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可能,如果您聽音樂,為了獲得最佳質量,各種操作方法和網際網路提示推薦無損音頻。但是什麼是無損音頻,您在哪裡可以找到包含它的曲目?HiFi 音頻是怎麼回事?
本文將引導您了解這些有時很混亂的術語,並幫助您確定無損音頻是否值得您使用,以及在哪裡可以找到充分利用它的曲目。
要了解無損音頻,我們必須從與音頻相關的大多數事物開始:人耳。大多數人,除了非常罕見的邊緣情況,只能聽到 20Hz-20kHz 頻率範圍內的聲音。這可能會有所不同,隨著年齡的增長它會下降,但總的來說,這就是你所聽到的一切——無論是通過耳機還是在街上——所在的地方。但僅僅因為你聽不到其他任何東西並不意味著其他頻率不存在。例如,考慮一個狗哨;你聽不到,但你的狗可以。錄製音樂並將其轉換為數字時,麥克風可以檢測到的每個可能的頻率都會被保存,即使您永遠不會聽到它。
無損音頻通常會導致文件非常大。相比之下,「有損」音頻會丟棄與您聽不到的頻率相關的任何數據,從而使文件變小。通過擴展,非常有損的音頻也會拋出您可以聽到的數據。
但故事不止於此,因為有損和無損音頻都可能涉及音頻壓縮. 有未壓縮的無損音頻文件,包括 Windows 上的 WAV 和 macOS 上的 AIFF。但是,如前所述,保存大量聲音數據會占用大量空間。因此,工程師們開發了各種方法來縮小音頻文件。丟棄頻率(這是 MP3 等有損格式所做的)可能會導致文件非常小。壓縮還可能引入包括聲音質量在內的其他問題。有時,嘗試過多地壓縮聲音文件會導致所謂的壓縮偽影。這些是壓縮過程本身產生的令人不快的聲音,在原始錄音中找不到。此外,由於壓縮的工作方式,某些類型的音樂可能會經歷「預回聲」,或者在它實際出現在軌道之前稍微聽到聲音。
為了保留文件中存在的所有數據,保持其原始質量,並且不引入任何偽影,較小的無損音頻格式(例如 FLAC)使用其他技巧來完成壓縮。儘管如此,這些文件永遠不會像有損格式那么小。但是,您在硬碟空間中損失的東西會在音質和保留原始錄音的完整性方面獲得。
經常與無損音頻討論糾纏不清的是比特率。這是一個相當複雜的話題,但為了簡化,「爭論」通常歸結為 16 位文件與 24 位文件。比特率是指數字表示「採樣」模擬音頻信號的頻率。可以把它想像成在爐子上加熱一壺水的溫度。如果您將溫度計浸入水中並記下該值,您最終將能夠繪製出隨著時間的推移它是如何增加的。您每秒執行此操作的次數越多,比特率就越高。
標準音頻 CD 使用 16 位音頻,頻率為 44.1kHz,因此得名「CD 音質」。CD 質量也稱為「HD」聲音。它已經是人類聽覺範圍的兩倍多。通過擴展,24 位音頻可以達到 96kHz 及以上。因此,它經常被貼上「超高清」的標籤。所以它必須更好,對吧?此外,流媒體服務通常將所有內容歸為「無損 HiFi 流媒體」,使其更加混亂。
沒那麼快。除了人耳無法感知如此高頻率的聲音這一事實外,我們還知道,由於一些稱為奈奎斯特-香農採樣定理的複雜數學運算,44.1kHz 的 16 位音頻足以完美再現其中的任何信號。人類聽覺的有界頻率範圍。24 位音頻背後的助推器聲稱,由於每秒發生更多樣本,因此產生的曲線「更平滑」或「鋸齒狀」更少,但這在實踐中不會產生任何可聽得見的差異。為什麼?好吧,一方面,產生的曲線仍然很平滑。你可以把它想像成過度解釋一個話題:你只需要一定數量的細節來傳達一個想法,最終它只是收益遞減。
總的來說,無損音頻是任何文件格式,它可以保留麥克風記錄的所有內容,並且在 44.1kHz 時至少為 16 位。更高的比特率當然是可能的,但您可能不會注意到差異。儘管如此,正如我們稍後會看到的那樣,更高的比特率和無損流媒體往往都可以通過 HiFi 流媒體服務或層級獲得。
現在越來越多的流媒體服務提供無損音頻。通常,您會在付費的「高解析度」、「高保真」、「高清」或「超高清」級別中找到此選項。從 CD 上翻錄文件也可以讓您在本地享受無損文件。但這不是最方便的選擇,因此這裡有一些提供無損音頻的流媒體服務。請記住,無損文件很大,您會吃掉大量流式傳輸的數據。如果您的計劃有數據上限,最好通過 Wi-Fi 來享受它們。此外,雖然如今許多手機都可以播放無損文件,但您可能需要外部適配器才能獲得非常高的比特率選項。
Apple Music提供兩層無損音頻。訂閱即可獲得 CD 質量。您可以在iOS 設備上的「設置」 > 「音樂」 > 「音頻質量」中啟用它。還有「高解析度」24 位無損音軌可用。但是,這些要求您使用外部數模轉換器。
在享受您可能沒有考慮過的無損音頻時,有一個限制因素:藍牙音頻。長話短說,目前廣泛使用的每個藍牙編解碼器都會在某些時候至少壓縮一點音頻。這有複雜的技術原因,但足以說明帶寬、連接穩定性和音頻質量之間存在折衷。藍牙信號中基本上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填充無損音頻流的數據。
為了規避帶寬問題,藍牙編解碼器使用各種技巧來保持連接穩定。某些編解碼器在這方面比其他編解碼器更好。例如,廣泛使用的 SBC 編解碼器無法保持高質量,因此發送的數據不多,但連接非常穩定。aptX 和 aptX HD 等更高質量的編解碼器使用更高級的算法。某些編解碼器(如 aptX Adaptive 和 LDAC)實際上可以根據連接的內容和需求改變其比特率。事實上,LDAC 總體上達到了接近 CD 質量的音頻。這不是一個完美的匹配,但只有真正挑剔的聽眾才會注意到。還有aptX Lossless,它將於今年某個時候在設備上首次亮相。
長話短說,如果你用藍牙耳機聽無損音軌,你會損失一些質量。這比從有損音軌開始要好,但如果你擔心的話,它不會是完整的體驗。為了充分利用無損音頻提供的優勢,最好堅持使用有線收聽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