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大家中秋快樂!
如今打開社交平台或電商平台,首先映入眼帘,吸引你注意的,大機率會是「百億補貼」、「好價專區」。在淘寶上,「淘寶好價」頻道直標「1元1件全場包郵」;在小紅書和抖音上,從零食到發繩再到廚房用品等,時不時推薦著不到十元的好物;更不用提拼多多,「9塊9特賣」和「百億補貼」一直搶眼……
正如介面新聞所寫,在所有主流電商平台上,「9.9包郵」、「特賣專區」、「天天好價」等主打低價的頻道,都被移到了最顯眼的位置。電商平台在低價市場的較勁日漸激烈,而9.9又是其中最不能放過的價格帶。
線下「十元店」似乎已經成為了歷史,但各大電商平台以另一種形式盤活了「十元經濟」。當你手指滑過這些推薦或頻道,或許很難抗拒其低價誘惑,忍不住看一看,最終卻下單了不少所謂的低價好物。
01
「都9.9包郵了,還要什麼自行車」
26歲的林笑笑並不是愛逛線下十元店的那類人,在她的記憶中,那些用大喇叭循環播放著「十元十元,全場十元;買不著吃虧,買不著上當」的十元店,總是雜亂無章,商品也廉價無質感。更重要的是,在她逐漸成長的過程中,十元店也逐漸消失在街頭巷尾,成為了童年回憶。
但不久前,林笑笑突然迷上了線上「十元店」。這一切源於朋友分享給她的「9塊9包郵」的假睫毛,順著這條連結,林笑笑又看上了9.99元6隻的密封罐和9.99元80件套的髮飾套裝……在此之後,林笑笑一有空便總是忍不住打開各大電商平台或社交平台的特價專區「閒逛」一番,買了不少類似於6.9元三件的餐盤、9.9元五包的垃圾袋,甚至是6.9元一大箱的紫米麵包的東西。
在成都的董佳,也在今年「6·18」期間發現了電商平台的「新大陸」。按照以往的購物習慣,董佳總會在購物節前臨時抱佛腳,搜索網友的攻略抄作業,往購物車加購不少東西,「但大部分東西到手後我都閒置了或者細算一番發現價格並不便宜」。
而在今年的「6·18」,董佳從網友們的攻略中頻頻看到「淘寶好價節」和拼多多「9塊9特賣」,點進頻道一看,滿眼「9.9元3件」、「3元3件」的商品。「花3元錢,你能買到3條洗碗布、20隻加厚垃圾袋和一盒30支裝的牙線棒。而花9.9元,你能買到3包辣條、1包鍋巴和一包30袋裝的百合茯苓茶。」董佳被這樣的低價吸引了,「主要是這些低價商品以日常生活用品、小零食為主,不必太擔心品質問題。」
電商平台的低價區
於是,從「6·18」以後,董佳但凡需要購入生活用品,總會先到各大電商平台的特價區搜索一番,「感覺用原價買或者去線下店高價買這些垃圾袋、保鮮盒和發繩一類的東西,簡直屬於冤大頭,雖然有時候會踩雷,但畢竟不到10元錢,還要什麼自行車?」
事實上,像林笑笑和董佳這樣年輕人正在增多。
打開小紅書,輸入「9.9元包郵」則能看到不少購買分享,比如「9.9買了400張貼紙,真的太划算了」「9.9元一大包發繩,感覺能用一輩子了」和「刷直播間看到9.9可以買一堆東西還包郵,真的很震驚」。而在豆瓣上,也有不少「9.9包郵天天有」一類的小組。
數據則更為明顯。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90%的人口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中國市場整體還是偏下沉,因此電商更大的蛋糕也在下沉市場。
與此對應的是,據《2022年中國興趣消費趨勢洞察白皮書》調查發現,這一屆年輕人在傳統消費方面頗為節儉,而更熱衷於興趣消費。
所以,電商平台推出的「線上十元區」精準契合了年輕人對日常用品的低價需求。也正因此,看似「越來越摳門」的年輕人們才會更易被「9.9包郵」所吸引。
02
真便宜還是假「羊毛」?年輕人要低價也要高質
「儘管看上去不少商品價格確實便宜,但也確實經常踩雷。」在沉迷了一段時間電商特價區後,林笑笑的熱情逐漸消退,而是趨於理智。不像董佳總能以「10元錢還要什麼自行車」似的調侃寬慰自己,林笑笑在踩雷時往往還是忍不住後悔。
短短兩個月,林笑笑的家裡已經有單薄得一戳即破的垃圾袋、既小又薄的衛生紙、穿兩次就會臭腳的涼拖鞋和沒用幾次就壞掉的密封夾……
「雖然大部分從特價區買的生活用品和我在超市買的差別不大,比如洗碗布、發繩和晾衣架,很多東西確實是便宜又好用,但不可否認的是也會收到濫竽充數的東西,讓人覺得便宜沒好貨。」林笑笑表示,比起最初一看見價格就忍不住下單,現在她更理智了,「會進入不同平台對比同樣的商品詳情,也會看看評價,儘量選擇既便宜又好用的。」
