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一老人持有兩把槍,民警上門收繳遭拒,他有什麼特殊身份?

2022-09-23     遙望春風

原標題:山東一老人持有兩把槍,民警上門收繳遭拒,他有什麼特殊身份?

1996年7月5日,槍枝管理法正式通過,10月1日開始實施。從此,普通人持槍變成了違法的行為。該法律實施後,全國各地公安部門開始收繳民間的個人槍枝,並鼓勵人民群眾舉報。不久後,山東萊蕪縣公安局接到群眾舉報,口子鎮北山陽村有一位老人,不僅有槍,而且還是兩把,除此之外,還有一把特殊的匕首。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民警很快來到老人家裡,先是耐心地提醒老人:「老人家,我們收到消息說你家有槍。目前國家不允許個人攜帶槍枝。我們希望你能把槍交出來。」老人一聽是要收繳自己的槍。於是,就走到自己的房間裡拿出了一個箱子,打開一看,裡面有兩支閃閃發光的槍和一把鋒利的匕首。

滕西遠的兩把駁殼槍

兩支手槍都是駁殼槍。老人對民警說:「這兩把手槍和匕首跟隨自己多年,幾乎每天擦一次,交不了。」說完,老人又從箱子裡拿出一張紙。民警走近一看,這張紙是解放軍6202部隊開的持槍枝證。換句話說,老人的雙槍和匕首是合法的。那麼老人到底有什麼特殊的身份呢?為什麼可以帶兩把槍?

滕西遠,1925年10月出生於山東萊蕪縣北山洋村的一戶貧困農民家庭里,家裡有五個兄弟。在那個動盪的時代,貧窮的農民連最基本的生存都不能保證。小時候,父母因天災人禍去世,他只能在兩個哥哥的照顧下成長。

但是家裡的情況真的養活不了這麼多人。滕西遠的大哥為了混口飯,主動離家參了軍,每隔一段時間,他就會請假回家給弟弟們帶回來一些吃的,並給滕西遠講一些軍隊的經歷。不久,二哥也參了軍。後來因為戰爭頻繁,兩兄弟不能及時回家看望。所以家裡的負擔落在了滕西遠的身上。

為了讓兩個弟弟填飽肚子,不到10歲的滕瑞元四處討飯謀生。但戰亂時期要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他最小的弟弟最後被活活餓死。

1937年,日軍發動了盧溝橋事變。不久,日軍的炮火燒到了滕西遠的故鄉,無惡不作的日本鬼子像地獄的惡魔一樣燒殺掠奪,所到之處寸草不生。滕西遠和弟弟只能東躲西藏,苟延殘喘地活著。

一方面是窮凶極惡、握著刺刀的日本鬼子,另一方面是糧食不足、挨餓受凍的窮困局面,為了能活著,滕西遠也像大哥和二哥那樣選擇了參軍。由於滕西遠四處逃亡和挨餓,再加上人長又黑,到了軍隊以後,大家給他起了「滕黑子」的外號。

那時候的滕西遠才13歲,又加上身體瘦弱矮小,部隊分配裝備的時候,給他的不是什麼機槍大炮,而是一個不到20厘米的匕首作為防身武器。

滕西遠參軍後不久,部隊聽說日本鬼子要進村掃蕩,特地召開了動員大會。動員大會上,首長說了很多話,其中有一句話即使是80多年過去了,他仍然記憶猶新:「誰是英雄,誰是狗熊,就看誰敢能砍鬼子的腦袋!」當時滕西遠聽到熱血沸騰,心裡暗暗發誓:「我要做英雄!」

不久後,日本人果然來到村子裡燒殺搶掠。滕西遠衝出敵人包圍圈時,意外地發現自己身後跟著一條「尾巴」,鬼子手裡有槍,但已經喪失人性的鬼子似乎並不想就一槍結果了滕西遠的命。他想慢慢折磨他。

滕西遠並沒有太驚慌。因為他知道,獵物不是自己,而是鬼子。因為他和兩位戰友早就商量好了,他們設伏把鬼子引到豬圈旁邊,然後三人一起合力殺死鬼子。很快的,鬼子隨著滕西遠跑到了豬圈旁邊。正當鬼子拿出刀子向滕西遠刺去時,埋伏在兩邊的戰友衝殺出來,三人合力制服了鬼子。而滕西遠趁機掏出手中的匕首,刺穿了鬼子的腦袋。入伍不久就殺了一個日本鬼子,滕西遠的名字一下子在部隊里傳開了。

