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十大國產劇,《狂飆》排第六,第一名是近幾年的「天花板」

2023-12-13     電影聚焦

原標題:2023年十大國產劇,《狂飆》排第六,第一名是近幾年的「天花板」

2023年即將收尾,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盤點時間。

今年國產劇爆發,豆瓣評分8.0以上的,足足有20多部,武俠、科幻、懸疑、現實題材都不缺,可謂是百花齊放。

接下來盤點10部,有兩個標準,首先豆瓣評分人數超過10萬,這樣就排除了《我有一個朋友》《破事精英第二季》《曾少年之小時候》等高分劇。

然後豆瓣評分由高到低,《長相思》《長月燼明》《長風渡》《玉骨遙》《寧安如夢》這些爆款劇,評分不達標,暫未入選。

第十名、《裝腔啟示錄》,12.4萬人評分8.1

名字雖然是「裝腔啟示錄」,但一點也不裝,揭開了社畜的真實狀態,可以稱之為生活啟示錄或都市男女的觀察手冊。

比如很多都市白領,白天光鮮亮麗、妝容精緻,晚上回到家,一副愛誰誰的狀態,臨時開視頻會議,上邊西裝下邊睡褲,不要太真實了。

劇集擊破了「精英」打工族的偽裝滿足,但同時也探討了他們為什麼喜歡裝,又為什麼討厭裝,又因為什麼不得不裝。

當下這個快節奏的時代下,很多人臉上寫滿了疲憊,找不到方向,容易迷失自己,忘卻自己的真實情感,願各位餘生討好自己,真誠對待自己。

第九名、《塵封十三載》12.9萬人評分8.1

繼《隱秘的角落》《沉默的真相》之後,「迷霧劇場」又一力作。

劇集採用雙線交叉敘事,將十三年前的系列兇殺案串聯起來,剪輯絲滑,節奏輕快,人物刻畫豐滿。

令人驚喜地有兩個地方,一是案件設置比較詭異,兇手有著特別的嗜好,喜歡將屍體擺放成藝術性的姿態,還留下一根鉛筆。

第二個是陳建斌和陳曉的表演,嬛嬛的兩個怨偶合體,極具化學反應。

13年前,師傅脾氣暴躁,經驗豐富,徒弟思維縝密;如今師傅退了,沒了脾氣,徒弟能獨當一面,幹練果斷。

師徒前後的轉變,通過日常行為和演技,就能把角色給立住。

劇集雖然在講懸案,但更多的是講警察,老衛不像傳統警匪劇里的英雄人物,他也有瑕疵,也破不了案件。

但他一直沒有放下案子,生活中也有千千萬個警察和他一樣,鍥而不捨地查著塵封案件,他們沒有開掛的腦子和技術,只有一個個平常的日夜堅守。

第八名、《愛情而已》14.6萬人評分8.2

同樣是「姐弟戀」題材,《愛情而已》勝過《驕陽伴我》,主要原因在於CP感。

肖戰和白百何的化學反應,沒有吳磊和周雨彤來的自然,一個很有少年感,一個幹練清爽,既養眼又好嗑。

在周雨彤身上,看到了「姐姐」的那種獨立和成熟,在吳磊身上,他有著「弟弟」的赤誠和勇敢。

無論是正常的戀愛,或是姐弟戀,其實最簡單和最難得是平等與尊重,真正的愛情並不是將就和被照顧。

第七名、《蓮花樓》57萬人評分8.5

古裝武俠探案劇,探案部分,以單元的形式展開,雖有劇情bug,但整體有趣。

武俠部分,有別於金庸小說里俠之大者的郭靖和喬峰,更多的是講述「告別」這一人生主題。

昔日的李相夷,鮮衣怒馬的英雄少年,天下第一的四顧門門主,是那麼的意氣風發,多少人崇拜的偶像。

而李蓮花,一人一狗,拉著一座蓮花樓行醫問世,過著採菊東籬下的悠閒生活。

無論是李相夷還是李蓮花,他一直堅守自己,不活在別人的期待中,他告別往日的成就,和戀人、朋友、仇人和解,真的做到了返璞歸真。

開放式的結局,也正好對應了他的人生態度,無論是死是活,他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第六名、《狂飆》88萬人評分8.5

央視八套近九年來收視最高的劇集,今年第一爆款劇,是2023年的開門紅。

《狂飆》為什麼能夠爆火?