林笑笑的想法其實並非個例,而是代表了如今大部分年輕人的消費心理。
央視財經發布的《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40.2%的年輕人選擇「少買點,買好點」。「摳門」在年輕人中變得不再是一個代表「小家子氣」的詞,而是逐漸成了追求低價優質生活、拒絕過度消費的新消費理念。
央視財經發布的《中國青年消費報告》顯示,40.2%的年輕人選擇「少買點,買好點」。「摳門」在年輕人中變得不再是一個代表「小家子氣」的詞,而是逐漸成了追求低價優質生活、拒絕過度消費的新消費理念。
圖片來源:經濟觀察網
京東消費及產業發展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上半年消費觀察報告》中也顯示,消費者更加重視消費的質量,消費決策更加理性、對性價比關注度更高,在消費前會更仔細的考慮需求點和需求匹配,對商品、價格、服務的要求也更高;同時,消費者很清楚「什麼值得花錢」、「哪裡可以節省」,反映出一種「不能買虧了」的心理。
簡單來說,與其說年輕人們湧入線上的低價特區是只看價格,不如說他們是更看重性價比。
正如經濟觀察網寫道,「時至今日,電商平台激戰的一二線城市的消費市場,已然成熟,但並非沒有深耕的空間,因為這類群體在特定商品上會有低價訴求,大量這類訴大量這類訴求目前仍處於空窗期。
另外,目前中國市場的主流消費群體,聚集在占全國人口絕大多數的三四五六線城市,他們也有追求美好生活的強烈願望,他們既注重性價比,又注重產品質量。他們的消費需求,其實是一種消費升級。」
而這意味著,電商平台們想要僅僅靠低價吸引這一屆消費者主力是遠遠不夠的,若不注重質量,那麼只會增加短期交易量,從長期來看,消費者還是會「用腳投票」。
03
電商平台打響「低價戰2.0」,保價也得保質
電商平台顯然也注意到了低價市場的潛力,才會在今年不斷加碼於此。
自從「6·18」開始,在手機淘寶上,「618淘寶好價」取代了聚划算、聚好貨等常用入口,登上App首頁,而除了上文提及的「9.9元3件」和「3元3件」以外,整個介面也隨處可見「天天1元購」、「9.5元搶麥當勞」、「數碼爆款1元起」等促銷宣傳語。
5月9日更新後的京東App,則讓今年新推出的「百億補貼」占據了App首頁C位,並上線了「9.9包郵」入口。而最近的京東9.9超省日活動會場,「金博仕700g捲紙」包郵價打到7.9元,義烏爆款「無痕免釘強力粘鉤無痕鉤10個」2.8元,「南極人純棉內褲2條裝」打到了9.9元……
拼多多在今年618期間頁同樣在「百億補貼」之外,配備了「9塊9特賣」頻道,而且不僅有「4.9元封頂」、「9.9元封頂」、「大牌9.9」等商品集合,還在精選部分上線了「0.01-1.9元專區」。
不過,雖然底層邏輯仍然是「以價換量」,但不同於以往只打價格戰的商業邏輯,如今的各大電商平台重喊「9.9包郵」的口號時,也注意到了消費趨勢的變化,其中就包括上文中提到的「既注重性價比,又注重產品質量」。
小紅書上關於9.9包郵消費的分享筆記
而為了保證質量,一條路徑是減少源頭商家的成本負擔,加大對相關商家的扶持力度。
6月4日到13日,淘寶首次在App首頁上線了中小商家專屬618營銷通道:淘寶好價節。新成立的淘天集團中小企業發展中心,則推出了3大中小商家專屬發展計劃:廣告補貼、AI智能提效、營商保障。
京東更是在年初就啟動了「春曉計劃」,面向個人、個體戶、工廠等特色商家推出了12大扶持舉措,幫助更多售賣低價商品的白牌和廠牌商家在京東快速開店,自營和POP生態兩手抓。為此,京東取消了京東小店的平台使用費,約60%類目商家技術服務費降至0%,部分類目商家保證金降幅達80%。
抖音電商也在第三屆生態大會上發布了面向商家的四大扶持措施,其中針對中小、個體商家推出了「0元入駐」權益,以緩解中小商家資金壓力;另外,平台還推出了商品卡免傭活動,以降低中小商家經營成本。
快手電商此前也推出了「新商家斗金計劃」,覆蓋普通企業、個體工商戶等多類企業主體,只要滿足要求的商家最高可獲得50萬獎勵。本屆618大促期間,斗金計劃也將繼續為新商家和中小商家提供流量扶持,加快孵化前期的爬坡速度。
不論怎樣,可以肯定的是,當年輕人再度捧紅「十元經濟」,各大電商平台面臨的卻不僅僅是「低價策略」的問題,而是從平台到供應鏈全鏈條的新考驗。
文章來源於鋅刻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