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油價連續大漲,國內加滿一箱油將多花4元

2024-10-24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何一華 李未來 北京報道

10月2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公告,自2024年10月2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90元和85元。卓創資訊數據,以70升的油箱來計算,私家車主加滿一箱油將多花4元左右。

計價周期內掛靠油種均價上移,所對應的原油綜合變化率正向區間運行,開啟本輪零售價上調窗口。隆眾資訊成品油分析師劉文傑告訴《華夏時報》記者,雖然市場對需求前景的擔憂情緒仍在延續,且中東局勢繼續緩和,但亞洲部分經濟數據有所改善,疊加交易商空頭回補,原油價格漲多跌少。

對於下一輪油價調整情況,業內存在分歧。卓創資訊成品油分析師戴田東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市場將關注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國總統選舉等問題,由於美國石油累庫、歐佩克+增產預期等因素將對市場形成利空,預計未來國際油價或延續弱勢體現。

國內油價第九次上調

10月23日,國內成品油再度調價。國家發改委公告,根據近期國際市場油價變化情況,按照現行成品油價格形成機制,自2024年10月23日24時起,國內汽、柴油價格每噸分別上漲90元和85元。

本輪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的背景是,周期國內原油變化率處於正值開局,此後在區間內連續回落,但由於對應的成品油零售限價上調幅度仍超50元/噸,因此本輪成品油零售限價迎來上調。

據金聯創測算,截至10月23日第十個工作日,參考原油品種均價為74.48美元/桶,變化率為1.82%,具體來看,92號汽油上調0.07元/升,95號汽油0.07元/升,0號柴油0.07元/升。

調價過後,國內汽柴油價格將維持在7元以上的水平。其中,全國大多數地區車柴價格7.1—7.3元/升,92號汽油零售限價在7.5—7.6元/升。

本輪是2024年第二十一次調價,也是2024年的第九次上調。本次調價後,2024年成品油調價呈現「九漲八跌四擱淺」的格局,漲跌互抵後,年內汽柴油標準品均上漲15元/噸。下一次調價窗口將在2024年11月6日24時開啟。

油價調整過後,居民家庭出行成本將上升。隆眾資訊測算,以油箱容量50L的普通私家車計算,這次調價後,車主們加滿一箱油將多花3.5元左右;按市區百公里耗油7L-8L的車型,平均每行駛一百公里費用增加0.85元左右。

卓創資訊測算,以月跑2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8L的小型私家車為例,到下次調價窗口開啟之前,消費者用油成本將增加5元左右。

物流行業方面,卓創資訊測算,以月跑10000公里,百公里油耗在38L的重型卡車為例,在下次調價窗口開啟前,單輛車的燃油成本將增加124元左右。隆眾資訊測算,對滿載50噸的大型物流運輸車輛而言平均每行駛一百公里,燃油費用增加2.8元左右。

本輪計價周期內,國內成品油行情呈現汽弱柴強格局。金聯創成品油分析師畢明欣告訴記者,汽油方面,隨著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逐步增加,且缺乏節日利好等因素提振,汽油需求表現低迷;柴油方面,受戶外基建項目趕工,以及農業用油需求支撐,柴油消費量相對穩健,油價抗跌性顯現。

下一輪油價調整現分歧

上一輪油價調整周期中,地緣局勢是重要因素,進入到本輪計價周期後,地緣局勢有所緩解。在美國斡旋下,以方不打算打擊伊朗的石油及核目標,投資者對中東地緣局勢的擔憂緩解,地緣風險溢價消退利空油價。

最近一段時間,美聯儲降息預期也是支撐國際油價上漲的重要原因,本輪計價周期中,由於美國通脹數據回落幅度不及預期,疊加美聯儲部分官員認為9月降息幅度偏大,導致11月美聯儲降息50個基點的機率顯著下滑,此前樂觀情緒出現修正,帶動國際油價下跌。

從供需面的角度來看,前期受利比亞原油供應恢復,以及歐佩克和國際能源署相繼下調2024年石油需求增長預期,基本面偏弱也導致國際油價高位回落。

上述因素影響下,本輪計價周期國際油價呈現下跌走勢,唯一的利好因素是中國經濟預期向好,這也是本輪計價周期末期國際油價反彈的原因。

10月21日,中國下調貸款市場報價利率,這是為振興經濟而採取的更廣泛一攬子刺激措施的一部分。中國央行授權全國銀行間同業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為3.1%,5年期以上LPR為3.6%,兩個品種均較上月下降25個基點。沙特阿美負責人表示,他們相當看好中國及其石油需求,特別是考慮到政府的刺激方案。

對於下一輪油價調整情況,業內存在一定的分歧。金聯創測算,調價後首個工作日,變化率幅度預計將在-0.3%,對應汽柴油下調幅度在10元/噸附近,由於未達到50元/噸的調整線,周期伊始為擱淺預期。

戴田東告訴記者,後期來看,市場將關注美聯儲降息預期、美國總統選舉等問題,由於美國石油累庫、歐佩克+增產預期等因素將對市場形成利空,預計未來國際油價或延續弱勢體現。「不過由於原油走勢存較大不確定性,新周期內零售價最終調整結果,卓創資訊將隨時跟蹤。」

李彥在接受《華夏時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雖然近期亞洲需求前景有所改善,但需求端整體疲軟的特徵仍未扭轉,疊加中東局勢未進一步升級,國際油價上行動力依然欠佳。「整體來看,預計下一輪成品油調價下調的機率較大。」

畢明欣則認為,地緣局勢不確定性仍存,國際原油價格或維持震盪走勢,新一輪零售價缺乏明確方向性指引,消息面支撐有限。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564daa1dfac910b52c9c6d98a5192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