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他老了,漸漸對這4種「心疼」,證明他已經到了世界末日

2023-06-24     楊東霞

原標題:當他老了,漸漸對這4種「心疼」,證明他已經到了世界末日

根據起源,生命仍然有未來。緣分落下,人生只是一座房子。

每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都是帶著使命和要做的事。這些事情還沒有結束,緣分還沒有到來。一旦這樣做了,運氣就會消失。

沒有命運的人,其實不屬於人間。人間是無數命運的集合體。只要我們是人類世界的一部分,我們就或多或少地受到命運的沾染。

一個有才華的人,如果事業做得好,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那麼他的元氣就會耗盡,只能持續到生命的盡頭。比如漢代的霍去病,在被賦予狼身份後,23歲就離開了。

正如曾仕強教授所說,當年底在公園裡看到這群家長,年初再次參觀公園時,這群家長消失了,新的一批家長到來了。。是時候走了,而且還有時間走。

人老了之後,慢慢的就與這四種類型「終結」了,也就意味著將來到人間的末日。

1、和父母的聯繫結束後,唯一要做的就是回家。

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老人在,還有活路;老人走了,只有回去的路」。

父母還在,家鄉還在,心裡還有溫暖的一面。只要父母不在,家鄉就沒有意義,心就冷了。因為下一場就由我來決定了。

圈內的老陳看到老父親離去後,感慨地說:時間就像一台淘汰機器,淘汰了人類的世代,我們也是其中的一部分。

唐代張若虛在《春江花月夜》中寫道:「江岸誰初見月?江月何時照人?生生不息,江月如年年出現。」

誰最先看到了月亮,又是誰照真實月亮?畢竟,人類是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下來的。江悅從很久以前就是如此,沒有任何改變。

與父母緣分的結束,不僅代表著父母緣分的結束,也意味著我們將回到父母的道路上。

2、與另一半的聯繫結束後,遇到的缺點就會被填補。

有一句很浪漫的話:上帝創造人類時,為了彌補每個人的缺點,讓每個人都有一個可以愛的人。

這裡所說的「摯愛」,不是所謂的露水情侶,也不是所謂的土不法人,而是細心、善解人意、如鏡子般的情人。

年輕的時候,我們理解愛情,只是從物質方面理解,認為對方有車、有房子、有權力、有實力,就可以愛對方。這不是愛情,而是肉體和金錢的交易。

到了一定年紀,我漸漸意識到,真正的愛人是超越物質的,可以是親人的另一半。你願意為他付出,他也願意為你努力。這段感情,無論持續多久,都是命運對人生缺憾的補充。至少,讓人有一次難忘的經歷。

正如湯顯祖在《牡丹亭記》中所說,愛不知其本源,卻愈來愈深,生者可以受傷,傷者可以活下去。

3、與孩子的聯繫結束後,就是新的輪迴。

當我們有了孩子,我們就成為了新一代的父母。老一輩父母經歷過的事,新一代父母也會經歷。

如上所述,每一代人在離開前都會注視著這一代人。孩子會把父母趕出去,孩子有一天也會把父母趕出去。

每個人在生命的過程中都可以發揮連接過去和未來的作用。繼承,就是繼承父母的命運。啟蒙,是新一代親子旅程的開始。

隨著年齡的增長,看著孩子長大,現實是我們都在孩子身上看到了童年時期的自己。我也在我的身上看到了年邁父母的影子。

可以說,這個人間世界就是一個輪迴。一代人的輪迴即將結束,這是新一代人的開始。否則,沒有人會喊「人才輩出」。

珍惜與孩子共度的時光。畢竟有一天,我們會先走一步,用自己的雙手消除這個命運。

4、一旦與這個身體的聯繫結束,生命也就結束了。

《金剛經》中有云:「須菩提。過去念不可得,現在念不可得,未來念不可得。」

我們要告訴須菩提和一切眾生,無論是過去的念頭、現在的念頭、未來的念頭,都不是人能左右的。一切都是虛幻的,一切都是荒謬的。

對此,《金剛經》中補充道:「一切相相皆是幻相,若見一切相非相相,即見如來」。

這個世界上的任何物質,包括我們自己的身體,都是主觀的、不真實的意識的產物。當你去掉表象和名字時,你會發現無形的空性才是真相。

和人一樣,其實也有兩個「自己」。一是表面的身體,二是裡面的靈魂。前者最終會消失。後者是永恆的存在。

我們與這個身體的命運是有限的。在生、老、病、傷的過程中,身體越來越虛弱,隨風而去。無衣裸地來去,不用擔心。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941c16b7d5f59743733754c7e2aa3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