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包奧運的企業家:不花國家一分錢,自己倒賺1500萬美元

2022-07-01     戲說金融

原標題:承包奧運的企業家:不花國家一分錢,自己倒賺1500萬美元

作為人類最為龐大最為壯觀的體育盛會,每四年一次的奧運會總是會吸引來無數人的關注。曾幾何時,能舉辦一屆奧運會,是一個城市甚至一個國家莫大的榮耀,哪怕是經濟實力強勁的歐美國家也一樣。

但是,很多城市在舉辦完奧運會之後,總是會陷入沉思和爭議中。其中的緣由只有一個,那就是究竟花費這麼多時間、財力、物力和人力去舉辦一場一個多月的運動會,是否值得?

根據統計,至今人類在地球的各個城市舉辦了這麼多屆奧運會,從財務帳面的直接經濟利益上算,幾乎全部虧損,僅有一次例外。

那一次便是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

有趣的是,這次奧運會也是第一次沒有國家經費參與的奧運會。

1976年,加拿大蒙特利市承辦奧運會,損失高達10億美元,這在當時絕對是一筆巨額款項,所以當時的加拿大政府為此發行了不少專項國債以填補赤字。當然,這筆債務的最終承擔者肯定是加拿大人民。時至今日,加拿大人還要為此繳納奧運特別稅,預計到2030才能全部還清債務。

正因如此,對於1984年的第23屆奧運會,許多國家及城市都望而生畏,沒有承辦的勇氣。最終還得靠國際奧組委的拚命遊說協調,才說服了經濟發達的洛杉磯接手。

1979年,46歲的企業家尤伯羅斯知難受命,接受這項艱巨任務,擔任了籌備委員會主任。

尤伯羅斯明白接下來的步伐有多麼沉重,一方面準備開幕的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已經花費了80億美元,尚未完成收尾,按照推算,總花費應該不少於90億美元。

另一方面,籌委會剛成立的時候,美國聯邦政府和洛杉磯市政府便明確宣布,本屆奧運會不會有政府方面的參與,完全商辦,籌委會是獨立於美國各級政府以外的私人公司。也就是說,這次奧運會是由尤伯羅斯自己組建團隊,自己尋找資金和自負盈虧。

這可是籌辦奧運會啊,不是建個池塘或組織個校隊籃球賽啊。

毫無疑問,在同業發達人才濟濟的美國,想要操辦一屆奧運會,並不是什麼難事,只要有錢即可。

所以,尤伯羅斯最大的難題和第一要務便是籌集資金。

而這位企業家之所以能被載入奧運史冊,也正是由於他在資金籌集和使用上的極致表現。

這屆奧運會最大的一筆收入,是靠出售電視轉播權籌集的。組委會開出的國內獨家轉播權的價格是2.2億——這個價格是蒙特婁奧運會電視轉播權價格的6.6倍,是莫斯科奧運會電視轉播價格的20.6倍。

這個價格開出後,美國三家最大的電視廣播網都認為價格過高,一時難以定奪。曾經買到過莫斯科奧運會電視轉播權的全國廣播公司開了四次董事會都舉棋不定。美國廣播公司請了幾十位經濟專家仔細計算,認為有利可圖,於是,先下手為強,在全國廣播公司前買下了電視轉播權。

第二項大收入,是贊助商。在這方面尤伯羅斯吸取了1980年紐約冬季奧運會的教訓——那屆奧運會沒有規定每個單位最低贊助金額和單位數目,結果贊助商雖有多達381家,但一共只收到了900萬美元的贊助費。

尤伯羅斯經過思考後,決定正式贊助單位只有30個名額,但每家至少要贊助400萬美元,每一項目中只接受一家贊助,而贊助者可取得本屆奧運會上某種商品的專供權。

這樣一來,各廠商為了宣傳自己,互相競爭,出高價搶奪贊助權。

為了獲得更多的贊助資金,尤伯羅斯親自談判每一宗贊助合約,運用他的卓越的推銷才能,挑起同行業間的競爭。

當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決定不參加贊助的時候,尤伯羅斯打電話給該公司的主席費蘭克·卡利,指出贊助洛杉磯奧運會的公司,可以在下一代青年腦海中留下全球的形象。當然,他不會忘記警告對方,另一家名稱只有三個英文字母的規模巨大的電腦公司也有興趣,逼得該公司乖乖簽約。

在伊士曼,柯達公司認為贊助費太昂貴,表示沒有一家攝影器材公司願意付出400萬美元贊助費時,尤伯羅斯警告他們正有外國競爭者與之爭奪贊助權時,該公司仍然無動於衷。尤伯羅斯毫不遲疑地把贊助權售給日本的富士攝影器材公司,富士公司也取得這屆奧運會專用膠捲供應權。當然,這家公司給的贊助費超過了500萬美元,因為尤伯羅斯告訴日本人,如果大家給的都是低價的話,本土公司肯定更有優勢。

這屆奧運會的最大一筆贊助費來自於可口可樂公司,價格為1300萬美元。有意思的是,談判的時候,可口可樂的競爭對手百事可樂直接告訴尤伯羅斯,說他們可以接受的最高價格為1280萬美元。這讓本來打算贊助1500萬美元的可口可樂還省了200萬美元,尤伯羅斯為此懊惱了好幾天。

洛杉磯奧運會的贊助費總收入是1.3億美元。

第三項大收入是門票收入。這屆奧運會的門票價格是相當高的,開幕式和閉幕式門票售價分別為200、120、50元三種門票總收入達8000萬美元。

除此之外,尤伯羅斯還想出來很多奇招來「斂財」,比如火炬傳遞權和出售會標的商標專利權的收入。

最絕的要數火炬傳遞權了。這一屆洛杉機奧運會在美國國內的傳遞儀式,由東至西,全程15000公里,沿途經過32個州1個特區。火焰傳遞權是以每公里3000美元出售,不少廠商花錢買下1000公里,僱人參加大炬接力,以此來宣傳自己公司,僅這一項收入就達3000萬美元。

通過這些辦法,籌委會籌集到5億美元。

這肯定不算多,按照前幾屆的花費,估計項目進行到1/10就沒錢了。

所以尤伯羅斯還要懂得精打細算、厲行節約,儘可能把錢都用在刀刃上。

他決定不再新建奧運村,而是租用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和南加州大學暑假期的學生宿舍作為參賽運動員的住宿,飯堂也用的是這兩個大學的飯堂。23個比賽場地除游泳、射擊、自行車賽場新建外,其餘全是舊地翻新的。游泳場設計成露天的,交通工具是借來的大轎車,所需器材大多是靠各國企業的贊助和捐贈。參與奧運會工作的5萬工作人員有一半是不領薪水的志願者,還有1/3是尤伯羅斯用記者會上的致謝點名換來的企業援助商員工。

在這樣的開源節流措施下,尤伯羅斯不僅如期出色地完成了奧運會的籌辦工作,而且還獲得了1500萬美元的盈餘——這個數目剛好等於他自己企業兩年的凈利潤。

本文就跟大家分享到這裡,歡迎點擊關注!

「戲說金融」原創作品,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tw/143421f2a29d537aee2b589c7bec22d7.html