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順父母,生時盡力,死後盡思!
原標題:孝順父母,生時盡力,死後盡思!
我們讀過《論語》的都知道,孔子有一個特別的學生,叫仲由(又叫子路),魯國人,比孔子小九歲。
仲由為人直爽,勇猛果斷,敢經常頂撞、質疑老師,而孔子對他也是批評得多讚譽得少。當然了,在孔子後面周遊列國的14年里,子路可是一直陪伴左右,護老師周全,一起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
就是這麼一個大大咧咧、莽莽撞撞的人,在侍奉父母雙親上卻十分地殫精竭慮、無微不至。他的故事想必大多數人都不陌生,而青松君今日再讀來,還是很深受感動,久久不能忘懷。
- 01 -
仲由自小非常孝順父母,早年家中貧窮,自己就常常采野菜做飯食。仲由覺得自己吃野菜沒關係,但怕父母營養不夠,身體不好,很是擔心。
為了讓父母吃到米,他省吃儉用,從汴州城為父母買米。
那年遇到大旱,糧價飛漲,高價的米麵使仲由難以應付,而家裡已經沒有父母勉強餬口的糧食了。
一天,仲由聽說鄰縣的糧價比汴州便宜許多,但卻與汴州相距百里。仲由想,只要能買到更多的米麵讓父母吃,自己多跑點路,多吃點苦也算不了什麼。
於是他決定獨自離家步行到鄰縣,買了米後又用肩膀扛著米袋趕回家來。百里之外,有車馬還好,但家裡已經窮得揭不開鍋了,哪有車馬呀?靠雙腿一天只能走七八十里,從百里外打個來回,要用兩天多的時間。
- 02 -
第一次仲由從鄰縣給父母買米麵回到家時,已經累得筋疲力盡了,但是他不想讓父母看到自己的狼狽樣,便強打精神。父母心疼地問他累不累,仲由拍了拍胸說:「不要說一百里,就是二百里也累不倒我。」
秋去冬來,天寒地凍,要到百里外去買米麵,變得更艱難了。仲由有時要頂著鵝毛大雪,踏著河面上的冰,一步一滑地往前走,腳被凍僵了。抱著米袋的雙手實在凍得不行,便停下來,放在嘴邊呵口氣,然後繼續趕路。
夏天,烈日炎炎,汗流浹背,仲由都不肯停下來歇息一會兒,只為了能早點回家給父母做可口的飯菜;遇到大雨時,仲由就把米袋藏在自己的衣服里,寧願淋濕自己也不讓大雨淋到米袋上。
鄰居看到仲由這樣辛苦就問:咋不怕苦?仲由說:「為了父母能吃上米,這點苦算不了什麼。」
- 03 -
那時候兵荒馬亂,百姓缺吃少穿,仲由在往返路上常常看到凍死遺骨。
有的人看到他背著米十分眼饞。一次,仲由背米走在回家的路上,天快黑了,遇到幾個彪形大漢擋住了去路,劫賊大聲道:「要命把米丟下,不要命看刀。」
面對劫賊,仲由嚇出一身冷汗,但很快他便冷靜下來,動情地說:「你們是苦命人,我也是苦命人,你們有父母,我也有父母,我的父母就等著這米下鍋,如果今天我把米給了你們,那麼我的父母就要餓死了。你們要米可以,但給我父母留些米。」
「這還是位孝子,放了他吧!」領頭的一個劫賊對眾兄弟說,接著回過頭又對仲由說:「看在你一片孝心的份上,走吧!」
仲由一片孝心感天動地,就連他的老師孔子也多次讚揚說:「仲由侍奉父母,可以說是生時盡力,死後思念哪!」
- 04 -
仲由父母先後去世,仲由按照禮數埋葬了雙親。守孝期滿之後,仲由向南遊歷到楚國。楚國的國君同仲由經過一番長談,十分欣賞仲由的才幹,再三挽留讓他留下來做了高官。
仲由做了高官後,出遊時隨從的車有上百輛,座位上的墊子鋪得特別厚,宴飲非常豐盛,列鼎而食,造成的聲勢在當時是極為煊赫的。
這種盛大豪華的場面令他撫今追昔,不禁悲從中來,淚如雨下,對人說:「我現在算是富貴了,可我的父母已經不在了。我即使想吃野菜,為父母去負米,哪裡能夠再得到呢?」他唏噓不已的樣子,使身邊的人沒有不感動的。
仲由還曾對人說過:「樹林要安靜下來,可風偏偏不停下來;你要奉養雙親的時候,可是父母卻已經不在人世了。我到現在才懂得,即使是把最豐美的食物供在父母墓前,倒不如在他們生前用好飯好菜供養他們啊!」
- 05 -
古之人不欺余也,盡孝並不是用物質來衡量的,而是要看你對父母是不是發自內心的誠敬。
孝無貴賤之分,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只要有孝心,在任何情形之下,不計千辛萬苦,你都能曲承親意,盡力去做到。
正在看此文的你,或正青年或已中年,我們能孝敬父母、孝養父母的時間是一日一日的遞減,如果不能及時行孝,會徒留終身的遺憾。如果沒有辦法把握與父母相聚的時間來孝養他們,等到你想要來報答親恩的時候,為時已晚。
但願我們在父母健在的時候,孝養要及時,不要等到追悔莫及的時候,才思親、痛親之不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9dcf8b344dd7d334b34a9fdde8ff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