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行業年產值8萬多億,占GDP總量的近10%,為什麼出不了首富?

2019-12-20     銳眼財經

偶爾看到網上有人問這麼一個問題,為什麼汽車行業出不了首富?因此,今天筆者想再來聊聊中國的汽車行業。

汽車業屬於典型的製造業,截至2018年我國製造業總產值達到264820億元,同比增長6.2%。其中,汽車製造業全年營收83372億元,占製造業產值的31.48%。

即使再往前倒退十年,我國汽車製造業營收也有25536億元,占當年全國GDP比重達8%。十年過去,我國汽車製造業規模增長了超10倍,這麼大的一個產業怎麼就沒有出首富呢?

顯然,答案是否定的,我國汽車業是出過首富的。

2009年王傳福以396億身價登頂中國首富

2009年,距離王傳福創立比亞迪的1995年僅僅過了14個年頭,這一年比亞迪實現411.14億營業收入,實現凈利潤37.94億。

2002年比亞迪首先在港股上市,簡稱「比亞迪股份」,股票代碼:1211.HK,發行價10.95港元/股。

2008年9月29日,股神巴菲特以8港元/股的價格,斥資18億港元買入2.25億比亞迪股份。2009年趁著前兩年牛市,比亞迪股價最高漲到了88.40港元/股,到目前股神還是一直持有這2.25億股比亞迪股份沒動。

截至目前,王傳福持有比亞迪18.96%的股份,港股市值1038億港元,A股市值1274億元,王傳福對應身價應該在245億元左右。

以上算是回到了汽車行業出沒出首富的問題,接著再來研究研究首富的問題。上面那張歷年中國首富變化圖只顯示了到2014年的情況,接著筆者用文字補充到目前:

2015年,李河君,1600億;2016年,王健林,1700億;2017年,馬化騰,2356億;2018年,馬雲,3050億;2019年,馬雲,2758億。

顯然,馬雲很厲害,不僅三次成為中國首富,還連續兩年成為中國首富,目前身價2758億人民幣。

上市車企股權結構問題

上面這個表格是筆者按目前上市車企營收規模前十做的,包括2018年營收規模、歷史最高市值、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實控人持股比例、實控人對應最高財富列示。

一般來說,我們在說富豪財富的時候,都是看那個人對應的那家公司市值,然後根據這個人所持對應公司股份比例計算而來。比如王傳福,因為擁有18.83%的比亞迪股份,而比亞迪歷史最高市值為1933.19億,所以王傳福最高就擁有364.02億的財富。

這裡有必要說一下,王傳福目前持有的比亞迪A股比例為18.83%,持有的比亞迪港股比例為18.96%,2009年的時候比亞迪還沒有在A股上市,所以當時他396億的財富是來自於港股市值計算而來。

再說回汽車產業股權結構的問題,從上表可以看出,我國目前主要上市車企由自然人實際控制的只有比亞迪、吉利汽車、長城汽車、宇通客車四家,而其餘非自然人實際控制的上汽集團規模最大,去年營收8876億,比其餘車企營收總和還要多。

另外,再從市值角度來看,上汽集團歷史最高市值達到4360.27億,比吉利和比亞迪兩家最高市值的總和還要高,對應的上汽集團實控人所擁有的財富也是最多的。

通過上表可以看到,以最高市值算,上汽集團實控人所擁有的財富是3106.26億,完全碾壓現在的中國首富馬雲2758億的身價,放到上汽集團最高市值那個時間,2018年3月19日,也還是碾壓當時馬雲的身價。

所以,綜合來看,不是汽車業出不了首富,只是產業及資源結構決定了,在汽車業出個首富還是挺難的,原因大家應該都懂的!


最後,如果您認同筆者的觀點,請加關注並點贊。謝謝您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OIJG8BMH2_cNUgGPp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