首先是題材掃黑除惡,觀眾對它有天然的獵奇性。

然後打破了以往國產劇對「匪」的定義,塑造了一個性格豐滿的反派人物高啟強,一路看他從賣魚佬到黑老大,一步步邁向深淵。

再有就是演員精彩的表演,張頌文的許多設計,讓這個人物的可信度大大增加,甚至讓觀眾多了一絲同情。

張頌文一躍成為一線,但他的爆火是多年的沉澱所積累的,而其他演員雖然吃到了角色紅利,但終究是曇花一現,比如「高啟盛」蘇小玎。

張頌文火了之後,一直堅守初心,不驕不躁,而其他演員恨不得趁著這波流量撈一筆,終究被流量所反噬。

第五名、《繁城之下》14萬人評分8.6

鵝廠的「X劇場」,對標「迷霧劇場」,繼《漫長的季節》《歡顏》之後,又打出的一張底牌。

今年的懸疑劇,喜歡用雙線敘事,但《繁城之下》不僅如此,在玩懸疑氛圍的同時,在東方美學上也比較考究,充滿了古典意味,帶我們一覽明朝江南水鄉的獨特美學。

曲三更和宋典史不是主角,他們只是揭開案件的工具,真正的主角是陸直和小寶子。

兩人的性格,用一個偷點心的例子就告訴了我們。

小寶子說,應該偷那些性情不好的人,而陸直說該偷性情好的,這樣他們就算髮現,也不會拿你怎麼樣?

簡單一點理解就是老實人就該受欺負嗎,這是什麼世道?一方面暗示了明朝當時的社會,另一方面表達了人性的複雜。

第四名、《古相思曲》16萬人評分8.6

魚在水中游,是尾也是頭,別出心裁的逆向穿越題材,今年最大的一匹黑馬。

根據UP主的二創同人視頻《古相思曲》改編而成,在結構上非常討巧,開頭即是結尾,結尾也可以是開頭。

當下仙俠古偶劇泛濫,越來越同質化,毫無辨識度,反觀本劇,在服道化、構圖上皆有古風古韻。

女主角選的也非常合適,18歲的時候,眼睛裡寫滿了清澈純真,36歲的時候,是那麼端莊、典雅和沉靜,每一幀畫面都不想錯過。

有人說最後是BE結局,但從某種意義來說,也不算「BE」,開始和結尾互為結局,他們在錯位時空中相愛,也算是一種圓滿。

第三名、《去有風的地方》30萬人評分8.7

逃離大城市,找個小村莊,親近大自然,這是多少社畜打工人,每晚躺在床上所想的。

劇集正是抓住這種心理,打動和治癒了很多人,這也是8.7分的一個重要原因。

以往的愛情劇,總會灑狗血,各種出軌、爭家產的戲碼,但在這裡統統沒有,主打一個日常、溫馨和療愈。

難得的是也沒有說教意味,利用每一個角色,來傳達當下青年人的生活態度和價值觀,讓人感覺恰到好處。

與此同時,劇中雲南大理的美好風光,也讓人嚮往,電視劇火了之後,去那裡旅遊的人數飆升。

當然了,劉亦菲和李現,兩位頂流之間的CP感,也是劇集成功的一大要素,誰不愛看俊男靚女撒糖呢?

第二名、《三體》42萬人評分8.7

改編《三體》不是一件易事,小說氣勢宏大,想像力豐富,不僅包含了許多科學知識,而且還有濃郁樸素的人文反思。

但劇版《三體》成功了,如果說《流浪地球》撬開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大門,那麼劇版《三體》就是科幻電視劇的元年標誌。

劇集整體來說做到了創作嚴謹、忠於原著,為了更加真實,許多場景都取景於現實存在的,比如各種實驗室、天文館和博物館等。

然後就是演員的表演,于和偉的史強,張魯一的汪淼、林永健的常偉思,都比較符合小說中的人設。

最令人津津樂道的還是葉文潔的兩位扮演者,王子文和陳瑾簡直是天選葉文潔,就像從書中走出來的一樣。

尤其是陳瑾,那種氣質自然散發出來,集冷靜、智慧與傲氣於一身,令人嘆服。

第一部的成功,接下來可以期待《三體:大史》《三體Ⅱ:黑暗森林》了。

第一名、《漫長的季節》88萬人評分9.4

當之無愧的年度劇王,它的好,是全方位的好,無死角的好,是近幾年國產劇的天花板。

從故事、敘事手法、攝影、剪輯、服道化、演員表演,沒有一個拖後腿的。

劇集表面上是懸疑犯罪,實則是講述人與人之間的變化,用「生活流懸疑」最為準確。

以往東北題材,要麼展現冰天雪地,凸顯那種冷靜肅殺感,但導演反向為之,用各種明亮的色彩,透露出一股人間煙火氣,展現出東北人的幽默樂觀。

兇手是誰,真相如何,這些不重要,真正應該關心的是那些活生生的人,經過歷史的變遷,他們有哪些喜怒哀樂,身上發生了什麼,因為這些都是時代的印記。

導演最後也給足了希望,火車滾滾向前開,伴隨著《再回首》的旋律,王陽喊出了那句:往前看,別回頭。

上面介紹的10部國產劇,你們看過幾部,最喜歡哪一部,印象最深的是哪個角色呢?(撰文:十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4e6bb1b0332e69f8400d47e008305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