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營不善、黯然缺席、展台冷清,廣州車展的失意者有點多

2023-11-17     時代財經

與往年的炎熱不同,11月的羊城,秋意明顯,而廣州車展的舉辦也昭示著中國汽車市場的「換季」。

作為今年最後一次A級車展,廣州車展無疑引人矚目。在風起雲湧的中國汽車市場,本屆廣州車展也會成為市場新格局的起點。

然而,這可能也是某些汽車品牌的終點。本屆廣州車展,有多個品牌未見蹤影,也有品牌的展台門可羅雀。在汽車市場新一輪洗牌來臨之時,本屆廣州車展也會留下不少失意者的落寞背影。

倒在廣州車展前夕

當本屆廣州車展的展位圖對外公布時,中國汽車市場重新洗牌的玄機已經暗藏其中。

不出意料,威馬缺席了此次廣州車展。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當其他造車新勢力的銷量節節攀升時,威馬卻成為了反面教材。欠薪、工廠停產、辦公室人去樓空、門店停業、售後無門、IPO遇挫……一系列打擊讓威馬距離當初的雄心壯志越來越遠。

來源:威馬汽車官方網站

此前,當討論起造車新勢力誰先掉隊這一話題時,威馬在很多人心目中並非是首選,甚至一度是最被看好的造車新勢力之一。對於消費者而言,在15萬元以下價位選購純電汽車,威馬是不可忽視的選項。

然而,沒有拳頭產品和不可替代的創新技術,讓威馬在競品的夾擊下愈發艱難,此前車主們集體控訴的「鎖電門」更是讓威馬的口碑和品牌價值跌至谷底,敗局已不可挽回。

然而,處在懸崖邊上的造車新勢力,遠不止威馬一家。

來源:天際汽車官方微博

天際汽車未能突破天際,反而成為了「老賴」。今年4月初,天際汽車發布內部通知,表示鑒於公司目前的資金情況及生產與銷售計劃,自2023年4月1日開始,公司部分崗位實行停工停產政策。

今年7月10日,慈溪市人民法院將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即「老賴」。公開信息顯示,目前天際汽車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被強制實行標的總金額達5036.14萬元,未履行總金額為5035萬元,相當於幾乎100%沒還錢。

今年4月10日,愛馳汽車人力資源部發布《關於三月工資延遲發放的通知》,稱「因客觀原因」不得不做出這個決定,愛馳汽車經營不善的問題引發關注。目前,據最新消息,愛馳汽車上海總部已經人去樓空,「救命」資金也遲遲未能到位。

來源:愛馳汽車官方微博

此外,還有多家造車新勢力倒在廣州車展前夕,包括寶能汽車被曝出多處資產遭處置和欠薪、自游家汽車仍未能起死回生、恆大汽車隨著地產業務的沉寂而成為過去式。

實際上,上述品牌遭遇的困境早有先兆。可以看到,在造車新勢力野蠻生長期間,新能源汽車品牌的經營狀況可謂參差不齊,缺少優質產品、高新技術和資金力量的品牌不在少數。對於「二線」新勢力而言,「苦日子」還在後頭。

不該缺席的,卻不見蹤影

除了因經營不善影響參展之外,還有車企選擇主動缺席本屆廣州車展。

特斯拉沒有在此次廣州車展亮相。自從兩年前第十九屆上海車展上的「車頂維權」事件之後,特斯拉在A級車展上的露面越來越少。場外銷量高歌猛進,在「價格戰」風潮中逆勢漲價,也許在特斯拉看來,A級車展並非必選項。

來源:特斯拉官方微博

在今年年初掀起價格戰的東風雪鐵龍,同樣未出現在本屆廣州車展的展館中,而同屬神龍汽車的東風標緻,也缺席了本屆廣州車展。

今年9月,神龍汽車銷量為6523輛,去年同期為1.39萬輛,今年前九個月累計銷量6.37萬輛,同比下滑29.47%。今年10月,神龍汽車還將在武漢的工廠出售給東風集團以求自救。

