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以「氣象數據要素×智慧農業」為主題的全國農業與氣象科學技術創新交流推廣會在楊凌舉辦。會議圍繞第三十一屆中國楊凌農業高新科技成果博覽會「新質生產力·農業新未來」的主題,聚焦「氣象數據要素×智慧農業」,深入研討氣象數據要素在農業現代化進程中的創新應用。
本屆會議發布了中英雙語版本「絲路·知天」氣象早期預警和農業生態氣象服務平台。平台由陝西省氣象局打造,圍繞服務「一帶一路」倡議、服務上海合作組織、服務中國—中亞機制,運用中國風雲氣象衛星、高解析度數值天氣預報、人工智慧等先進裝備和技術成果,向55個有關國家提供熱浪、暴雨、熱帶氣旋等天氣的跟蹤監測和早期預警服務,冰川、乾旱、植被、水體、沙塵等農業與生態氣象衛星監測服務,以及各相關國家和中歐班列沿線國家主要城市天氣預報,支持有關國家防災減災和應對氣候變化。
會上,中國氣象學會發布了全國及陝西2024年「氣象數據要素×智慧農業」優秀典型案例,展示了氣象數據要素在智慧農業中的創新應用與顯著成效。氣象部門、氣象科技企業、涉農企業代表等,進行了新技術成果推介和氣象服務需求發布。相關領域專家圍繞農業保險氣象服務、種子生產氣象服務、設施農業氣象服務、高標準農田氣象保障、氣象衛星資料應用、農業氣象技術集成等進行了學術研討交流。
據了解,為促進國際和國內農業氣象科技交流合作,提升中國氣象服務保障農業高質量發展能力,傳播中國特色農業氣象經驗,中國氣象學會與陝西科學技術協會自2014年至今舉辦了十屆全國農業與氣象科技創新交流推廣會議。
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王海鵬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e3009fd0e344d69742ab609a794f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