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房地產行業以外,所有行業的就業增長都有所加快。
在中國經濟面臨諸多挑戰之際,此前有擔憂認為,政府迄今為止推出的支持性政策不足以提振市場情緒。不過,近期有跡象顯示,這些措施正在逐漸為經濟中的部分領域帶來改善,後續更多支持性政策推出的預期正在升溫,有關中國經濟或許能「轉危為安」的希望再次燃起。在北京和上海成為最新放寬抵押貸款規定的中國城市,並允許首次購房者「認房不認貸」之後,香港恒生指數在9月4日上漲了2.4%,上證綜指上漲了1.4%。
除房地產外所有行業就業增長都在加快
獨立研究公司中國褐皮書(China Beige Book)在8月17日至8月25日期間對1300家中國企業進行的調查顯示,旅遊及休閒領域的消費者支出仍在增長,零售支出有望扭轉近期出現的減速趨勢。
調查還發現,在政府降低貸款成本之際,企業融資壓力得到緩解。此外,除房地產行業以外,所有行業的就業增長都有所加快。
房地產市場疲軟是中國經濟面臨的一大挑戰,最近公布的數據顯示,住宅銷量大幅下滑,商業房地產行業連續第二個月出現疲軟跡象。
為了給房地產行業提供支撐,中國近日推出購買首套房貸款「認房不認貸」政策措施,該措施隨後在全國多地落地執行。另據媒體報道,中國最大的開發商之一碧桂園近日和債權人達成協議,債務展期方案獲得通過。
高盛亞太宏觀經濟研究團隊認為,這些好消息都有望給疲弱的消費者信心帶來提振。
《巴倫周刊》認為,現在提出「經濟復甦」的說法可能還為時尚早,但中國經濟部分領域展現出的韌性表明,傾向於向前看的股市所感受到的最嚴重的「痛感」可能已經過去。
利好消息讓投資者情緒迅速改善
當一個市場的投資者情緒變得極度悲觀時,任何利好消息都會很容易帶動市場反彈。周一(9月4日)中國地產股大幅上漲、進而帶動亞洲以及全球股市普遍上漲印證了這一說法。
出於對房地產行業和整體經濟增長放緩的擔憂,最近對中國的負面報道數量達到了有史以來的最高水平。投資研究公司SentimenTrader在彭博文章資料庫中搜索了使用以下字眼的文章:「疲軟」、「警告」、「風險」、「問題」、「掙扎」、「更糟」、「下跌」、「悲觀」、「失望」、「傳染」、「損失」、「負面」和「暴跌」。SentimenTrader計算出包括了這些詞的文章數量占文章總數的百分比,然後製作了以下圖表。
負面報道主要來自西方媒體,特別是美國媒體,雖然這類文章的數量已從峰值回落,但仍處於10年來最高水平。
SentimenTrader首席研究官傑森·戈普費特(Jason Goepfert)說:「在幾乎看不到任何正面消息的情況下,投資者很難對任何市場持樂觀態度。」
但在中國房地產行業傳來一系列利好消息後,投資者情緒隨即改善。周一,恒生地產指數大幅上漲8.2%,地產發展商碧桂園(2007.HK)當日上漲17% ,此前該公司與債權人達成協議,延長支付在岸私人債券的期限。另一家地產開發商融創中國(1918.HK)在銷售數據改善和被納入港股通標的兩大利好公布之後,9月4日股價大漲34%,9月5日繼續大漲25.4%,兩天上漲幅度超過了60%。
Hargreaves Lansdown貨幣及市場主管蘇珊娜·斯特里特(Susannah Streeter)說:「中國推出的支持性措施正在慢慢發揮作用,重新燃起了中國經濟出現轉機的希望,尤其是上周宣布的放鬆貸款條件和向購房者和投資者提供更多稅收優惠的新措施。」
野村分析師在研報中指出:「在政府越來越擔心房地產行業崩潰、螺旋式下滑,以及8月中旬以來主要開發商和金融機構出現的信用風險事件之際,這項全國性的房地產行業政策措施標誌著向刺激房地產行業邁出了重要一步。」
高盛首席經濟學家閃輝近日在研報中指出,中國扶持房地產行業的漸進式舉措,以及中國央行支持人民幣匯率等其他舉措,都表明未來還會推出更多刺激措施。
閃輝說:「中國釋放了一個明確的信號,即決策者希望看到房地產市場穩定下來,促進經濟增長,提振市場信心。我們認為,中國還會繼續推出更多措施,直到對政策效果感到滿意為止。」
受到中國股市反彈的推動,全球股市周一普遍上漲。歐洲斯托克600指數早盤上漲0.7%,德國DAX指數上漲0.6%,法國CAC指數上漲0.9%,英國富時100指數上漲0.6%。富時100指數周一早盤上漲幅度最大的是在中國有業務的公司,其中包括礦業公司嘉能可(GLNCY)、英美資源集團(AAL)、力拓(RIO)以及奢侈時尚品牌博柏利(BRBY)的股價都上漲了1.5%至2%。
文 | 巴倫周刊
編輯 | 郭力群、彭韌
版權聲明:
《巴倫周刊》(barronschina)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任何形式的投資和金融建議;市場有風險,投資須謹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