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製菜
究竟是一陣風還是成為風口?
廚房小白在10分鐘內就能做出魚香肉絲、肉末茄子等家常菜?
在家就做出佛跳牆、北京烤鴨等名菜,秒變「大廚」?
這不是做夢,這是預製菜的「魔力」!
預製菜
是運用現代標準化流水作業,對菜品原料進行前期準備工作,簡化製作步驟,經過衛生、科學包裝,再通過加熱或蒸炒等方式,就能直接食用的便捷菜品。
近兩年,預製菜可謂是食品市場上的一匹黑馬,品種豐富、口味多樣,消費持續走高,諸多企業也紛紛入局。
公開數據顯示,預製菜8成以上銷往商戶,在宅經濟觸發、疫情催化下,預製菜更是被炒得火熱。
它會是一陣風還是成為風口?
會曇花一現還是持續發酵?
預製菜行業
會成為下一個萬億藍海市場嗎?
福州市總工會、華榕(集團)有限公司、987私家車廣播共同推出的
創業類訪談節目
《對話三創》第二季第五期
特邀
福建省正餐行業協會執行會長 鄭芳
知名預製菜創始合伙人 陳煒燦
做客廣播全媒體直播間
一起聊聊預製菜的那些事兒!
近兩年,預製菜可謂是餐飲市場上的一匹黑馬,消費持續走高,諸多企業也紛紛入局,預製菜究竟因何走紅?
作為入局多年的預製菜創業者,陳煒燦認為,預製菜並不是一個新鮮的事物,它的走紅是因為疫情條件下,很多人需要在家獨立處理一日三餐,預製菜不需要調理、不需要廚藝的優勢得到發揮;更重要的原因是,預製菜解決了現代家庭沒有時間和沒有廚藝的問題。
在鄭芳看來,預製菜最核心的優勢有兩個部分,第一是省時,不需要前期的洗菜、選菜等準備工作;第二是省力,沒有廚藝的人,只要會開火,就能烹飪出和餐廳還原度非常高的產品。同時,現在的社會結構已經變得小型化,很多年輕人選擇獨居,但年輕人可能不會做菜,或者沒有時間做菜,預製菜核心的發展原因是中國現在的家庭結構產生大變化。
從餐飲行業的角度來說,連鎖餐飲行業的高速發展,也促進了預器菜行業的組裝發展,預製菜節省時間、成本,效率和標準化程度都比較高,適合快節奏生活。
以往,消費者普遍認知中的預製菜是出現在超市、網店的即時加熱食品或經過簡單的二次加工即可食用的菜品;但其實,預製菜最大的需求是在餐飲企業。預製菜對於商家有哪些利好,又會不會對傳統餐飲造成一定衝擊?
鄭芳認為,對連鎖餐飲來說,預製菜帶來的利好是更多的。一方面是預製菜標準化的輸出,能保持餐品口味、分量、出品的規模化,以及供給的穩定性;同時,對餐飲行業來說因為預製菜集中採購和大量採購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成本。「我覺得預製菜其實在餐飲上現在已經在大量運用了,我們現在走到商場,大部分商場店的超級連鎖品牌,都要用預製菜來完成它的標準化、規模化和穩定的輸出。」
陳煒燦也表示:「預製菜帶來的是降本和增效兩個部分,這其實是商業里很重要的背後邏輯,門店要呈現的更多是服務和場景的綜合體驗。」
2021年我國預製菜市場規模約為4070.8億元,較2018年增長近4倍,A股市場上,有數十家上市公司已先後布局預製菜業務,不少公司已見顯著成效,成為公司新的業績增長點。未來預製菜仍然會保持較高的增長速度,預計2026年市場規模將達10720億元。
對於想要入局預製菜的創業者而言,鄭芳認為,地方菜系、單品爆品都是很好的入局點,同時有文化、有故事、有記憶、有情懷的產品能夠標準化、零售化也是各位創業者需要多加留意的。
陳煒燦則建議大家:想進入這個領域,要儘快入局。「預製菜是新家庭餐桌的解決方案,未來一定是很美好的。」
由中國職工發展基金會、中國職工技術協會、福建省總工會指導,福州市總工會、華榕(集團)有限公司主辦,福州市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中心承辦的,2022年第三屆海峽兩岸(福州)職工創新創業創造「三創」大賽,今年的6月至10月期間將在福州市舉辦。
大賽主要針對哪些創業群體?賽制流程是怎樣的?參賽團隊可以獲得哪些創業福利?如何報名參賽?想要了解關於大賽的相關訊息,點擊文末「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