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剛開始,患者臉色突然通紅、體溫直達38度,竟與這個藥有關

2022-02-07     麻醉MedicalGroup

原標題:手術剛開始,患者臉色突然通紅、體溫直達38度,竟與這個藥有關

大年初五,一台消化道穿孔手術打破了手術室的寧靜。

患者自述:半夜就開始疼了,以為是吃錯了東西。再者,父母孩子都在家,也怕大家擔心,就一直忍著。

六點的時候,無法起床的她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因此,家屬火急火燎地把她送到了醫院。

作為醫生,要告訴大家一個基本常識:腹部疼痛,一定要重視。如果你懷疑是胃痛,不防喝點熱水,家裡有藥就吃點,多數都能緩解一些。

像這樣越來越重的情況,多半都不是什麼好事。萬一是心臟或者大血管的問題,很有可能就錯過最佳時機了。

到了醫院後,初步確診為「消化道穿孔」,擬進行腹腔鏡探查術。

麻醉科接到手術通知後,立即著手做麻醉準備。

準備好之後,護士就推著患者進入了手術室。

負責麻醉的小李,看到患者的第一眼就覺得哪裡不正常。但由於手術緊急,他只能一邊著手麻醉、一邊分析。

此時,患者發紅的臉龐像抹了腮紅一樣。觸碰上去,明顯與手術室25度的溫度格格不入。

翻開病例,看到不斷上升的白細胞,小李心裡想:可能已經出現了感染的跡象,發熱也算正常。於是,他開始了麻醉插管等步驟。

插完管後令他不解的是,患者的血壓、心率一直高居不下。正常情況下,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用一點升壓藥來對抗大量麻醉藥的循環抑制。

有的人說:會不會是腹腔鏡氣腹的問題?

不會。腹腔鏡氣腹的二氧化碳吸收是需要過程的。即便呼吸參數還未調整到位,也不會這麼快就出現二氧化碳蓄積導致的血壓升高、心率加快。

有了安全的插管控制呼吸,小李一邊思考原因、一邊著手調整各種參數。順手,他把溫度探頭也接上了。

他心裡想的是,患者有感染,體溫可能會高一些,術中監測一點好。

然而,當體溫數值剛出來的一剎那,他禁不住打了一個冷戰。他看到的是,螢幕上赫然顯示體溫38度。

這種緊張,是源於骨子裡的。對於每一個麻醉醫生來說,都很清楚惡性高熱這個併發症。這個併發症雖然極少發生,但救治成功率極低。這個併發症的主要特點,就是術中患者持續高溫。

想到這裡,他迅速看了下呼氣末二氧化碳數值。數值顯示,呼氣末二氧化碳為33。不放心的他,迅速用手摸了一下麻醉機上的鈣石灰罐。如果二氧化碳大量產生,這個罐子勢必會很熱。

當確認罐子不那麼熱的時候,他稍稍安心。但38度的體溫是怎麼來的,這是必須要搞清楚的。

查看外科的術前醫囑,這次有了發現。術前用藥中,赫然寫著「阿托品」。

小李非常清楚的是,有些老大夫仍然有術前使用阿托品的習慣。但是,你也不能盲目地打呀!像這類已經有發熱的患者,你也敢打?

這時有人會問:發熱與打阿托品有關係麼?

當然有關係!阿托品是抗膽鹼藥,可以抑制腺體分泌。而汗腺是人體排出熱量的主要器官,這就不難理解體溫升高的問題了。

如果是普通患者,你打就打了。但是,說句抬槓的話:如果患者有禁忌症呢?你常規打阿托品,出了問題怎麼辦?

有人又會問:打一個阿托品會出什麼問題?

如果患者本身就因為心臟問題心率快呢?如果患者的乾燥綜合症呢?

心臟有問題的,阿托品加快心率的同時,也會極大地增加心肌氧耗,就意味著心肌會更加缺氧。如果是那樣,大家應該很容易理解後果是什麼?

乾燥綜合徵的患者,各個黏膜都乾燥,尤其是眼部和會陰部。如果因為使用阿托品出現了眼角膜的問題,誰能負責?

在這裡,我們真誠告誡大家:要敬畏生命,不能盲目堅持你所謂的習慣或者省事。

【溫馨提示】點個關注,這裡有大量專業的醫學科普,為您解密手術麻醉的那些事兒~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98a9a952cfac90e5f084e477c10ce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