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國女排在擊敗保加利亞後,引發了網上球迷對主教練蔡斌的不滿。球迷們認為在比分大幅領先的情況下,蔡斌未進行替補調整,這一做法再次引起了爭議。
無可否認,蔡斌有著獨特的魅力,能夠引起如此多球迷反感也算是一種能耐。堅持不輕易進行替補調整,確實會給主力隊員增加負擔。
蔡斌似乎與球迷心態格格不入,始終保持異類立場。例如,對陣實力較弱的隊伍,卻選擇派出最強陣容連續三局比賽,並且沒有進行換人調整,這樣的做法著實令人刮目相看。在接下來的三場比賽中,唯有拭目以待,看中國隊是否會堅持不更換替補出場。
從筆者的角度來看,對陣實力較弱的隊伍並不能真實考察球隊水平,但可以通過固定的替補輪換來演練各種戰術,比如替換髮球手、二傳和三傳等,這些都是在面對波蘭和土耳其等強隊時必不可少的技巧。
應該充分利用對陣實力較弱隊伍的比賽機會來鍛鍊新人,畢竟能依靠整體實力取勝,即使替補陣容也有贏球的能力。如果替補球員實力遠低於主力,導致連弱隊都不敢輕易投入替補,那就成了教練選人的問題。
去年無人問津,今年有人使用,但表現令人不滿,配合不如去年精準,小球打得更加可怕,而換人策略也不再像過去那樣靈活。這或許才是蔡斌讓人不滿的原因所在。
過去蔡斌曾表示不讓朱婷上場,而這一次朱婷卻連續出場。然而值得思考的是,如果主力球員受傷或狀態不佳,比賽處於落後狀態,此時是否需要啟用替補?替補是否需要得到鍛鍊和磨合的機會?
若替補依舊沒有得到用武之地,那麼蔡斌或許可以省下一部分經費,只報名七名隊員參賽,連常規的替換比分球員的機會都不再實施,這種不敢輕易使用替補的戰術,隨著對戰強隊的慘敗,讓蔡斌飽受指責。
眼下看來,蔡斌在對抗弱隊時,依舊執意只採用某種固定的七人陣容和戰術,始終如一,這種固步自封的做法,也讓別無選擇。繼續吃用郎平時代遺留下的「剩飯」,導致新一代無法享用。「
因此,也許蔡斌應該及早下課,他耽誤了很多優秀隊員的發展。這個周期不僅沒有取得理想成績,也未能培養新的人才。蔡斌寄望於重複去年世界聯賽總決賽的成功,但結果卻是差點錯失奧運資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