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鈕收聽朗讀音頻
按鈕收聽朗讀音頻
文/民生周刊
美學家朱光潛的寓所後面,有一條小河,他每晚都會去河邊散步,沿著東岸去,過了橋再沿著西岸回。他笑著說:「走東岸時,我覺得西岸的景色比東岸美;走西岸時,又覺得東岸的景色更美。」
人常常是這樣,總在仰望別處的風景,卻忘了自己也正站在風景中。
這世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要走,與其仰望他人,不如遵循自己內心的節奏。
所謂羨慕,不過是不知其苦
「人為什麼總是容易羨慕別人?」「因為人們永遠只喜歡追光,而忽略了光背後的陰影。」
從前,有一名青年要到大山另一面的村莊辦事。臨行前,家人囑咐他:「遇到野獸也不必驚慌,爬到樹上,野獸便奈何不了你。」
年輕人牢記在心,一個人上路了。
他小心翼翼地走了很長時間,並沒有發現有野獸出現,於是放下心來,腳步也輕鬆了幾分。
就在這時,一隻猛虎飛馳而來,青年害怕極了,連忙爬到樹上。老虎圍著樹幹咆哮不已,拚命往上跳。
年輕人本想繼續往樹高處爬,卻因驚慌過度,不小心從樹上跌了下來,剛好摔到了虎背上。他只得抱住虎身不放,而老虎也受了驚嚇,立即拔腿狂奔。
另外一個路人不知事情的緣由,看到這一場景,十分羨慕地說道:「這個人騎著老虎,好威風啊!」
生活中,我們何嘗不是那個不明就裡的路人?以為別人的成功都是雲淡風輕毫不費力的,常常艷羨於別人所擁有的一切。但其實,沒有誰的生活過得比誰容易。
很多時候,旁人只能看到表面的光鮮和熱鬧,卻很少能看到他人背後的不得已與無奈。任何一種光鮮的生活,都是需要極大的代價去維護的。
別人的成就背後,或許有你吞不下的苦澀;別人在擁有之前,或許已然承受過無數的失去。
盲目比較,只會徒增煩惱
從前,兩個人同行趕路,途中覺得口渴,便一起去打水喝。找到水源後,其中一個人拿出金杯,另一人拿出竹筒。
拿竹筒的人看到別人金光閃閃的杯子,覺得自卑不已,此後的腳步也越發沉重起來。
他可能忘了,自己原本需要的是水,並不是杯子,自己的目標是趕路,而不是追隨別人的腳步。
生活中的我們,有時又何嘗不是這個拿著竹筒的人呢?很多人習慣了攀比,實際上卻忘了,幸福不是攀比出來的。
在電影《牧馬人》中,女主角秀芝就是一個知足常樂的女人。
20世紀50年代,從四川來到敕勒川牧場的秀芝舉目無親,無處安身,被熱心善良的老鄉介紹,嫁給了大自己十五歲的單身漢許靈均。許靈均雖有文化,但他家徒四壁,而秀芝並不嫌棄他。
嫁給許靈均後,秀芝勤勞能幹,養雞養鴨養兔子,自己脫土坯壘院牆,還給許靈均生了個大胖小子,是鄰居眼中難得的好媳婦。最令人感動的是,在許靈均落魄的那些年裡,她始終不離不棄,從不攀比別人家的生活,一心一意地為了自己的小家而努力。
當許靈均後來被安排到村裡小學當老師時,鄉親們都來祝賀他們。秀芝說:「他就是當了官,我也不稀罕;他就算再放二十年馬,我也不嫌棄。」
楊絳曾寫過這樣一段話:「生活不會讓所有的幸福集中到某個人身上,得到愛情未必得到金錢,擁有金錢未必擁有快樂,得到快樂未必擁有健康,擁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願以償。」
其實,人生的很多煩惱都來源於不知足。如果我們總是去執著於追逐自己沒有的東西,而忽略了自己已經擁有的,那麼終其一生,也很難體會到幸福的滋味。
這個世界,總有人比你跑得快,也總有人跑得比你遠。與其費心追趕別人的腳步,不如為自己揚帆,送自己遠航。
不要拿別人的尺子,丈量自己的生活
漫畫家蔡志忠寫過一個故事。
笛子羨慕簫,想拜簫為師,簫答應了。但笛終歸是笛,簫始終是簫。無論笛子怎麼苦學,始終學不會簫低沉悽美的曲調,最後連自己的音色都忘了。
人活在世界上,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屬的位置,也有自己固定的節拍。「一個人只有朝著他夢想指引的方向前進,努力去過他想要的生活,他才會成功。」這個世界,本就沒有完全一樣的人生,每個人對成功的定義也不盡相同。
人生最明智的做法,是不用別人的尺子,來丈量自己的人生。就如有段話所說:「你不必非得長成玫瑰。你樂意的話,可以做茉莉,做淡菊,做無名小花,做千千萬萬。活得像自己,才是對生命最好的饋贈。」
生活終歸是屬於自己的一場盛宴,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並堅定地走下去,才能不負自己不枉此生。三毛曾說,「路是由『足』和『各』組成的,『足』表示路是用腳走出來的,『各』表示各人有各人的路。」
別人的尺子,量不了你的人生;別人的路牌,無法成為指引你的明燈。
夜讀丨最高明的處世態度:遇人藏住事,遇事沉住氣,生氣壓住火
夜讀丨幫過你的人,不要請他吃飯,要學會這3種報答方式
夜讀丨人到中年:三不笑,兩不叫,一不鬧
主播:汪涵
初心不改,朗讀依舊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體編輯部
點擊圖片可進入
「喜馬拉雅FM」-「全民夜讀」欄目
「人民名品」
了解不一樣的「人民」國貨,打造非凡的民生「名品」。
「人民旅遊」
分享你的遊記與攻略,展示你的美景與美食,「代」你體驗不一樣的風景與風情。
「民生周刊」
人民日報社主管主辦 ,中國唯一專注民生的新聞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