來源:東風標緻官方微博

東風雷諾退市後,法系車在華境況一直不佳,即使依靠價格戰也不能挽救銷量頹勢。面對可發布新車、提升品牌認可度的A級車展,雪鐵龍和標緻卻選擇了缺席,即使此前已經發布了標緻408X和4008等新車,恐怕也難以在短期內實現鹹魚翻身。

參戰了,展台卻有點冷清

即使參加了本屆廣州車展,不少品牌的展台也略顯冷清,一些曾經輝煌的合資品牌在本屆上廣州車展上盡顯頹勢。

本田、豐田、大眾、日產、起亞等主流合資品牌均在本屆廣州車展帶來不少電動化車型,不過與自主品牌相比,展台總體人流仍然稍顯不足,上新的車型帶來的驚喜也有限。

東風本田、東風日產、長安馬自達的展台人流量較小(《消費者報道》攝)

在廣交會展館1.1館的二線豪華品牌館,即使在媒體日上午11時左右,整個場館總體人流量也較少。在沃爾沃展台,全新純電MPV車型EM90被放在了展台的顯眼位置,不過未能吸引太多的關注。

沃爾沃全新純電MPV車型EM90(《消費者報道》攝)

與「師出同門」的極氪009 2022款ME版車型相比,沃爾沃EM90的續航里程、電機功率、電機馬力、零百加速時間、最高車速等均全面落後,不過售價卻高出23萬元,合資和進口汽車的電動化,還是沒有跳出「車標信仰」的南柯一夢。

與此同時,展台冷清的二線豪華品牌不止沃爾沃一家,經歷裁員風波的捷豹路虎雖然帶來新款攬勝等新車,不過同樣未能吸引較大的人流量。此外,曾經的「加價神車」雷克薩斯、「三進宮」中國市場的捷尼賽思的展台,同樣門可羅雀。

捷尼賽思、捷豹路虎和雷克薩斯展台人流量較小(《消費者報道》攝)

乘聯會公布的今年前十個月銷量數據顯示,零售銷量前十位的車企中,合資品牌仍然占據半壁江山,不過除了一汽豐田以外,銷量無一例外同比下滑。

可以看到,在電氣化大潮下,一些合資車企稍顯落後,他們的新能源車型難以與新晉品牌競爭,燃油車也面臨自主品牌的追趕,「三大件」的技術壁壘反而讓其喪失了性價比優勢,可謂前後皆有追兵。即使打起「價格戰」,也未能在短時間內實現大幅換量。

實際上,對於汽車行業的未來,沒有人能作出準確的預測,不過合資品牌走下坡路已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東風雷諾、廣汽謳歌、廣汽菲克的相繼退場,一些銷量慘澹的合資品牌也可能會在本屆廣州車展後迎來至暗時刻。

不過,傳統自主品牌也並非高枕無憂。以曾經輝煌一時的長城魏牌為例,在新能源轉型後銷量一蹶不振,藍山和高山車型的到來也只是杯水車薪,在本屆廣州車展也未能帶來太多驚喜。

魏牌高山(《消費者報道》攝)

可以這樣說,「攻守之勢異也」的歷史定律也一定會在汽車行業上演。新能源車型雖然在電氣化和智能化上走在前列,不過當補貼縮減,競爭日趨白熱化之時,同質化的問題也會顯現,屆時也將會面臨生死存亡之爭。另外,自主品牌技術優勢不足,過分依賴營銷和概念炒作也並非長久之計。

可以這樣說,本屆廣州車展,得意者和失意者之間並不涇渭分明,得意者可能會收穫一時的輝煌,卻也時刻面臨失敗的可能;失意者面對一時的挫敗,卻也不是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

也許,這正是A級國際車展的魅力,汽車行業在此留下厚重的印記,孰是孰非只留市場和歷史來檢驗。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790401a5c21d8f78f8834380c6fbf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