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三星電子領導晶片業務的聯席CEO慶桂顯表示,公司「並非在利用中美間衝突,而是試圖找到雙贏的解決方案」。「從長遠來看,當我們不得不向在華工廠投入新設備時,可能會遇到一些困難。」
其實,慶桂顯所說的「困難」的來自於美國政府可能將對在華企業設置的最新「技術壁壘」。
三星領導晶片業務的聯席CEO慶桂顯(資料圖)
此前,美國商務部便對韓國提出了要求,將「對中國的出口限制擴大到14納米及其以下製程的半導體設備」,這一度讓韓國如坐針氈。
從時間線來看,早在上月底就到了美國單方面為韓國劃出的加入「晶片四方聯盟」的最後期限。
但令人意外的是,韓國上上下下的都保持了沉默,截至目前為止韓國媒體沒有相關的內容報道,韓國政府也並沒有做出新一輪的表態。
此前,韓國對外宣稱,對於是否加入「晶片四方聯盟」一事,韓國將在9月舉行的預備會談結束後,再進行抉擇。
其實,眼下面對美國的高壓,韓國也是十分苦惱。
一邊是美方的技術,另一邊是中國的市場,加上全球經濟發展勢頭似乎並沒有很明朗,疫情又在一旁火上澆油,韓國的半導體產業在不知不覺之間站到了十字路口。
最新數據報告顯示,韓國製造業庫存率創下自2020年5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特別是由於單價下滑和出貨量下降,韓國半導體的庫存正在迅速增加。
與此同時,美商務部在官網披露了「晶片法案」中500億美元資金分配的戰略文件。
根據文件,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建立、擴大前沿半導體的國內生產。在這筆資金中,約280億美元預計用於先進晶片製造、組裝和封裝設施的補貼和貸款,約100億美元將用於激勵老一代及當前技術晶片的生產,另有110億美元將用於與該行業有關的研究和開發計劃。
值得一提的是,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透露,獲得政府資助的美國公司至少十年內不能在中國建造「前沿或先進的技術設施」,否則,美國政府將把資金收回。
這意味著,美國鐵了心要通過巨額產業補貼和遏制競爭的霸道條款來和中國對著干。
不過,韓國方面一天沒有進行表態,美國的小算盤便不會得逞,韓國政府此前明確表示,與美國在半導體領域的配合將基於兩大原則:一是韓國對華貿易不能受損,二是參與各方應尊重一個中國原則。
韓美的利益訴求不盡一致,美國想推進實現對華晶片封鎖恐怕並沒有那麼容易。
多行不義必自斃,如今的世界是合作共贏的世界,美國依然還沉浸在自己構建的霸權世界裡,走下坡路也是人們預料之中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