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號和專家號有什麼區別?提前get4個小技巧,看病才能更省時間

2022-02-09     健康160

原標題:普通號和專家號有什麼區別?提前get4個小技巧,看病才能更省時間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時候:

感覺自己頭痛不舒服,生怕自己有什麼大病,於是趕去醫院。看到普通號、專家號、特需號,一臉懵逼。思考再三決定給自己掛個專家號,結果等了一兩個小時才見到醫生。

「醫生,我這是什麼病呀」

「得虧你來得及時!」

「啊!!!要是來得晚會怎麼樣?」

再晚一點你就痊癒了

不得不說,看病真的難。搞不清這些門診的區別,也不知道專家號是不是看病的首選。別急,看了這篇文章,以後看病再也不會慌。

一、

普通號和專家號有什麼區別?

1

職級不同

普通號就診的醫生一般屬於初級職稱的住院醫師,或中級職稱的主治醫師。

而專家號的醫生屬於高級職稱的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其中主任醫師是職稱最高的。

2

價格不同

普通號的醫生一般挂號費只需要十多二十塊,而專家號的醫生則需要幾十塊,甚至上百塊。

不同醫院不同科室收費會有些許不同,但毫無疑問的是,專家號挂號費要比普通號挂號費更貴。而且醫生的職稱越高,挂號的費用也會越來越高。

專家號挂號所需的「搬磚」費用

3

會診時間不同

醫生的上班時間也會隨著自己的職稱不同,而產生變化,像普通門診的醫生職稱比較低,除了周六周日其他時間都需要會診。

但專家門診的醫生就不一樣了,他們不需要每天在醫院坐診。有時,在一星期當中的某天坐診半天或者幾個小時就可以了。

所以說,要想「偷最大的懶,上最少的班」最好的辦法就是努力升到副主任醫師或者主任醫師。

好後悔沒學醫

這不就是我夢想中的上班狀態嗎?

普通號和專家號雖然不同,但有時候專家號也會「客串」一下普通號。

比如同一個醫生,上午可能還是專家門診,但是到了下午就成了普通門診。

這是因為醫院要求每天必須有醫生出普通門診,滿足患者的需求。一般是主治醫師出普通門診,但有些科室主治醫師人數不夠,那就只能由副主任醫師去出普通門診。

如果碰到這樣的情況,只花普通號的錢,卻能看專家,來看病的朋友算是賺大了。

此外,很多人不知道特需號是怎麼一回事,其實這也沒什麼複雜的。

特需號多是全院各科室知名專家、主任醫師、副主任醫師提供的各種專科疾病的診治,環境溫馨舒適而且是一對一就診,醫生有更多時間詳細了解病情,制定具體治療方案,看診的時間也比較長。

不過這特需號的挂號費用也比較貴,而且挂號費也是不報銷的,(但是檢查和治療項目還是會按照相關政策報銷)不差錢的朋友可以選擇。

二、

看病的時候該怎麼選擇?

  • 第一次就診選擇普通號

你仔細想一想,生病後去醫院,醫生是不是都是簡單地詢問下病情,然後讓你去抽個血、拍個片、驗個尿......而這個流程無論你是掛普通號還是專家號,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所以大家沒必要一上來就掛專家號多花錢,掛個普通號就夠了。

如果你已經在其他醫院就診,來到新的醫院,也是掛普通號就行了。

醫院不同的醫院,化驗檢查是互相不認的,而且實驗室的試劑和參考值也可能不一樣,所以即便你在其他醫院看過了,來到新醫院一切還是得從頭開始。

真正的從頭開始~

  • 看疑難雜症推薦專家號

如果你是要看疑難雜症,建議掛專家號。因為專家號的醫生都是副主任醫師或者主任醫師,他們都是從住院醫師主治醫師副主任醫師主任醫師,得經歷十多年甚至二十多年的時間。

專家號的醫生臨床經驗豐富,在自己的專業領域上很有造詣,對於疑難雜症可以很好的診治。

如果你感覺掛專家號很難的話,可以選擇先掛副主任醫生。按照目前大醫院每年就診的患者人次統計, 90~95%的病副主任醫師都能解決。而且副主任醫師年輕體壯,工作狀態也會更好一些。

  • 想要高質量服務的專科會診建議掛特需號

如果你是:

疑難複雜疾病的患者;

多次就診未能明確治療方案的患者;

近期各項輔助檢查資料齊全的患者;

想縮短候診時間,對就醫環境有要求的患者。

你就可以掛特需號!當然,服務和價格也是相對等的,事先準備好這個就行。

三、

提前get小技巧,能節省大半時間

很多人看病的時候,常常火急火燎的,著急挂號,著急問診,著急出結果。然後越急越亂,反倒耽誤了不少時間。

小編接下來要說的這幾個看病小技巧,大家可一定要學會,能幫你們省下不少麻煩事。

  • 技巧1:挂號繳費可以「DIY」

網上預約挂號非常方便,但有時候錯過放號時間,就沒有號了。不過大家也別太著急,因為有的醫院把所有的號放在網上預約,有的卻留一半給現場挂號。如果你網上沒約到號,可以早點來醫院排隊挂號,碰碰運氣。

  • 技巧2:備齊資料

不少患者看病時,總是忘記帶一些重要資料,既浪費時間又貽誤病情。建議患者就診前要準備好身份證、醫保卡、就醫卡、病歷、檢查結果等,最好按時間順序排列,以便幫助醫生快速了解病情。

  • 技巧3:詳細精準地闡述病情

專家分配給每位患者的時間有限,所以患者在陳述病情時要言簡意賅,抓住重點。

首先要說明自己遇到的主要問題不適症狀,還要將症狀出現的時間、持續的時間說清楚,這樣醫生才能更好的判斷病情輕重緩急。

比如:「我月經異常,昨天發現來的姨媽是棕褐色的,這種異常現象已經出現一次了,上個月的月經就是這樣顏色不對。」

大家千萬不要囉嗦了一堆,也沒說到重點,這樣既耽誤了自己的時間,醫生也不好診治。

  • 技巧4:上班日看病記得請病假

醫院周末看診的醫生是比較少的,而且很難有號,如果選擇上班日看診,一定記得在導醫台(一般在一樓)開一個病假條,這樣請病假遠比請事假,扣的工資要更少。出門在外,掙點錢真的不容易,能多省一分,就是多掙一分。

說了這麼多,可能還是有一些朋友身體出現不對勁,第一時間不是去挂號檢查,而是百度搜索,在這裡小編想提醒大家一句:「頭條一看一身病,百度一問墳已定」。大家還是得相信正規醫院的醫生,有任何不適及時挂號檢查喲~

衝著技巧4,你還不點贊嗎?

你的良心不會痛嗎?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697b0185fa1c7be3c4404421983cf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