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在浙江各地都怎麼吃?99%的人都吃錯了,配上它,營養翻倍

2019-10-01     愛養殖的小仙女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馴養雞的國家,據考古學家推算至少有六七千年的歷史。雞被制為菜肴的最早的文字記載見於《禮記》,《齊民要術》中記有「五味脯」、「雞羹」、「蒸雞」等雞饌。雞的肉質細嫩,滋味鮮美,適合多種烹調方法,並富有營養,有滋補養身的作用。小編為大家帶來「雞」在浙江各地都怎麼來吃:

1、杭州叫花雞

叫花雞是杭州樓外樓的招牌菜,起源於宋朝末年,當時戰亂四起,民不聊生,一個叫花子偷了一隻雞,卻不知如何食用,遂用荷葉裹雞,外層用泥巴糊嚴,置火上慢慢烤熟,食用甘美異常,故因此得名。到了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時品嘗,對此絕口,使其成為每日必吃的御膳名菜。

2、溫州藤橋熏雞

「亂流趨正絕,孤嶼媚中川。雲日相輝映,空水共澄鮮。」這就是南北朝時期「山水詩鼻祖」謝靈運游溫州江心嶼留下的壯美詩篇,也就是這秀麗的山水之間孕育出了棗紅鮮亮,薰香濃醇,腊味本鮮的藤橋熏雞,從而造就了中華美食——藤橋熏雞。它是以藤橋本地雞(又名三黃雞,山地放養,以穀物作飼料)作為主要原料經六道工序加工而成。其成品色澤嫩黃鮮亮,味道醇香濃郁,回味無窮。

3、嘉興烏鎮醬雞

烏鎮醬雞選用本地農民當年放養的土種雌雞作原料。加工時整體燒制,原汁浸燒,三次出湯;再放入上等醬油、黃酒、白糖和香料等佐料浸燒 ;出鍋後又得塗上一層麻油 ,方告完成。成品醬雞由於是原汁原湯反覆燒制,雞體內的水分已基本蒸發,所以特別容易保存,有六月不餿,臘月不凍之說。外觀醬紅油亮,入口脆嫩鮮美,後味無盡。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BV3hm0BMH2_cNUgHAFw.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