再過十幾個回合就要輸了,吳用原話是「若再斗幾合,雷橫必然有失性命。」) ,但又能和御前飛虎大將畢勝大戰數十回合不分勝敗(等於朝廷里的那些個位高權重的將領其實也是個窩囊廢)

司行方死法:淹死......

戰績:殺死梁山好漢一員

兵部尚書王寅

(文武雙全的王寅,手上也有四條梁山好漢的人命)

方臘麾下重要的大臣,文武兼備,這位老哥不但武功高強,而且陰招也溜得飛起,守歙州時他先用陷阱計坑死了聖水將單廷圭、神火將魏定國,在歙州城被盧俊義攻破時王尚書又殺出重圍,連帶著馬踏李雲,槍挑石勇,最後和孫立、黃信、鄒淵、鄒潤等人大戰,王尚書以一敵四竟然還不落下風!要不是林沖及時趕來,說不定王尚書還能反殺一波,老王也是倒霉,遇到了林沖這個梁山泊頂尖高手,說什麼也完了!但費好漢五人之力才要了他的命(還是感慨梁山泊人多啊!),這位王尚書的武功著實不一般!

王寅死法:被梁山好漢們圍毆致死

戰績:殺死梁山好漢將領四員。

寶光國師鄧元覺

(寶光如來鄧元覺,這個外號取得就十分霸氣,當然同樣霸氣的還有他的功夫)

我一直很好奇鄧元覺的人生道路是不是和魯智深很像,畢竟從長相到打扮再到武器兩人都如此類似,也許梁山不與方臘為敵這兩人還能成為好朋友吧?可惜現在雙方是不共戴天的仇人。鄧元覺和魯智深的這一戰算是征討方臘最為精彩的一戰,首先雙方都是步戰的頂級高手,其次是整個單挑過程沒有暗箭啦什麼的干擾,雙方大戰五十多個回合不分勝敗,這樣高質量的單挑連石寶和方天定都不由得感慨誇讚,說明這倆和尚確實非凡!

(能和魯智深打個平手,可見鄧元覺功夫了得)

只是可惜鄧元覺雖然功夫高,但全文中除了和魯智深打個平手外沒啥戰績(當然也可能是沒機會),最後還被花榮一箭射死——「弓開滿月,箭發流星,正中鄧元覺面門,墜下馬去,被眾軍殺死。」如此高手竟是這麼個窩囊死法,著實讓我們嗟嘆。

鄧元覺死法:被花榮一箭射中面門

戰績:無

南離大將軍元帥石寶

(方臘軍第一高手:石寶)

這位大爺可是方臘軍第一武將,在我看來和盧俊義、林沖不落下風。石寶兩樣武器厲害,一樣是劈風刀,關勝就評價石寶刀法不在自己之下,而且這貨不但近戰了得,還玩得一手好流星錘(遠程武器!),真在戰場上還得提防他遠遠的給你一錘!

(公子政也《繪卷水滸傳》中描繪的石寶,這石寶感覺還挺像天使?)

果不其然在與梁山的交戰中,石寶是刀劈錘打,給我們呈現了一場對梁山好漢的「五連殺」,他先是一錘打死了急先鋒索超,又一刀把鄧飛砍成兩段,接著又連殺燕順、鮑旭、馬麟。也就關勝長了個心眼,和石寶交戰數十個回合後,石寶刀法未亂就撥馬而走,必有奸計這才逃過一劫。關勝武功高強,但最可貴的是他在戰場上善於分析而且不冒進,不像秦明等人上頭了就是沖,所以關勝在戰場上幾乎很少吃虧。

最後石寶死得也很壯烈,兵敗烏龍嶺後石寶寧死不屈選擇了自刎,站在梁山的角度,咱們看石寶肯定就跟電視劇里的大反派一般,但咱們拋開對方臘的成見來看的話,石寶也不失為一條血性漢子。)

石寶死法:自殺

戰績:殺死梁山好漢五員

您看看,這方臘八大將介紹完,除了其中一個比較水的呂樞密,其他幾員將領對上梁山好漢絲毫不落下風(這樣看八大將沒有傳聞得這麼誇張,殺了一半好漢,但算起來這幾個人還是擔著二十幾個好漢的血債),只是可惜了雙方鬥了個你死我活,最後卻便宜了昏庸的朝廷,剿滅了方臘又如何?宋江喝了一杯毒酒,盧俊義吃了水銀,雙雙斃命,這樣的朝廷保他作甚!

作者:胡羽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CXldm0BJleJMoPMpE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