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霞、國超……明星的原名這麼刺激的嗎?

2022-06-29     壹讀

原標題:費霞、國超……明星的原名這麼刺激的嗎?

沒有藝名的壹讀君|米吱

這些日子,微博熱搜榜上總出現一個人名:

宋引章。

這是剛完結的電視劇《夢華錄》里的一個角色,前期把不少網友氣得夠嗆。連同角色一起上熱搜的,還有扮演者林允。有趣的是,除了討論劇情,每次網友都要cue一下林允的本名。

原來,林允原名費霞,網友都「親切」地喊她霞姐,只要她上熱搜,不管是什麼話題,都要提一嘴她的本名。

有人把角色上升到演員,網友維護霞姐

娛樂圈藝名和原名相差很大的不止林允。

比如,舒淇原名林立慧,毛不易本名王維家,春夏原名李俊傑,任嘉倫原名任國超……

所以,明星為什麼非要起藝名?起藝名有什麼講究?

為什麼要取藝名

所謂藝名,簡單理解,就是個體在演藝圈、戲曲界等行業內的別名。

明星之所以要取藝名,不外乎兩種情況。

第一,寄託願望/改運。

比如成龍。山西衛視的《老梁故事匯》曾經說過成龍的改名原由。

那時候在香港,想在演藝圈混出頭很難。成龍又是演死人、跑龍套,又是當武師,總算有個導演看上他了——靠一部《唐山大兄》就捧紅李小龍的羅維。彼時成龍還叫陳元樓,羅維使其改名為成龍,就是取「成為李小龍」之意。

也有人說成龍改名是為了改運,姑且也算在這一類里

第二,原名不夠好聽或比較拗口。

這一點的典型例子有梁靜茹(原名梁翠萍),馮德倫(原名馮進財),楊紫(楊旎奧)……雖說名字無分優劣,但從美感和閱讀難度上來說,改完後的名字確實更勝一籌。

但《新華字典》就那麼厚,大家的眼光也都差不多,保不齊就撞名了,再加上很多人不經常衝浪,對明星的臉不夠熟悉,就會出現傻傻分不清的情況。比如娛樂圈的一個「世紀難題」:

分清張馨予、張予曦、張雨馨、張雨鑫、張藝馨、張歆藝。

這麼一對比,楊冪的名字真的很有辨識度|圖源網絡

也有人劍走偏鋒,選生僻字。

結果就是,非粉網友根本不認識那個字。在這一點上,張大大是另一個極端,他的原名張韡(wěi)鮮有人認得,但誰還不認識「大」字咋的。

有人把明星改名的原因分類得更細,共8種

不過藝名對藝人來說有利也有弊。

最可怕的弊莫過於,經紀公司直接把你的名字給另一個人,「克隆」出一個你來。

歌手胡楊林就遭遇了這件事。2005年,一曲《香水有毒》紅遍大街小巷,這首歌的演唱者正是太格印象公司的簽約歌手胡楊琳,藝名「胡楊林」。

但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2009年,胡楊林和太格印象公司解約。然而,2013年,太格印象公司簽約了歌手桂瑩瑩,並給她起藝名為「胡楊琳」(《香水有毒》原唱的本名)。2014年,太格印象公司聲明收回29首歌曲演唱的授權,其中包括胡楊琳的成名作《香水有毒》。

一時間,真假胡楊琳難以分辨。

搜索《香水有毒》,第一個出來的是胡楊林,第二個就是桂瑩瑩

最終,真·胡楊琳以不正當競爭為由把老東家太格印象公司和桂瑩瑩起訴了,最終勝訴。

除了《香水有毒》的真假胡楊琳,還有雲菲菲(原名鈕春華)和雲菲菲(原名卞苡然),以及《套馬杆》的烏蘭托婭和烏蘭圖雅,至今仍在扯皮個沒完。

至於借著藝名相似炒作或蹭熱度的也有,比如西域刀郎和刀郎,還有當初費霞改名林允時,就被少女時代門面林允兒的粉絲罵得不行。

可見藝名這事兒沒那麼簡單。

改名的科學原理

賜子千金,不如教子一藝;教子一藝,不如賜子好名。

這句在網絡上流傳甚廣的俗語,簡單直白地揭示了一個好名字的重要性。對明星來說,顏值基本上是進圈的門檻,而好的姓名,就擁有一種「聽起來就帥、美」的魔力。

這是因為,人們對姓名也有刻板印象。換句話說,名字漂亮,會讓人覺得你這個人也漂亮。

只看姓,就能讓人腦補出180集瑪麗蘇劇情……

也正因此,雖然娛樂圈的名字很多都相似度max,明星們也不在乎。在一個雖然有特色但聽起來顏值不行,和雖然雷同但聽起來就漂亮的名字之間,根本不用猶豫——

肯定選後者。

除此之外,姓名還是影響個體的人際吸引力和社會互動質量的重要因素。擁有積極姓名的人更容易被他人接受,擁有消極名字的人則剛好相反。

也就是說,姓名可能會影響你的好感度和觀眾緣。

試想一下,身處娛樂圈,周圍的美女帥哥全都是雲、菲、雨、顧、蕭、曉,結果你一出場說「嗨大家好我叫李狗蛋」,好傢夥,誰不笑場算我輸。

再退一步,長久和你相處後,周圍人被真實的你吸引,接納了你,導演也看到了你的才華,決定捧你演一部偶像劇,結果官宣海報上寫著「李狗蛋飾顧千帆」……

觀眾不炸毛才怪。

而且,研究者還發現,名字能直接影響個體的心理狀況和行為,如犯罪行為、自戀行為、個體的偏好等,甚至人生的重大決定也會受名字影響,比如名中帶「水」,在選擇定居地時,就可能會偏向(或者故意不偏向)有水的地方。

不過,上述影響和推斷很可能是內隱的、無意識的過程,心理學家布雷特·佩勒姆稱這種效應為內隱自尊,意味著它雖然不顯現,但影響力切實存在。

或許給狗子起名「鐵柱」,能消減點它的自戀度……

有人可能會說,名字不行咋了,如果美(或者帥)到石破天驚,聰明到比肩愛因斯坦,我就算叫大傻叉,也會有人喜歡我的。

話是這麼說,但顏值和智慧到這種地步的,畢竟還是少數,大部分人都還是普通人。因此,如果你看自己的名字不順眼,覺得它總是給自己帶來偏見和歧視,不如直接來個逆天改名。

當然,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

留言區說說,你覺得娛樂圈改得最成功的藝名是哪個?

參考資料:

[1]陳先慧. 漢語文化背景下名字—面孔匹配效應及其影響因素. 蘇州大學.

[2]包寒吳霜, 蔡華儉, & 羅宇. (2019). 人如其名,名職匹配? 名字獨特性預測職業選擇與職業成就. 第二十二屆全國心理學學術會議摘要集.

[5]葉晶. (2012). 藝名與原名的比較研究. 現代語文旬刊.

[4]韓穎, & 崔彩賢. (2007). 藝名權的民法保護——從刀郎之爭談起. 法制與社會:銳視版(4), 2.

[5]中國智慧財產權資訊網:「真假『胡楊琳』案」備受社會關注http://www.iprchn.com/Index_NewsContent.aspx?newsId=87749

點擊圖片閱讀 | 相親我勸你別穿廳局風

點擊圖片閱讀 | 包皮、胎盤、膽結石,你生產的「醫療廢物」去哪兒了?

如果你覺得今天的文章還不錯

動動手指給壹讀君點個在看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4d6db009eb1344dbcfffe8cbc6c6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