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作家方曉莉)
此為我對「@易中天」老師上聯「歲盡奇寒春乃近」之第五稿,感謝諸位老師們的啟發與指點,謝謝。
(前四稿以及當時說明,分別於文章《專業和業餘的差別:我花了一下午時間對易中天的上聯!四易稿!》與《「風搖駭浪岸何遙」:需正行,逆行則會翻船》)當中予以說明:然而隨著學習的進一步深入,因此了解到此前有諸多地方,仍存在不足與謬誤之處,故而進行修改,這裡是第五稿。感謝諸位老師的進一步說明與指點。謝謝。)
(我大意了啊!……當時純粹覺得「@詩道駿言」博士這麼說,讓我深刻領會其用意:但我覺得,我也知道,有點韻味,也有點玄機……但是,會不會是您比較重視,而我沒那麼重視?……直到後來我,才知道,我錯的有多離譜!)
(來源於易中天老師的文章。)
我昨日見「@百年孤聯」老師一篇文章《易中天又征春聯了,歲盡奇寒春乃近,這次怎麼對?》,專程去閱讀,然後詢問了詩道駿言博士!期間,我發現,原先我在《專業和業餘的差別:我花了一下午時間對易中天的上聯!四易稿!》中提及,自己四易稿後,最後一稿對易老師的上聯「歲盡奇寒春乃近」的下聯為「風搖駭浪岸何遙」:估計我是說明自己最後一對,無論如何,求個「過關」,我感覺詩道駿言博士還不太滿意,但算我勉強「過關」,但並未點贊:所以我心想可能哪裡還沒過關,因此我又去尋找答案,但一時之間沒找到,於是我去省悟詩道駿言博士當時他所對的那三個下聯,去體悟其中意境。
所以,詩道駿言博士這三個下聯,又花了我「一下午+半個晚上+一上午」的時間,去領會其中意思。
最後,我得出了三點:
一,「歲盡奇寒春乃近」,詩道駿言博士對的下聯是「日升殘夜曙方生」,對的意境在我當時看來,是表示即便是殘夜,也仍然有曙光,佳境!……後來我花時間去領會其中意境,得出兩個字:理想。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要堅持自己的理想,如此,方能在任何絕境當中,絕處逢生。
二,「歲盡奇寒春乃近」,詩道駿言博士對的下聯是「世行正道盛方形」,你可能難以想像,這是另外一個境界,所以很佩服。
一開始,我沒理解,這個「盛」是何意,甚至搞不懂它的用法,到底是名詞還是動詞,還是形容詞?……就是一開始沒明白。
但我整體從意境去領略其中風光,忽然之間就明白,這所謂「盛」應該是「盛事」之意(個人意見,僅供參考):我的看法是,這個下聯的意思是,世道之盛景,在於一個人有原則,而行正道。
所以我得出來的是兩個字:原則。
也就是說任何一個人要有原則,只有這樣,世界才會成為出它真正的樣子,也就是正道而成的盛世。
三,「歲盡奇寒春乃近」,詩道駿言博士對的下聯是「學明至理士還名」,這是第三個境界:太了不起了!……我也是仍然最後領悟其意境後,然後再琢磨到每個詞的用法。
我想這第三個下聯,意思是:一個人要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人。
那麼對於你想做的事情,或者你不敢做的事情或者你不願意做的事情,都要一一做到。
因為只有這樣,你才能真正成為一個令人尊敬的人,受到眾人的景仰。
這裡再將「百年孤聯」老師的文章,以及之後,詩道駿言博士的文章,截圖如下:
(百年孤聯老師的文章。)
(詩道駿言博士的文章。)
而在詩道駿言博士發文之前,我曾詢問過,關於「奇寒」兩字的理解。
截圖如下:
(我忽然知道為啥這個「寒」字,詩道駿言博士說作名詞好了!……我感覺易老師好陰險啊!……雖然他已經說清楚了,但我仍然掉入了這個「坑」,原來這個「寒」就是指「大寒」!……)
難怪,詩道駿言博士說,「形容詞+名詞」,原來是這個道理,而這一點,他在自己的文章《易中天老師出的春聯有哪些玄機,你解讀對了嗎?》中特別指出:「寒」的意思。
關鍵是,這奇特的大寒,不僅是在年底前一天,關鍵是下一個是第二年的「立春」,又是另外一個節氣,剛好這個「春」與「寒」分別對應的是「立春」與「大寒」!
(來源於詩道駿言博士的文章。)
他啥都跟你說清楚了!……可是,你還是想當然!……這個「你」,當然指的是,也許還有部分詩友們,也積極入坑了!……
但是,有沒有全對,真不好說啊!
