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引水「解渴」萬畝良田 藍天救援隊開啟「白+黑」抗旱模式

2022-08-29     壟上行

原標題:為引水「解渴」萬畝良田 藍天救援隊開啟「白+黑」抗旱模式

地處江漢平原的荊州素有「魚米之鄉」的美稱,是全省規模最大的水稻集中產區。今年,當地中稻栽播面積有六百多萬畝。持續的高溫少雨,部分中稻田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旱情。為保證鄉親們的秋糧收成,荊州社會應急力量也加入到抗旱隊伍中。

在荊州市沙市區岑河鎮定向村,由於連續多天不停歇的提水作業,這台抽水車的發電機出現了故障。在現場值守的荊州市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們化身機修工,抓緊時間進行搶修。

由於剛剛停機,發電機所在的艙室溫度超過五十度,而狹小的空間裡,最多只容得下兩名隊員蹲在裡面操作。

荊州市藍天救援隊 隊員 李欣:平常這個裡面八十度是有的,水箱就有九十度。

為了使抽水設備儘快重新運轉,給農田解渴,兩名隊員顧不上高溫酷暑,相互配合,很快就找到了問題癥結,兩雙巧手不到半個小時就排除了故障。

隨著發電機的轟鳴聲響徹田野,水泵又開始開足馬力工作,乾涸的溝渠里水位在慢慢升高。據了解,八月中旬,荊州市藍天救援隊按照當地應急管理部門的部署,來到沙市區岑河鎮定向村參與抗旱工作。

荊州市藍天救援隊 隊員 馬麗:其實我們藍天救援隊的隊員,在這邊進行抗旱工作也只是一種公益行為,我們只是利用自己的業餘時間,來幫助當地的村民去解決他們的燃眉之急,為抗旱工作做一份貢獻。

連日來,隊員們駕駛著這台流動式的抽水車輾轉各個村組的受旱田塊,輪番抽水給稻田解渴。村民王大媽種植了十多畝的中稻,她田塊周邊溝渠的水已經快見底了,正是著急上火的時候,抽水車的到來,她心裡別提有多高興了。

眼下,正是中稻灌漿期,也是需水量大的時候,為了保證稻田灌水不斷檔,隊員們開啟「白+黑」抗旱模式 ,從早到晚在這個不足兩平米的空間裡輪班駐守,查看儀表,監測流量,防止機械損壞造成停機,影響抽水作業。

荊州市藍天救援隊 隊員 馬麗:對於晚班的隊員就是蚊子特別多,再一個環境,我們這個機器是不能停的,聲音特別吵雜,有的隊員到白天的時候,腦袋都是翁的。

目前,荊州市藍天救援隊投入了兩台抽水車,六台抽水泵,四十多人次參與抗旱保水行動,為定向村的種田鄉親今年的收成保駕護航。

荊州市藍天救援隊 隊員 馬麗:目前我們在這邊進行抗旱工作,已經持續了一個多星期,已經為當地村民解決了一萬多畝灌溉用水問題。

來源 | 《壟上行》

編輯 | 黃小佳

編審 | 許蓓

監製 | 楊斌

壟上行視頻號

歡迎關注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4fea24e573b0c39bba3c336f8a782c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