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感大規模來襲!上海各大醫院兒科爆棚!和感冒怎麼區分?

2019-12-18     上海本地寶

12月以來

上海兒科就診人數持續走高

排隊三四小時並不稀奇

近日,國家流感中心發布最新數據,截至2019年12月8日,我國內地流感活動水平繼續呈升高趨勢,疫情數明顯增多。大部分省份已經進入今年的冬季流行季。

監測數據顯示,目前本市流感活動總體呈上升趨勢,但與往年數據相比,尚處於一般水平。」上海市疾控中心傳防所急傳科主任潘浩告訴記者:

絕大多數人感染流感不會引起重症,大多1周左右自愈,咳嗽等可持續1-2周,所以沒必要恐慌。

上海各大兒科爆滿了

甲乙型流感檢出率均增多

上海市兒童醫院最近的單日門急診量已突破9000人次大關。
新華醫院,最近兩周就診人次較此前兩周增加兩成

據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的數據顯示,上周日均門診量高達8600餘人次/日,最高峰達9700餘人次/日,日均就診人數比十月增長50%。

復旦兒科醫院門急診辦主任沈國妹介紹,此波就診高峰,呼吸科、消化科患兒增長最多,甲流、乙流、輪狀病毒腸炎等均不少。

普陀區人民醫院兒科主任金曉群說,「進入12月份以後,患兒人數持續走高,比11月翻了一倍多,甲乙兩種類型的流感檢出率均有所增加。」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兒科主任醫師董治亞介紹,12月以來,醫院兒科門急診量較11月同比增長10%;其中,夜間急診量增長近50%。近一周兒科門急診量更是呈成倍增長。

臨床醫生表示,這波就診高峰中,以呼吸道疾病為主,甲乙型流感檢出率均增多,其中又以乙型流感中的「Victoria」型偏多

醫生呼籲普及快篩手段

流感和感冒有這些不同

流感主要以——

  • 發熱、頭痛、肌痛和全身不適起病
  • 體溫可達39℃~40℃
  • 多伴全身肌肉關節酸痛、乏力、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
  • 常有咽喉痛,可有鼻塞、流涕

在臨床上為了輔助診斷通常醫生都會用「鼻/口咽拭子」作為快速篩查手段

快篩只是一種輔助手段,但它卻為醫生提供了便捷,畢竟流感需要快速診斷並治療,防止併發症。


一歲以下患兒

這些情況要引起足夠重視

流感比起普通感冒,熱度更高、全身症狀更重、持續時間更長。一歲以下的患兒病情變化比較快,且不會表達,更需要家長留意。

新華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麗素提醒各位家長:

患兒精神差、嗜睡、進食困難等,及時就醫。

患兒發生高熱持續不退、渾身酸痛等明顯的軀體症狀,及時就醫。

患兒發熱伴有基礎疾病如先天性心臟病、慢性肺部疾病急性加重,及時就醫。

確診或懷疑流感的患兒,在48小時內服用奧司他韋等抗病毒藥物效果最好。

症狀穩定則不必反覆送醫

還有一些患兒不必反覆去醫院

尤其是五歲以上的孩子,起病1-2天,如果只發熱、咳嗽、流涕,精神好,可以在家裡觀察,多喝水,多測體溫。
患兒體溫超過38.5℃,可以在家先用退燒藥,體溫降下來了,精神食慾好,也不需要急著跑醫院。

觀察是最好的治療,認識到這一點,年輕父母才能保持鎮定,在家做好疾病記錄。

醫院人滿為患,在密閉的空間裡更容易交叉感染,排隊時間又很長,不利於患兒的健康。

黃麗素認為,如果一定要去醫院,也建議做好防護措施,如戴口罩,儘量不和其他患兒一起玩鬧。

其實發燒時間長不一定代表病得重,自然也不必反覆就醫。」她說,今年上海地區患兒檢出的流感甲型、乙型均有,甲型以H3N2為主,乙型以「Victoria」占據絕對主導

甲乙兩型中,又以乙型略多。但流感較容易合併其他病毒、細菌或支原體感染造成混合感染,因此不能放鬆警惕。

關於流感你要知道的幾條知識

「絕大多數人感染流感不會引起重症,大多1周左右自愈,咳嗽等可持續1-2周,所以沒必要恐慌!」

上海市疾控中心傳防所急傳科主任潘浩給市民「劃重點」,希望大家記住這些流感知識。

【知識1】流感快篩陰性,不代表不是流感

流感快篩的敏感度大約為60%-70%,也代表患流感的病人大約僅七成快篩結果會呈現陽性

因此,還是需要由醫生以臨床症狀結合血常規等指標來判斷。快篩只是一個輔助診斷工具,只能給醫生作為參考。

【知識2】重症流感病患,只是少數人而已!

流感大多為自限性,大部分流感患者都屬於輕症,僅有極少數人感染後病情會迅速轉為重症,甚至造成死亡。

重症流感主要發生在老年人、年幼兒童、孕產婦和有慢性基礎疾病者等高危人群。所謂「重症」,指的是流感並發細菌性及病毒性肺炎、心肌炎、腦炎等。

【知識3】流感預防,打疫苗仍是首選

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顯著降低接種者罹患流感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風險。

潘浩介紹,通常接種流感疫苗 2-4 周后,可產生具有保護水平的抗體。

我國各地每年流感活動高峰出現的時間和持續時間不同,為保證受種者在流感高發季節前獲得免疫保護,需要年年接種

【知識4】 日常預防,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

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是預防流感等呼吸道傳染病的重要手段,主要措施包括:

增強體質

保持環境清潔和通風

儘量減少到人群密集場所活動,避免接觸呼吸道感染患者

出現流感樣症狀應注意休息及自我隔離,前往公共場所或就醫過程中需戴口罩

預防流感小貼士

01

打疫苗

每年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02

勤洗手

尤其是外出回家後、飯前便後(包括做飯前)

接觸動物後

探望和照看生病的親友後

擤鼻涕、咳嗽或打噴嚏後需要洗手,不能給流感病毒以可趁之機

洗手需要採用正確的洗手方法

03

戴口罩

佩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飛沫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就能很好的預防流感。


04

奧司他韋

抗流感病毒藥物是治療和預防流感的有效手段,流感患者早期使用能顯著緩解流感症狀、降低併發症發生率。

奧司他韋是各指南推薦預防用藥,也是目前臨床應用最廣泛的抗流感病毒藥物,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廣泛認可越早啟動抗病毒治療臨床獲益越大,患者一旦發病,應儘快開始抗病毒治療,理想情況是症狀出現48h內開始。但對於發病超過48h患者,仍支持啟動抗病毒治療。

▌說明:本文由上海本地寶編輯整理髮布,轉載請註明!

▌來源:勞動報、上海疾控、新民晚報、上觀新聞

▌編輯:林遇

如果您喜歡本文,歡迎評論、收藏、轉發、點贊。獲取更多上海本地資訊消息和辦事指南,敬請關註上海本地寶頭條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6-LGG8BMH2_cNUgJRI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