這件事過去沒多久,滕西遠跟隨著部隊參加了一場激烈的戰鬥。1940年5月中旬,日偽軍約1000多人「掃蕩」了泰山區抗日根據地萊蕪東部地區。5月19日,八路軍山東縱隊第四支隊主力決定伏擊這股部隊。不久後,敵人在我軍的誘惑下進入了我軍早已布置好的口袋。只聽司令員廖容標一聲命令,戰士從四面八方沖了出來。

在這場戰鬥中,滕西遠表現得非常勇敢,他使用一把駁殼槍擊斃了6個鬼子。在與敵人肉搏中,已經身中鬼子一刀的滕西遠,沒有後退一步,他用手中的匕首在受傷的情況下,直接反殺了鬼子。

這場戰鬥,我軍擊斃200多人,繳獲了敵人大量的武器和裝備。這場戰鬥,滕西遠榮立一等功。在表彰大會上,司令員廖榮標將駁殼槍交到他手裡,並說:「好樣子滕黑子,這是對你的獎勵。」這一年,滕西遠才15歲,從那以後,這把反駁槍一直跟隨著他。

1945年8月,日本無條件投降後,戰爭並沒有結束。1946年6月國民黨派遣30萬部隊進攻解放區,內戰爆發。那時,滕西遠已經是一名年輕的「老兵」,為了迎接真正的和平,他接受了部隊的整編,進入了粟司令率領的華東野戰軍,在第七排炮兵連當了一名連長。

有一天,滕西遠帶領著一個戰士在駐地附近巡邏。在山坡上,他發現了一支200人的隊伍正在偷偷摸摸的靠近我軍駐地。這支隊伍配備迫擊炮等精良裝備。這200多人的隊伍出現了,讓滕西遠驚出了一身的冷汗。因為當時山坡上只有他和一名戰士,而對方的推進速度,根本就沒有時間通知部隊。

怎麼辦?除了手裡的手槍和戰士手裡的衝鋒鎗外,他們手裡還有三枚手榴彈,兩個人怎麼可能打得過裝備精良的200人的隊伍?

善於游擊戰爭的滕西遠很快地想到了對策。他讓戰友安靜地潛入更遠的地方,然後躲在茂密的樹叢中。滕西遠向敵人投擲手榴彈,大喊大叫,戰友則是從另一邊向敵人開槍。就這樣,又是槍聲,又是手榴彈聲。對於突如其來的襲擊,敵人嚇怕了。他們以為被我軍包圍了。

巨大的槍炮聲一響,引起了駐地我軍的警覺。不久後,我軍對敵人展開了圍剿並全殲。打掃戰場時,滕西遠和戰友們發現,這200多人的隊伍實際上是國民黨11師的精銳。因此,滕西遠又立下了一個大功。

這一次,粟司令親自授予滕西遠一枚一等功獎章,粟司令高度評價他的機智和勇敢,並把他從國民黨繳獲了一把駁殼槍交到了滕西遠的手中。從此,滕西遠成為了部隊中,最有名的雙槍連長。

中間滕西遠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滕西遠遵照上級的命令駐紮在了福建某處。看到國內戰爭快結束,很多戰士選擇退伍回家,滕西遠也有這個想法。但是不久後,韓戰爆發,滕西遠冒著生命危險再次參加了這場戰爭。1953年3月,滕西遠所在的部隊在朝鮮馬平里與美軍進行了一場戰鬥。

由於志願軍武器裝備與美軍差距很大,我軍決定採取穿插作戰的方式,包圍敵人,殲滅敵人。滕西遠部隊接到的任務是在規定的時間到達伏擊點,但在行軍過程中被一輛坦克擋住了去路。為了快速清除障礙,滕西遠來不及細想,他拎著炸藥包向坦克的位置前進。

戰友們都非常擔心,滕西遠也抱著犧牲的決心,誓死也要完成任務。幸好,在這次爆破中,滕西遠成功地炸毀了敵人的坦克,再次榮立一等功。而他也成為了一位爆破英雄。戰爭結束以後,滕西遠選擇了退伍。他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過上了平凡的生活。如果不是兩把駁殼槍惹的禍,根本就沒有人知道,在山東的還有這麼一位戰鬥英雄。

結語

滕西遠從13歲從軍到28歲退伍,他在15年的從軍生涯中,先後立了3次一等功、2次二等功、3次3等功。他是人民的英雄,國家的功臣。

脫下軍裝後,他深深隱藏了自己的功名,繼續投身於為人民服務的事業中。但無論干哪一行,他都會盡忠職守。

而獎勵他的兩把手槍,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對於滕西遠來說,這兩把槍已經不是武器了,而是自己心愛的藝術品。

2021年,滕西遠老人已經96歲高齡,也許有一天英雄會遲暮,但是他英雄的事跡將會廣為流傳,而他的愛國精神將一代一代的傳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821bfe8c6ce44911e809bb1e52d6ca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