我原來在百年孤聯老師那邊看了文後,再反省,然後再詢問詩道駿言博士老師,再後悔……然後寫了個微頭條。
(當時我看了百年孤聯老師的文章,感覺自己頗多地方,並不明白,所以我後來專程請對方對我的文章《專業和業餘的差別:我花了一下午時間對易中天的上聯!四易稿!》予以點評,其實就是想讓他看看,我在學習過程中,暴露出的短板:順便將百年孤聯老師的見解與詩道駿言老師的理論進行對比,看看自己怎麼學習。
不過他沒去那邊評論,直接來我後面這個微頭條上,說明,作為春聯,我這個還並不是合適的,但易老師可能讚賞,算是對我的一個鼓勵吧!也感謝。)
然後百年孤聯老師對我予以鼓勵,同時指出:易老師應會肯定後學之學習,不過呢,我這個寫的不像春聯!……我頓時懵了。
對啊!我當時只記得勵志,但忘記了,好像春聯,有些時候,不一定適合放上這樣的句子。
比如上聯:「歲盡奇寒春乃近」,我來下聯「風搖駭浪岸何遙」:這個不像是普通百姓人家,會用的春聯。即便是文人雅士,也不一定會「採用」。
它可以作為平常看的對聯,但春聯,不一定會被採用。
(這個對聯,大家看如何?歡迎名家點評。)
而後,我又學習了詩道駿言博士所對的那三個下聯,重新進行領悟,好在詩道駿言博士又寫了一篇文章《易中天老師出的春聯有哪些玄機,你解讀對了嗎?》,讓我重新得以學習。
然後,我又重新對下聯,算第五稿吧!
上聯:歲盡奇寒春乃近;
下聯:
1,人緣逆境道方圓;
2, 家臨貴客兆其霖;
3,國寧百姓運當凝(註明:這個下聯,按照「百年孤聯」老師說,寬對是「O平O仄O平平」:其實我還不知道,為啥寬對可以是「O平O仄O平平」,這個怎麼評的?謝謝;但我這裡,「國」在平水韻中屬於「仄」,中華通韻和中華新韻中,倒是屬於「平」。不過這裡都是對平水韻吧?……所以,這個算「寬對」嗎?……謝謝。)。
因為百年孤聯老師,說是應有春聯的「樣子」(大約是這個意思。),所以我這裡將開頭的字,定「人」、「家」、「國」三個字,試寫了下聯。
此第五稿,姑且放上。
(未來還會不會改,我不清楚,但錯了的就會改。)
(原圖來源:洪江人,《大年初二,洪江古商城「古城戲台「精彩上演 》,美圖秀秀添加文字「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感謝分享。)
同時感謝以上老師們,無論是易中天老師啟發我去對下聯,還是我當時跟著「詩道駿言」博士對下聯(我其實一開始對的時候,是照著對方的下聯「學」的,但最後一個字,我忽略掉了,沒弄懂……所以又要重新對。),或者百年孤聯老師以專門研究對聯的帳號「百年孤聯」而激勵我等去學習對聯,研究對聯之學問,都給人莫大的鼓勵!
而我的感覺一貫是:「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
不僅唱戲如此,做學問也是如此吧!……
所以在對聯一事上,對學者名家而言,隨意之文,一揮而就,但對我而言,需要查閱更多資料以及詢問專業人士,才能不斷進步。
而易中天老師的上聯讓我認識到:他的上聯真的陰險嗎?其實他什麼都說清楚了,只不過對下聯的人,包括我,都有一些人,自己先自己對了個下聯,而沒有看清所有背景,而認為一切背景,不過是其人自說自話,可背景已經放在那裡了。
當忽視了背景,後面對的對聯,在理解方面,比如詞性,就有差;如果專業性不足的話,像我這樣,即便有一番興趣去了解,並且學習和研究,但仍然需要不斷修改稿子,最後成稿,成稿後,也發現老師仍未滿意,但我需要自己再去尋找答案,找了答案之後,再去進行對比……對比完後,再作一版。
總而言之,對聯一事上仍需深學,我會在專業書籍上,去進行學習。同時也更關注諸位老師們的作品,也在實踐當中,不斷尋求真理,而達對聯之道。
這裡再次放上詩道駿言博士此前之評:
(這哪裡是「有韻味」、「有玄機」,這是「太有韻味」、「太有玄機」:明明一切講清楚了,可往往人們總按照自己的路走,最後忽略掉了,一切背景,易老師早就說了,只不過你從未當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