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月前,邱現東接任一汽集團「一把手」,以雷霆之力對紅旗品牌進行了改革:先是召開紅旗品牌戰略研討會和生態業務戰略研討會,系統性地進行了戰略復盤,全面規劃了戰略目標及重點任務,而後又對內宣布成立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以及相關的人事調整。
一系列動作下,紅旗的發展思路也愈加清晰。近日,一則《關於開展一汽紅旗汽車銷售有限公司高級經理崗位公開招聘的通知》就顯示,根據中國一汽紅旗品牌的「531」規劃,到2028年,紅旗品牌的總銷量將超過1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將超過70萬輛。
而按照此前2025年實現年銷百萬輛的目標,紅旗的新戰略其實將時間線拉長到了三年以後。對此,有業內人士對「汽扯扒談」表示,紅旗之所以推遲實現年銷售百萬輛的目標,可能是為了確保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中建立更穩固的地位,更好地適應市場發展的需求,並為持續的增長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2025年百萬輛不太現實?
事實上,今年1月,彼時還是中國一汽董事長的徐留平,正式宣布紅旗全面轉向新能源,並發布了一系列調整舉措和目標。按照規劃,到2025年,紅旗總銷量要達到100萬輛級,其中新能源車占比過半,超過50萬輛,年平均增長138%;到2030年品牌總銷量要突破150萬輛,新能源汽車成為銷售主體。
年平均增長138%,按照過往的「紅旗速度」,並非難以實現。數據顯示,在2017年-2021年間,紅旗品牌銷量從不足5000輛,迅猛增長至超過30萬輛,相當於翻了63倍,銷量猶如坐上噴氣式火箭一樣,突破了一個又一個關口。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占比過半,新能源汽車則成了紅旗銷量突破百萬輛的關鍵。但近年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的崛起,傳統汽車企業又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衝擊。反映到紅旗身上,亦是如此。
一方面,受新能源汽車擠壓燃油車市場份額的影響,紅旗自2022年開始增速放緩,同比增長從超50%回落到3%,全年銷售310685輛,只完成目標銷量的77%。
另一方面,紅旗又沒有趕上新能源發展的「快車」,在比亞迪、吉利、長安等自主品牌新能源迎來爆發的2022年,紅旗新能源汽車全年銷量僅為36213輛,占品牌銷量的11%。其中,主銷車型E-QM5銷量達到了31603輛,但訂單絕大部分來自於網約車行業,紅旗E-HS9全年僅賣出了4540輛,紅旗E-HS3隻有70輛。
即便如此,徐留平還是定下了2025年新能源汽車超50萬輛的目標,如果按照此目標,則意味著從今年開始,紅旗要在三年內實現近14倍的銷量跨越,步子邁得確實很大。
全面發展新能源的決心不變
不過,在定下了2025年實現年銷百萬輛的目標後,徐留平就調離了一汽集團,原工作由原中國一汽董事、總經理、黨委副書記邱現東代為主持,半年後,邱現東正式接任一汽集團董事長、黨委書記,免去其一汽集團總經理職務。
這半年的空窗期,足以讓邱現東較為直觀的感受到了紅旗在新能源領域的不足。
具體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紅旗目前官網在售車型14款,但只有E-QM5、E-HS9兩款新能源車型;二是根據官方數據,今年上半年紅旗新能源車銷量僅3.3萬輛,銷量主力依舊是面向B端運營市場的E-QM5;三是今年9月E-QM5的銷量達到了8971輛,但有平台顯示,官方指導價12.28萬-23.98萬元的E-QM5,終端給出了頗高優惠,價格直接打了半折。即便如此,其月銷量也沒有過萬。
在此情況下,2028年紅旗總銷量超過100萬輛或許更加貼合實際。當然,邱現東對於發展新能源的決心依舊不變,還將新能源車輛的占比從50%提高到70%,定下了2028年新能源銷量超過70萬輛的目標。
為此,邱現東對紅旗進行了營銷管理體系的調整,將營銷創新院、營銷中心、新能源營銷中心的部分機構、職能進行整合,成為全新的營銷中心,深度匹配企業戰略,提升紅旗品牌營銷體系協同作戰能力。同時,對內宣布成立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由中國一汽副總經理劉亦功擔任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總裁,另外兩位副總經理周治平和梁貴友擔任紅旗品牌運營委員會執行副總裁。
此外,一汽紅旗也在加速新能源產品布局。年內,紅旗品牌將推出E001和E202兩款純電車型,到2028年將累計推出11款純電動車型和11款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實現A級到D級轎車SUV、MPV等細分市場全覆蓋。目前,在最新一批的工信部申報名單中,紅旗代號為 E001 的純電動轎車也以「EH7」的正式名稱完成申報。
「在認清現實之後,紅旗品牌確實需要調整其發展策略,以適應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快速變化。」有相關人士對「汽扯扒談」表示,包括產品線調整、營銷策略優化和組織架構改革等方面策略調整和全面轉型,都需要時間來確保順利實施和最大限度地發揮效益,但不確定的是市場是否有足夠的時間,來等待紅旗調整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