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收不增利,百威何解渠道焦慮?

2024-01-09   藍鯨財經

原標題:增收不增利,百威何解渠道焦慮?

文|酒訊 子煜

編輯|念禕

文|酒訊 子煜

編輯|念禕

2024年開局,百威中國裁員20%傳聞不脛而走,引廣泛熱議。百威亞太相關部門向酒訊表示,此傳言不屬實,百威中國人員組織穩定。

從占據市場半壁江山,到被國產酒企越追越緊,百威在中國經歷著轉變。為守住市場,大規模擴張與不時傳來的負債、裁員消息並存,讓百威經受著重重考驗。

如今,新年已至,無論從業績,還是銷售,百威仍未擺脫渠道「焦慮症」。百威將以何種姿態邁出步伐呢?

01 屢陷裁員風波

百威中國裁員風波並非空穴來風。無論百威亞太還是百威英博,都有裁員「動作」。

2023年7月,百威英博宣布將在美國公司裁員數百人,裁員規模為公司總人數的2%。關於裁員原因,該企業執行長惠特沃斯表示:「裁員是一個非常困難但必要的決定,我們希望藉此確保我們的組織為未來長期成功做好準備。」

2019年發生的裁員則與大規模擴張有關。百威英博宣布從其「高端」啤酒部門裁掉 300 多名員工。該企業公開表示,裁員的主要原因是功能重複,百威英博在美國收購多家酒廠之後,接收了這些酒廠約 2000 名員工,其中大部分人均從事銷售相關崗位。

同年也是百威亞太謀求IPO的一年。根據招股說明書顯示,截止2019年3月31日的全職員工總數為3.06萬人,相比於2018年末的3.15萬人下降約3%。僅3個月時間,百威員工總數減少超900人。其中中國地區成為裁員最多的地區。全職人員數量從2018年末的2.61萬人下降至2019年一季度末的2.53萬人,減少了800多人。

圖片來源:百威亞太財報截圖

時間線收回,百威亞太的員工減少顯而易見。從2023年中報來看,百威亞太員工總數2.62萬人,相比2018年末下降16.8%,中國員工總數2.23萬人,相比2018年末下降14.6%。

業內人士認為,所有人才結構的變化都和企業的求生欲緊密相關。大規模擴張和大規模裁員都是企業求生欲的表現。對於一路擴張成為中國啤酒企業龍頭到市場份額漸漸被國內酒企蠶食的百威來說,這種求生欲表現得更為強烈。

公開資料顯示,2015年,百威設立ZX Ventures,在全球範圍內尋找可投資、收購的精釀啤酒品牌。百威相繼收購了啤酒巨頭南非米勒、上海精釀啤酒品牌拳擊貓,增持珠江啤酒精釀生產線等。

相伴隨的是,百威亞太的中國市占率正在悄然下滑。Euromonitor數據顯示,百威亞太中國高端市場占有率在2015年時將近50%,到了2020年下滑到42%左右,且下滑趨勢還在持續。

02 增收不增利

在擴張與裁員的焦慮中,百威還面臨著利潤低迷的陣痛。

三季報數據顯示,2023年前9個月,百威亞太總銷量為77.1億升啤酒,較去年同期增長6%。公告稱,這主要歸功於中國市場的復甦動能及印度市場的強勁增長。不過,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8.75億美元,同比減少5.41%。

「增收不增利」的情況在半年報中也有體現。2023年上半年,百威亞太實現營收36.66億美元,同比增長14%,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5.75億美元,同比減少8%,4-6月百威亞太股權持有人應占溢利2.97億美元,同比減少1.7%。對此,百威認為主要是由於銷售成本上漲。

酒訊梳理百威亞太財報發現,2020年上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百威亞太銷售成本及運營成本分別達12.48億美元、15.99億美元、17.01億美元以及17.99億美元。

圖片來源:酒訊製圖

對比來看,前三季度,國內啤酒企業利潤增長較為顯著。珠江啤酒、重慶啤酒、青島啤酒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10%,分別為12.78%、13.67%、15.02%,惠泉啤酒、燕京啤酒、蘭州黃河凈利潤同比增速均超30%,分別為30.56%、42.16%、158.04%。

對於一直占據國內啤酒高端產業的百威亞太,卻沒能拿出符合預期的利潤表現,部分機構下調了目標價格。天眼查顯示,瑞銀基於最新業績表現,該行將2023年至2024年盈利預測下調3%至9%,目標價由26.7港元下調至24.05港元。此外,花旗銀行將百威亞太目標價由28.1港元下調至25.5港元。

此外,浦銀國際曾發布研報表示,公司中長期增長邏輯不如中國啤酒企業,相較中國啤酒企業,百威亞太一方面高端與超高端產品的銷量占比已達到50%以上,未來高端化帶來的邊際利潤率擴張效應相對較弱;另一方面韓國市場中長期將繼續拖累公司整體的業績和估值。較大幅度的下調百威2023-25年的盈利預期。

03 渠道擴張之後

當國內主要競爭對手進一步攻城略地之時,百威加深了渠道布局。

2023年12月,太古可口可樂和百威在安徽和湖北的經銷簽署合同達成合作,在安徽省、湖北省主要渠道中,百威公司系列產品經銷權歸太古可口可樂所有;11月,百威亞太執行長楊克與福建省委書記周祖翼達成會見,雙方就百威啤酒未來在福建的發展深入討論,達成共識;9月,百威中國與釀酒狗在香港蘭桂坊區開設一家酒吧;此前3月,釀酒狗便已開始藉助福建莆田百威雪津啤酒廠,代工生產Punk IPA和其他精釀啤酒。

縱觀2023年百威中國主要渠道動作,幾乎走不出東南優勢區域,南北受力極不均衡。

根據華鑫證券發布的《啤酒行業深度報告》顯示,百威在福建、湖北、浙江擁有領先市占率,分別達58%、58%、31%。而在包括重慶、四川以及雲南等西南地區,百威的市場占有率均低於其他品牌。

業內人士指出,在啤酒競爭日趨激烈的當下,尤其是當青島啤酒與華潤雪花啤酒的渠道觸角逐漸向華南地區延伸的前提下,鞏固核心市場對於百威而言尤為重要。中國啤酒市場有70%以上的省份格局已定,百威若想在撬動其他龍頭企業的優勢市場的份額,將會十分困難。

百威亞太執行長楊克曾公開表示,從地理和渠道分布來看,百威高端和超高端仍有很多增長空間。比如,規模已經很大的百威品牌僅進入了三分之一的中國商店,其超高端啤酒分銷點占比低於10%。

不過,在高端市場方面,國內混戰也十分激烈。以高端化代名詞精釀啤酒來看,百威收購了上海精釀啤酒商「拳擊貓」,並在上海開設了旗下精釀品牌「鵝島」酒吧餐廳,而燕京啤酒線下布局獅王精釀小酒館,華潤、青啤、金星等啤酒巨頭均已布局線下酒館業務,產品以精釀和鮮啤為主。

啤酒專家方剛指出,儘管高端化市場紅利顯著,但該賽道參與者也隨之增多。各家啤酒企業在高端化均有所動作,對百威而言也是壓力重重。

酒類分析師肖竹青則表示,過去的中國高端啤酒市場是百威股獨大,但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等國產啤酒發力中高端,加上進口啤酒和精釀啤酒等一系列力量,都對百威高端市場地位產生很大衝擊。從母公司即可看出未來中國啤酒市場局勢,國產力量會蓬勃上升,進口啤酒和精釀啤酒也會占有一定的市場份額,百威亞太將面臨兩面夾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