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鹿志願團隊收到4500元補飼捐款

2023-05-09   半島晨報

原標題:護鹿志願團隊收到4500元補飼捐款

本報《劉愛蓮:喂鹿十年,從一人到百人》報道發出後,引起了很多市民的點贊和關注。護鹿志願者團隊西鹿苑野生梅花鹿愛心家園微信群里的交流互動更多了,也獲得了更多的捐助。志願者陳亮關於政府 + 企業合作構建梅花鹿生態旅遊保護區的建議得到了大連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谷國強的贊同。

報道發出幾天,收到 4500 元捐助款

5 月 5 日,本報"我是大連人"欄目以《劉愛蓮:喂鹿十年,從一人到百人》為題,報道了護鹿志願者劉愛蓮十年堅守鹿群補飼,影響了數百人參與大連市城區野生梅花鹿保護的事。報道一經發出,吸引了大量市民的點贊和關注。微博視頻播放近 7000 次,轉評贊近 60 次。護鹿志願者團隊西鹿苑野生梅花鹿愛心家園的微信群更活躍了,看到報道的志願者紛紛把報道截圖或視頻發進群里,他們感謝志願者們堅守補飼之餘,也多次感謝半島晨報的報道支持。

同時,通過各渠道獻愛心的人士也較往常多了一些。據志願者微信群內的公開消息顯示,該團隊 4 月收到捐款 2100 元,補飼支出 3070 元。報道後僅僅幾天的時間,該團隊就連續收到了來自王娜、趙淑榮、徐先生等 3 人的捐款 4500 元。

建議:保護之餘,開發生態旅遊價值

"觀鹿正當時。"志願者陳亮介紹,隨著天氣轉暖,梅花鹿的膚色變得更鮮亮了,到訪補飼點觀賞梅花鹿的市民也多了起來。不過,他也擔心,隨著 5 月母鹿產崽,鹿群的規模會進一步擴大,但山上草料仍比較稀缺,補飼的壓力對其團隊來說還是挺大的。對此,陳亮建議,能否參照其他城市經驗,採取政府 + 企業合作構建梅花鹿生態旅遊保護區的模式,對這群國內唯一生活在城區的野生梅花鹿群進行保護性開發。"城區梅花鹿是大連獨有的生態名片,在國內擁有很好的聲譽。如果能在保護之餘,開發出它們的生態旅遊等經濟價值,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陳亮提到的"政府 + 企業合作構建生態旅遊保護區模式",大連市野生動植物保護協會常務副會長谷國強表示十分贊同,"國內許多城市在野生動植物保護方面做過類似的嘗試,有些地方做得很好,初步證明是可行的。"

從專業角度出發,谷國強並不認可部分愛心人士對梅花鹿群的投喂行為,他認為投喂點把梅花鹿群引到了人多熱鬧的地方,不太利於鹿群的健康成長。"有的投喂者是看寵物的心態,投喂的食物也不太對。部分梅花鹿出現了肥胖和警惕性降低,時有衝上馬路,沖入居住區,被誤傷、被流浪貓狗追咬等現象。"他表示,投喂行為需要科學管理,要尊重反芻動物的飲食特性,不合理的投喂對梅花鹿是有害的。

關於政府 + 企業構建生態旅遊保護區的嘗試,谷國強提到了雲南省保山市百花嶺生態旅遊區。該旅遊區為國內拍鳥觀鳥勝地,在當地政府和村民合力下,當地生態環境保護得很好,區域內活躍的 300 余種鳥類讓愛鳥人士心馳神往。"村民成了鳥導,提供收費服務,創造了靠鳥兒脫貧致富的路子;鳥友們花錢觀賞拍攝,也非常喜悅;村子周邊還開發了民宿、餐飲等各種服務,富裕了鄉村。保護鳥兒的同時,挖掘了生態旅遊價值,大連梅花鹿可以借鑑。"

半島晨報、39 度視頻記者卓澤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