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難免會有各種恩怨情仇,所以金庸筆下的江湖中出現了各種立場、目的不同的角色,事實上並不能單純的用好或壞來定義這些角色,比如《神鵰俠侶》一書中的大「反派」金輪國師就是這麼一位矛盾的存在,他有著不輸中原武林五絕高手的實力,甚至對於郭襄這等人才也顯露出了惜才之心,即便是兩軍對壘時他也心系自己的徒弟,可見反派不一定就等於「惡人」,金輪國師只不過是與中原群雄立場不同罷了,所以金輪國師最終對郭襄表露出的真情實感並非「洗白」,金庸筆下真正被洗白的三位惡人遠比金輪國師要可惡得多,他們甚至罪該萬死,卻都莫名被洗白了。
第三名:天山童姥
《天龍八部》一書中的時代背景堪稱金庸筆下的武學巔峰時期,這一點金迷都不會反駁,這一時代不止中原武林丐幫、少林十分強盛,周邊的吐蕃、大理、西夏、遼國也都有不少高手湧現,算是百家爭鳴,不過這些都是明面上的高手,最強的往往也藏得最深,比如其中的隱世門派逍遙派。
逍遙派門人堪稱個個武功頂尖,除了成為廢人的無崖子外,李秋水和天山童姥兩位女性高手依舊活躍於江湖之中,而從她們的身手來看,她們的武藝絕不在「天龍四絕」之下,不過兩人也都算不上什麼好人,尤其是那天山童姥,可以說是個十足的惡人,你問她做了啥?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那些人最清楚。
天山童來憑藉生死符這種陰毒的武功操控著三十六洞、七十二島的那些人,讓他們聽命於自己,否則就會生不如死,如此草菅人命的童姥自然是惡人一個,然而自從遇上虛竹開始,童姥的人設被洗白了,甚至到了後來她與李秋水臨死前相視一笑仿佛曾經犯過的錯就一筆勾銷了,這哪跟哪啊?若不是因為虛竹的面子,被她傷害過的人只怕都恨不得要鞭她的屍吧?多數讀者甚至不認為童姥是個反派,可見她被洗白得有多成功。
第二名:謝遜
常言道「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雖然筆者不大同意這話,但謝遜似乎是比較適合用這句話來描述的,謝遜的確是個可憐人,他一家被師父成昆殺害,自己變得狂性大發,於是便以獅子吼、七傷拳等狠毒的武功殺害了不少中原武林人士,因此而引出後來的故事,還間接害死了張翠山夫婦。
可以說謝遜本來的確是個可憐人,但當他將怒火傾瀉在其他無辜的人身上時,他已經誤入歧途,走向了一條不歸路,在原著屠獅大會的結局,天下群雄本可手刃謝遜,卻一個個大發聖母心,血仇就這麼被淡化了,甚至讓謝遜皈依佛門了,和童姥遇上虛竹一樣,要不是有張無忌這麼個義子,謝遜死多少回都不會有人可憐,而原著中卻是實實在在的將他洗白了,頗有不公。
第一名:歐陽鋒
如果說謝遜行惡還算是情有可原的話,那麼歐陽鋒行惡完全就是因為本身即是惡人,他為了追求更強的武功可謂無惡不作,不惜甘當完顏洪烈的走狗,當然,對於一個善於用毒的人來說,還有什麼事情是他做不出的呢?
事實上歐陽鋒算來與主角郭靖是有血海深仇的,郭靖的幾位恩師便是死在歐陽鋒手上,然而郭靖對歐陽鋒卻一直都恨不起來,反倒是對自己老丈人黃藥師幾次出言不遜,著實有些讓人摸不著頭腦,歐陽鋒在《射鵰》末成了瘋子算是對他的懲罰。
不過到了《神鵰》中歐陽鋒算是徹底被洗白了,收了楊過這個義子,傳楊過武功,似乎過去的惡事就一筆勾銷了,甚至小龍女被甄志丙欺辱也是拜歐陽鋒點穴所致,然而到了故事的結尾,有這麼一段描述,原著道:「歐陽鋒的憤怒便在洪七公的墓旁。郭靖與歐陽鋒仇深似海,想到他殺害恩師朱聰、韓寶駒等五俠的狠毒,雖然事隔數十年,仍是恨恨不已。只有楊過思念舊情,和小龍女兩人在墓前跪拜。」這裡倒是補全了郭靖對歐陽鋒的恨,但是小龍女心也是夠大的,當年不是他點你穴,只怕也不至於有後來的一系列誤會了,再說歐陽鋒這麼一個惡人,值得楊過這等大俠跪拜麼?上柱香就算不錯了。
這三位應該算是金庸筆下洗白得最為成功的惡人了,多數人甚至都不覺得他們可恨,可見與主角攀上關係就是惡人洗白的最佳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