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10戶貧困戶全部脫貧,每年僅果品交易市場就會給每個貧困戶2500元的分紅,下一步我們還將實現全村人人有分紅的目標……」說起村裡的扶貧工作成果,芝陽鎮壽寺村第一書記顏蕾滔滔不絕。這只是我市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近幾年,韓城市圍繞建成黃河沿岸區域性中心城市目標,全面解決「兩不愁三保障」突出問題,深入破解發展瓶頸,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市域內經濟社會實現高質量發展。
據了解,2017年初,精準識別全市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279戶10041人,貧困發生率4%,貧困村51個。截止2018年底,累計實現減貧2442戶8461人、51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剩餘貧困人口806戶1385人,貧困發生率為0.58%。2019年度完成減貧173戶446人,剩餘633戶939人未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0.38%,貧困人口已降至千人以下。韓城市成功上榜全國小康縣市100強,榮膺首批全國精準脫貧示範城市。
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全市紮實部署,快速行動,抓早動快、超前部署,織密市、鎮、村三級聯動扶貧網,抓實抓細,緊鑼密鼓打響收官之戰。市委書記褚錦鋒多次強調,小康路上一個也不能少,務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脫貧攻堅工作,對所有困難戶全面實施幫扶。建立了市級層面五位書記共抓脫貧機制,每個鎮辦確定一名市級領導擔任脫貧攻堅前沿「總指揮」,全面落實黨員幹部幫扶責任,做到市級領導聯鎮包村、部門聯村包戶,駐村工作隊、第一書記派駐和村企結對幫扶貧困村全覆蓋。制定下發了《韓城市脫貧攻堅成效考核辦法》、《韓城市脫貧攻堅工作監督問責辦法》等,市委對承擔脫貧任務較重的單位開展扶貧領域專項巡察,人大、政協不定期到各單位監督脫貧攻堅工作,審計部門對重點部門及鎮(辦)脫貧攻堅審計實現了全覆蓋。
板橋鎮共裕村地處偏遠山區,自脫貧攻堅工作開展以來,該村推行「黨建+龍頭企業+支部+專業合作社+貧困戶」、「黨建+集體經濟+合作社+黨員+貧困戶+農戶」等黨建+的工作模式,建立專業合作社3個,發展中蜂養殖50畝,花椒種植1000畝,核桃種植500畝,形成了黨組織引領產業發展、產業發展帶動群眾脫貧的新格局。
近年來,韓城市始終將產業增收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治本之策,始終將產業增收作為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治本之策,全市特色產業大紅袍花椒種植面積達55萬畝4000萬株,已基本實現貧困村、貧困戶花椒產業全覆蓋。依託花椒特色產業,全市182個行政村,173個村成立了集體股份經濟合作社,覆蓋率達95.1%。其中,51個貧困村全部成立了集體經濟組織合作社,覆蓋率達到100%,貧困戶年均增收1000元左右。同時科學謀劃布局產業扶貧項目,全年共確定產業扶貧項目40個,謀劃建設花椒產業提質增效示範園47個,進一步鞏固提升貧困村、貧困戶脫貧質量。
動員社會力量參與扶貧是我市全面推進脫貧攻堅的重要舉措之一。近年來,韓城市積極引導社會各界力量參與脫貧攻堅,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廣泛參與,上下聯動、橫向聯合的「大扶貧格局」。全市61家企業包聯全市51個貧困村和11個貧困人口較多的非貧困村,累計消費簽約逾3000萬元。各企業、金融機構注重向貧困勞動力常態化提供就業崗位,累計實現就業2504人。組建志願服務隊開展結對幫扶,採取產業分紅、土地流轉幫扶等形式,不斷深化村企結對幫扶成效。通過合作援建、智力支持、就業帶動、捐資助貧等方式,全面助力脫貧攻堅,促進貧困村和低收入村均衡發展,帶動貧困群眾增收明顯。聚焦產品銷售難問題,搭建扶貧產品銷售平台,與天貓、京東等簽訂扶貧產品線上交易協議,搭建貧困戶產品銷售平台。動員黨政軍機關、事業單位幹部帶頭示範,社會各界積極購買扶貧產品,奉獻一片愛心。
「當前,脫貧攻堅已經到了攻堅拔寨、決戰決勝的衝刺階段,我們要全面落實「三排查三清零」工作實施方案,卡實節點、責任到人,奮戰100天,全力打贏這場全民幸福攻堅戰,給全市人民交上一份最滿意有答卷。」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
來源:韓城日報(記者 馮麗穎)
陝西網韓城站(編輯 李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