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短一年炎症變癌症?真心提醒:患上3種炎症不能拖,小心癌變

2024-09-18     39健康網

之前醫院有個60多歲的患者,就叫他方大爺吧。

一年前,他開始老覺得噁心,於是就來醫院找我,想看看啥問題。

我看他已經挺大歲數了,以前也沒做過啥全面體檢,就建議他做個胃鏡看看。

胃鏡結果出來,發現他有非萎縮性胃炎,還有點糜爛,有部分位置還充血。

我告訴他,這和他抽煙喝酒脫不了干係,日後得多多注意身體,別當炎症是小事情。

可方大爺,覺得自己身體硬朗著呢,也沒把這當回事。

又過了一段時間,大爺逐漸出現胃痛、食欲不振的問題,才又來找我複查。

這次他態度軟和多了,可胃鏡和病理結果一出來,他的胃部炎症病變已經發展成了胃癌,錯過了治療的好時機。

一、病理學之父:炎症是癌症的起源和禍根

德國病理學家魯道夫·魏爾肖,在其著作《細胞病理學》中提到:炎症是癌症的起源和禍根

他將癌症比作一個「無法癒合的傷口」,指出在修復身體傷口的過程中,炎症細胞會不斷激發細胞增殖,如果某一個步驟出錯,癌症就會發生。

國際癌症研究中心的報告也支持了他的觀點:世界上有六分之一的癌症,是由細菌和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發展而來。

其實,炎症性疾病都很常見,如慢性潰瘍性結腸炎、萎縮性胃炎、肝炎等,如果放任炎症不管,或會演變為惡性腫瘤

不少人對「炎症」這個詞都很熟悉,但依然不了解:它到底是什麼?

炎症,是機體對各種損傷因子(如感染、外傷、毒素等)的一種防禦性反應,它主要表現為紅、腫、熱、痛和功能障礙

任何能夠引起組織損傷的因素都能成為炎症的原因,具體來說,主要原因可以歸為3個:

物理性因子:指的是高溫、低溫、紫外線和放射線等。

化學性因子:外源性化學物質(如強酸、強鹼、強氧化劑等)和內源性化學物質(如壞死組織的分解產物、代謝產物如尿素等)。

生物性因子:包括病毒、細菌、真菌、寄生蟲等,這些生物病原體引起的炎症通常也稱為感染。

二、炎症是癌症的起點,3類炎症別忽視

千萬別小看炎症這個「小角色」,它和癌症之間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如果長期忽視它的存在,會引發更嚴重的健康問題。

胃癌開端——胃炎

慢性淺表性胃炎是胃癌的起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慢性淺表性胃炎發展為慢性萎縮性胃炎。胃黏膜變薄,胃腺體走向萎縮或消失。

胃炎反覆發作,胃黏膜也會隨之不斷遭受損害和自我修復這一過程會讓只在腸道中出現的細胞在胃部形成,「腸上皮化生」,這是癌前病變的信號。

經過前面幾個階段的發展,胃癌開始在我們體內「落地生根」。

口腔癌萌芽——牙周炎

牙周炎,很多人都把它給忽略了,但這個看似不起眼的炎症,卻跟口腔癌密切相關。

一項長期研究發現,患有牙周炎的人面臨更高的口腔癌風險。與輕度或無牙周炎患者相比,嚴重牙周炎患者患口腔癌的風險增加了24%。

牙周炎之所以會發展口腔癌,是因為其含有牙齦卟啉單胞菌等牙周致病菌,會加速腫瘤發展。

肝癌起點——肝炎

B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是肝細胞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中華流行病學雜誌》的一項研究表明,HBV攜帶者發生肝癌的風險遠高於非攜帶者

HBV感染引起的慢性肝炎是發展成肝癌的第一步。病毒在肝細胞內複製,導致肝臟炎症和肝細胞損傷,激活癌基因或使抑癌基因失活,促進肝癌的發生。

三、不同炎症如何預防?醫生專家齊來支招

炎症不同,預防之道也各不一樣。如何才能做到對症下藥,精準預防?來聽聽醫生專家們的權威建議。

遠離胃炎:吃蔥類蔬菜

全球胃癌流行病學的一個聯盟組織的一項研究指出,食用蔥類蔬菜的總量與胃癌的發病率之間存在逆相關性,即食用蔥類蔬菜的量越大,罹患胃癌的風險越低

研究指出,蔥類蔬菜中含有多種有機化合物,如黃酮類和有機硫化物等,這些物質不僅具有抗癌效果,還具有抗氧化和抗菌的特性。

此外,大蒜中的大蒜素在抑制幽門螺旋桿菌方面也顯示出積極作用,而這種細菌與胃癌的發展有關。

趕走牙周炎:多刷牙

北京協和醫院口腔科專家靖無迪提到,預防牙周炎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維護良好的口腔衛生。建議每天早晚都刷牙,每次至少3分鐘,並定期使用牙線清潔牙縫。

此外,定期進行口腔健康檢查,以及進行牙周清潔治療。

預防肝炎:定期檢查

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福生表示,慢性C型肝炎(HCV)和慢性B型肝炎(HBV)前期通常很難被發現,如果有明顯的不舒服,這時肝臟已被損傷。所以,對於C型肝炎,及早診斷和治療至關重要。建議大家及時進行相關檢測和篩查,爭取早診斷、早治療。

總之,炎症不是小問題,一旦發現,就要趕緊行動起來,調整生活方式,定期檢查,及時處理,定期檢查,以防炎症又偷偷回來找麻煩。

參考資料:

[1]《這5種常見的炎症,拖著不治會得癌!醫生:很多人忽視了,後悔一生》.騰訊醫典.2023-09-27

[2]《世界肝炎日|早篩早治,消除肝炎危害》.中國紅十字會.2023-07-28

[3]《很多病都拴在「炎症」這根繩上,學會控炎身體會感激你》.生命時報.2022-01-19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5cea328ae451ecd72c88a30f5ea3cb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