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分享生活情感故事和感想,願我們一起把生活過成詩。
文|左手執筆
這是春節的時候回老家過年,媽媽發現我頭頂的頭髮稀疏了不少,其實,我自己早就發現了。只是,好像人到中年,這種情況太過在意,也於事無補。
媽媽不依不饒:別拿年紀當藉口,和你從小一起長大的那些兄弟,他們怎麼沒有像你那樣?快看看你,都快「地中海」了。
人到中年,有形無形的壓力都接踵而至。
家庭中,父母的年紀一年年變大,再也不是那些年自己眼裡無所不能的父母了。孩子也一年年長大,開支也在一年年的增加。
人到中年,可以說是到了一個不得不努力的年紀,青少年時期,自己沒有負擔,反而可以堂而皇之地做父母的負擔。可到了中年,是時候自己要去接下父母肩上的擔子,撐起這個家的時候了。也正因為這樣的想法,自己感覺一天比一天累。
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忙碌成了不少人的縮影
每天給自己設了6:30分的鬧鐘,可每天都是自己比鬧鐘還早,鬧鐘也就是為了以防萬一。甚至連周末也是如此,那些睡到自然醒的日子,已經不復存在了,即便自己頭一晚還心裡盤算著明天睡到自然醒。
無休止的忙碌,自己到底得到了什麼?我開始深思這個問題。
復盤,是時候給自己來一次復盤了
有人說:任何幸福快樂的事,都是應該輕鬆得到的,如果你費盡心力想要得到的,這個事它就不是快樂幸福的,或者你根本就得不到。
當時聽到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裡就一下子被震撼到了。是的,自己這些年所追逐的,要不確實很辛苦,得到了以後自己也並沒有真的很開心,因為那份喜悅早已在追逐的路上耗盡。
再看看那些自己想要得到的卻還未得到的,如果讓我摸著自己的內心回答,有一大部分都真的是可有可無的。可事實上,自己每天還是在努力地追逐著。
長此以往,我真的害怕自己會被拖垮、倒下。我開始害怕,我開始反思,我開始去調整自己。
人到中年,要做的是減法而不是加法
幸福是什麼?每個人都有著不同的定義,而在我看來,幸福它很簡單,有一個愛的人,有一個可愛的孩子,父母身體健康,這就足夠了。
反觀自己,追逐的卻遠遠不止這些,所以我們才會累,才會讓自己變得特別的壓抑。改變自己的現狀,也就要從做減法開始。
從今天起:
放下那些本就不屬於自己的人和事,不再去為了討好某人而讓自己委屈自己,不做那個討好型人格的自己,因為,討好得來的感情或者關係,一旦失去討好和自身價值,它便會變得一文不值。
這很重要,人一旦失去了健康,所有的一切也就化為泡影。用健康換金錢,得不償失。換種方式去想,只要自己擁有一個健康的體魄,那些自己想要的,終有一天會得到,只是來得稍微晚一些而已。
放下那些不值得的,珍惜自己所擁有的,去列出真正能讓自己幸福和快樂的清單,留下那些必要的和有價值的。
人到中年想要過得好,從做減法開始。
人到中年:
並不是應該放下所有,得過且過的去過『奢靡』的日子,而是遵從自己的內心,有選擇的去努力。
做減法的人生,不是萎靡不振的向現實妥協,而是更好的集中自己的精力,去做那些有意義的事。
我們最怕的是,勞碌一生一無所有,而只有清楚的知道自己是誰?自己能做好什麼?自己的人生目標是什麼?
我們的一生才不會在焦慮、忙碌中度過,而是在充實而富有激情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